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以來長達三年的疫情,失業者增多,中國人收入減少,但中產階級人數卻在增加。據騰訊財經今年6月18日報導,浙江大學資深教授、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表示,2022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已達到4.6億人,每個月3千元就達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汽水也會「辱華」?近日在中國社群間流行著某品牌汽水的實測影片,許多網紅們紛紛拿出該廠牌在中國及他國販售的汽水做對比,使用吸色紙浸入飲料中,隨後發現中國的汽水中明顯添加了較多色素,因而質疑廠商有「差別待遇」,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中國各地疫情爆發、醫院重症病房和殯儀館不堪重負的同時,官方公布的每日全國死亡數據持續為零,或是個位數。中共官方在多個場合聲稱,「全球對新冠死亡的判決標准」有兩大類,中國執行的是其中一類。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現,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美國、英國、印度,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對新冠死亡的判決標准均與中國不同。 「判決標准有兩大類」的說法是誤導。
據報導,中國棉花業此前已啟動「未來棉花」計劃,試圖創建中國版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制定中國自己的棉花行業標準;近期爆發新疆棉遭抵制風波後,已經加快了這項計劃的發展步伐。英文南華早報15日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棉花行業正加大步伐,計劃制定中國自己的棉花...
澳大利亞(澳洲)當局面對中國壓力的取態,更受人尊重!澳洲政府近日多次呼籲國際針對武漢肺炎病毒疫情起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駐澳洲大使警告,若澳洲堅持調查,將引起中國消費者抵制。惟澳洲卻無懼中國出口術的經濟威脅,繼續企硬立場。澳洲經濟雖然嚴重依賴中國,其第一出口國正是中國,為何澳洲區區一國都頂得住中國經濟威嚇,偏偏集二十七國之多的歐盟卻怯於中共的淫威?
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公共安全與安防博覽會上,參觀者從一台名為APV3的AI(人工智慧)安防機器人身邊走過,該機器人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繼備受爭議的中國產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淡出視線後,中國又在籌劃並將於今年推出下一代的全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