首頁 > 熱門標籤 > 上山下鄉

金正恩「親切」接見並勉勵失足青年,號召上山下鄉(圖)
2021-09-05

因為糧食不足,朝鮮開始大搞上山下鄉了。金正恩親自慰問那些經過上山下鄉的青年,勉勵他們改過自新,從問題青年變為愛國青年。先看下韓聯社的報導,韓聯社首爾8月31日電朝中社31日報導稱,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30日接見和勉勵支邊支農、上山下鄉的年輕人,並與他...

北京知青爭取返京活動中的一張《致各界同胞書》(圖)
2021-08-30

【說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場以原北京知青為主體的要求返城運動在山西和北京兩地大規模開展起來,在這場運動中,留在山西的原北京知青在北京和山西各地採取了各種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求返回北京,當時震驚了中外,世界各地媒體紛紛報導。在這次活動中,知青們印製...

國軍父親投共判死刑 「黑五類」為回城砍斷手指(圖)
2021-06-30

1967年7月7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年輕人在農田裡幹活時,都要先學習毛澤東語錄。中共百年之際,旅美學者、時政評論人士胡平講述了他的國軍父親投共,但在鎮反運動中卻被判死刑的經歷。他的家庭因此被視為黑五類,長期在社會中受排擠,被邊緣化,他一度被剝奪上大學...

兩個女知青之死讓人痛心
2021-06-25

丁祖曉,女(1946--1970),湖南湘西大庸市楓香崗鄉人。丁祖曉憂國憂民,不顧個人安危,挺身抗爭,反對個人崇拜,為此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死時她才24歲。丁祖曉當時是一個普通回鄉知識青年。1965年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縣香...

女知青回憶上山下鄉混亂男女關係(圖)
2021-06-24

文革爆發後,數量巨大的對政治高度熱衷的無業青年會對政治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毛澤東發動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據這篇文章中的主角回憶稱,呆久了才發現,那時鄉下的男女關係 其實是很亂的,幾乎每一對夫婦都有各自的相好,相互間心知肚明,互不干涉。

我們與當年的傳教士(圖)
2021-04-28

從1969年到1978年,我作為插隊知青在廣西田林縣的壯族山寨生活了9年,可以說基本經歷了大規模上山下鄉知青運動的全過程。我們那裡是地道的農村,不是兵團或農場,那裡地處滇黔桂三省之交,我們縣又是廣西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稀的縣,我們去的平塘公社離縣城有兩百里...

香港也要搞「上山下鄉」? 港府擬派官員到中國單位「掛單」認同到鄉縣實習(圖)
2021-04-13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21年4月8日在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毛澤東在文革期間發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農民再教育的「上山下鄉」有機會在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重現,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在立法會透露,正與中國大陸部門商討加強香港公務員培訓,包括讓公務員到大陸單位「掛職...

張菁:上山下鄉運動中那些逝去的生命
2021-03-22

當他們接近火場時,發現沖天的烈火映紅了天空,幾十米內都被照得通明,有經驗的當地人見火勢太猛,立刻指揮人們燒出了一條安全火道。就在火道剛剛燒出時,風向突變,大火從三面向他們猛撲過來。救火的人們被逼進了狹窄的安全火道。這時火焰竄起一丈多高,大風捲起滾滾灼浪,荒草、荊條爆燃出震耳欲聾的噼啪聲。在兩邊的火光中,一群人影倒下了。他看到焦土上躺著四、五位頭髮已被燒光的戰友,他們仰面朝天,雙臂痙攣在胸前,沒有一絲聲息。

張菁:上山下鄉歡迎會上的憶苦飯和教育課
2021-03-16

隨著時間的推移,知青們「反修防修」「鬧革命」的狂熱很快就被農村生活的艱辛和平淡抹平了,很多知青也回歸了一絲理性,有了日漸獨立的思考。比如,他們很快顛覆了頭腦中對地主先入為主的印象。在下鄉前,一提起地主,他們頭腦中浮現的就是宣傳中黃世仁、劉文彩以及他們的奢靡生活,下鄉後,他們看到很多被打成地主的人至今仍住在土坯房中,平素也是粗茶淡飯,才知地主家並不都是大魚大肉,也只不過在麥收後吃幾頓烙餅,過年燉上一鍋肉而已。

新版「上山下鄉」 大學生「響應號召」後發現受騙 (圖)
2021-03-10

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經濟遭受了嚴重打擊,大批企業倒閉,失業人數飆升。為緩解城市壓力,中共當局大力呼籲年輕人到農村「創業」。天津一名大學生「響應號召」後,卻發現官方事前的承諾均未兌現。

