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人工智慧

袁斌:小紅書對美國民主構成威脅(圖)
2025-01-23

中國熱門社交平台小紅書。(江禹嬋/大紀元)小紅書的迅速崛起對民主社會的開放理念構成了威脅。平台輸出了一種新的控制模式,以數據收集、審查機制和算法偏向性為手段,逐步改變公眾對言論自由和隱私的期望。美國福布斯專欄作家、人工智慧專家傑森·斯奈德(Jason Snyder)...

中共人工智慧專家全宇暉病亡 年僅39歲
2025-01-18

近日,中共青年人工智慧專家、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全宇暉在廣州突然因病去世,年僅39歲。官方僅稱其因癌去世,但沒有公布具體病因,引發猜測和質疑。1月14日,華南理工大學發布訃告稱,全宇暉突患癌症,於當天凌晨在廣州去世。訃告顯示,全宇暉生於1985年9月8日,中共黨員,分別於...

又一個 中共頂尖人工智慧專家全宇暉病亡 主攻監控!僅39歲 傳死因
2025-01-18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表示,從他的主攻圖像處理看,就是用來做監控用的,對黨國至關重要。中共近年來,頂尖科技專家不斷暴斃,凸顯冥冥之中,中共正在走霉運,可能就是人家說的天滅中共,我們繼續觀察,這位應該也不是最後一個。如此人才,沒有能造福人民,反成禍害,僅僅39歲就失去生命,真是令人惋惜,也為他的家庭深感悲哀。這位肯定是沒有三退,沒決裂中共,反而助紂為虐。

美發布黑名單後 中國三科技巨頭市值蒸發680億(圖)
2025-01-17

美國政府增列25家中國企業進入出口管制「黑名單」之後,中國整個科技股遭到重創。僅1月16日一天,中國AI算力晶片龍頭寒武紀、中興通訊、中芯國際三大科技巨頭總市值合計蒸發逾680億元(人民幣,下同)。

淨字:紐時利用讀者知識盲區攻擊神韻和法輪功
2025-01-17

《紐時》的報導方式實質上是在利用讀者的知識盲點和信息劣勢來進行輿論操控,其目的不是呈現客觀事實供讀者自行判斷,而是誘導讀者得出預設的負面結論。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報導可能會在讀者心中種下對法輪功的偏見甚至敵意。這種通過信息操控來製造對立、煽動不滿甚至仇恨的手法,與極權主義政權慣用的輿論控制方式非常類似。

美國打出第一槍!這是要對北京下死手(圖)
2025-01-17

針對中共AI大模型公司美國打出第一槍周三(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二十多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括中國人工智慧語言模型公司智譜AI(Zhipu AI),以及晶片設計公司算能科技。當地時間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修訂《出口管理條例》(EAR),發布兩項最...

大棒落下!北京連模型也拿不到(圖)
2025-01-14

美國政府今(13)日宣布,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將分三級管制,第一級關鍵盟友和夥伴包括台灣等18國,不受任何限制。這波管制也限制封閉式AI模型權重出口,也就是不得對中國等被列為第三級的國家提供運算能力強大的AI模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卸任前提出人工智慧擴散臨時最終規...

孫立平:觀察2025年世界風雲的四條脈絡
2025-01-10

冷戰結束後的世界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亨廷頓給出的答案是:文明的衝突。在最初的時間裡,亨廷頓的這個結論備受詬病。但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人們不得不認頭,這是一個事實。而且,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事實以這麼快的速度在西方世界內部展開。這麼說吧,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西方世界很多事情將沿著這條線索展開。

提告OpenAI轉型營利企業 馬斯克獲AI教父相挺(圖)
2025-01-02

被譽為人工智慧(AI)教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2024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獎宴會上發表演講。(Jonathan NACKSTRAND/AFP via Getty Images)被譽為人工智慧(AI)教父的著名數據科學家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