「上山下鄉」捲土重來 中共發起的兩次運動有相同目的(圖)
2021-03-10

中共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就業市場形勢十分嚴峻。最近,當局出台了一系列穩就業政策,其中之一便是鼓勵城市高學歷人才向農村轉移。五、六十年前在中國掀起的狂熱的「上山下鄉」運動似乎有捲土重來之勢。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中共黨史及文革史學者宋永毅對美國之音表示,不管是毛澤東還是習近平,他不希望這些人有獨立的頭腦,就送到農村去,那就是農民化。知識分子的農民化就文明來說是一個倒退,就他統治來說是一個加強,因為他要管住人民的腦子才行啊。」

「上山下鄉」再現?中共當局呼籲城市人才向農村轉移(組圖)
2021-03-09

隨著疫苗在中國大陸和世界多國開始施打,中國大陸進入後新冠疫情時代。大流行病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巨大打擊,就業市場形勢十分嚴峻。最近,當局出台了一系列穩就業政策,其中之一便是鼓勵城市高學歷人才向農村轉移。五、六十年前在中國掀起的狂熱的「上山下鄉」運動似乎有捲土重來之勢。

張菁:上山下鄉運動——轟出城市
2021-03-02

他透過一雙淚眼端詳著手裡的白鴿,只見鴿腿上綁著一張小紙條,那上面是弟弟的字跡:「一路順風,鴿子放回」。他明白了弟弟的心思,弟弟是想讓白鴿做郵務士,帶回他離家後的第一封信。同車上的同學們在紙上寫下了給家人最簡練的話語,小陳最後拿過信紙,將對家人的千言萬語凝鍊成兩個字:「放心」。

呼籲重啟文革「上山下鄉」的北大教授子女都在「洋插隊」(圖)
2021-02-28

中國文革時期的上山下鄉運動,前後有至少1600多萬知青被下放到農村,無數家庭因而被拆散,還毀掉整整一代人。北京當局為了解決年輕人就業難題,近來又重新喊出知識青年下鄉的口號。北京大學教授於鴻君曾發文呼籲當局重啟上山下鄉,最近卻被揭發悄悄將子女送往美澳讀書,中...

北大教授呼籲實行文革「上山下鄉」運動 被起底將自己小孩送出國(圖)
2021-02-28

中國1966至1976年文革時期的「上山下鄉」運動,導致有1600多萬的知識青年被下放到農鄉,造成許多家庭被拆散,是毀掉一代人的夢魘,又被稱為「十年浩劫」。近來北京當局為了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居然又重新喊出要青年「下鄉」的口號。北京大學教授於鴻君更發文呼籲政府重啟「上山下鄉」,但被揭穿他悄悄將子女送往國外讀書。對此,中國時評人士王亞軍怒酸他「女兒在美國上山,兒子在澳洲下鄉!」

北大教授被曝子女在國外 曾號召大學生去農村(圖)
2021-02-26

北京大學教授於鴻君曾號召大學生為政府解壓上山下鄉。圖為農民工來北京打工。繼復旦反美教授陳平被揭在美國生活之後,北京大學教授於鴻君近日被曝其子女在美國和澳洲上學,該教授曾號召中國大學生為政府解壓上山下鄉而倍受輿論詬病。大陸媒體去年7月曾刊登於鴻君的文章《建議...

中共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 上山下鄉翻版 大紀元曾揭內幕(圖)
2021-02-24

2月23日,中共中央發文件稱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該文件還提出「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有民眾指其為文化大革命期間上山下鄉運動的翻版,大紀元一篇文章曾揭露其內幕:毀掉一代人的青春!

「上山下鄉」噩夢再現?中共推鄉村人才引熱議(圖)
2021-02-24

1966年,中國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被大量送往偏遠農村。中共國務院日前發布文件,聲稱要加速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引導人才向農村流動,引發輿論熱議。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政府為解決就業危機,正在重啟文革時期的上山下鄉運動。2月21日,中共發布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

被棄如蔽履的紅衛兵,你們為何長跪不起?(組圖)
2021-02-19

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有相當一大部分是「文革」中曾經瘋狂一時、為領袖擼到劉少奇、鄧小平一類「資產階級當權派」而立下汗馬功勞的「紅衛兵」!然而,當領袖的政治目的達到後,他們卻被領袖棄如蔽履——當然,領袖不愧是「偉大」的——縱然,「上山下鄉」,事實上是無法解決就業問題而採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但是,領袖卻能為這個無奈之舉冠上一個極為動聽的名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赫魯雪夫對中國上山下鄉的影響 (圖)
2021-02-10

上次說到毛的新村夢,其實就是他的中國夢。它雖然不容迴避,但那是上世紀20年代初曇花一現、幾乎沒人注意的一件事情。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30年以後,即上世紀50年代,歷史居然給了他把這個夢想付諸實施的機會。1949年以後,最早上山下鄉的應該是以八千湘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