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余英時

胡適:愛國與愛人(圖)
2023-02-26

今天是胡適先生(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的忌日。1962年2月24日,胡適在台灣中央研究院主持酒會,心臟病猝發,一代博學碩儒溘然長逝。噩耗傳出,台島震動。蔣介石親自前來弔唁,並手書輓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美國、日本、越南、韓國、菲律...

故國不配有的人 ——紀念余英時先生悼文之三
2023-02-05

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凌晨。美國東岸普林斯頓小鎮。余英時先生駕鶴西去了。自年輕時離開故國、從此後輾轉流寓海外數十載的他,如今,去往一個更遠的遠方。這是一趟更遠的遠行。這一趟沒有歸程的遠行,他去往的,是一個更美的家鄉。我相信。因為經上說,凡甘願進窄門、走小路、追求公義之人,凡不願隨從世...

靈魂是不死的能量——紀念余英時先生悼文之二(圖)
2023-02-01

余英時先生離開了。那天是高溫的八月酷暑,一年中最炎熱難耐的時節。可華人學術、知識和文化界中的許多人和眾多讀者,卻等來了陣陣寒意。雖然他已經是九十一歲高齡,但人們還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這消息讓眾人猝不及防,讓大家感到震驚和悲慟,感到傷感不已,感到悵然若失,甚至於憤憤不平。他走得太匆...

楚寒:史家的身影如竹影——紀念余英時先生悼文之一
2023-01-26

余英時先生辭世了。在那個酷熱炎炎的盛夏清晨。晚清以降百年中國新舊知識人傳承交融的一曲樂音,於今弦斷,倏成絕響。他留給世界的,是史家的身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俗世洪流中碩果僅存的一個傳統士人,在民國的軍閥混戰年間誕生津門,在抗戰的烽火中避居皖南鄉間,在內戰的隆隆炮聲中隨父...

張錦滿:余英時為什麼沒有像許多美國華裔學者一樣成為民族主義者
2022-08-26

我們要去到問題核心,便要吸收余英時學術文章精華。他既拆解了中共官方如何操弄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並解釋如何將之制訂成牧民豢養政策,還說明他們如何運用、施行該個法寶。在這裡,我摘錄該文精華核心,分列12個重點,好讓大家從余英時提示,對當前困惑問題,容易得到答案。要鑿穿極權政府施政技倆,便須多明白現實真相。

天地閉,賢人出——追念余英時先生(圖)
2022-08-10

余英時先生唐獎臉書截圖主持人:陳奎德座談人:蘇曉康先生:《河殤》總撰稿人,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前執行主席余英時其人其學1)天地閉,賢人出陳:一年前的今天,余英時先生離開了我們。但是,大家都不願相信這是真實的,因為我們仍感覺到他的存在。在此周年忌日時刻,不禁想起他在千禧年2000年寫的...

蘇暁康:洞穿歷史,尋找人的永恆精神
2022-08-06

2021年夏我的日記里還記著:『余英時教授八月一日在睡夢中辭世,享年九十一歲。余太太晨起發現,叫來兩個女兒和東亞系的人,悄悄下葬於普鎮已有的余父母之墓旁,八月四日才通知香港陳方正,台灣中研院發訃告,大陸比我們北美先看到,孔捷生接徐曉詢問才來問我,只問打電話給余府沒有?他說他打過,...

余英時素描——辭世周年祭(圖)
2022-07-31

作者與余英時先生1991年於珍珠港日前,余英時先生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克魯格(Kluge)人文學科傑出成就獎,是為中國知識界盛事。一時風行景從,文盈天下,國內外學界著者論述余先生卓越成就者在在皆是。筆者本不欲趕此時髦,尋思等過了這段熱潮後,將來有機會再從容撰文,談談自己眼中的余英...

蘇暁康:關於中國民族性的正面詮釋(圖)
2022-07-30

【按:康正果昨日奔馳二百英里,當天來回,去拜謁余英時教授之墓冢,並賦詩《余英時教授去世一周年赴普林斯頓墓園祭奠》:去者日疏來者親,遲遲行道載悲欣。曾私淑艾終難忘,一束鮮花奠素芬。他回到家就發給我這張照片,令我神傷與羨慕,我沒有他這種決斷,說去就去,而先生辭世很快就滿一周年了。說余...

余英時:我們有更大的使命
2022-07-10

編者按:唐獎由台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捐資設立(尹衍梁還捐建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遍及大江南北的大潤發超市便是尹衍梁先生的資產),設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等四項獎項。各獎項獎金5000萬元新台幣(1250萬人民幣),超越諾貝爾獎為全球目前獎金最高的學術獎項。6月20日,唐獎第...

晏山農:直指核心的除魅工程(圖)
2022-07-03

書名:《余英時評政治現實》作者:余英時出版社:印刻出版時間:2022年5月不打算全面性的評論《余英時評政治現實》,而是談一個概念,且先從一則往事開始。確切時間已記不得,但大概是96年台海飛彈危機之前,「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余英時先生至報社八樓辦了場演講,講題我也忘了,大意就是評析...

顏純鉤: 以歷史文化的高度抗擊中共極權
2022-07-03

上篇貼文引用余英時先生批判中共在香港主權問題上的假仁假義,揭穿近期香港政府修改教科書的陰暗心理。引文來自余先生新書《余英時評政治現實》。這本書是由台灣印刻出版社出版,由台灣作家與出版家顏擇雅女士主編。顏擇雅女士與余先生交往二十餘年,與余太太陳淑平女士也一直保持緊密聯絡,在編輯這本...

蘇暁康:『亡天下』之後——讀余英時著《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2022-06-30

中國是地蠻天荒了的一個世界——不管你稱它現代化﹑社會主義還是專制,在文化上,它已歷盡變窮,墜入非驢非馬之境,而在這「蠻荒」之後的我們,似乎再不能跨越那道「蠻荒」的惟幕,因而又得了無文化的「文化癖」。說斷裂鴻溝壕塹都可以,問題是你如何逃得出這道惟幕?都說讀書...

李怡《失敗者回憶錄》:余英時與《九十年代》(圖)
2022-05-21

中國思想、文化史泰斗余英時先生,於2021年8月1日辭世。歿後大半年來,網上關於余先生的話題不絕,台灣陸續有關於他的出版物,連他平日的閒談都出了「談話錄」,掀起台灣和海外讀書界的一陣「余英時熱」。新出版顏擇雅編的《余英時評政治現實》,收錄了余先生歷來對時政的評論文章和訪談,包括從...

《余英時訪問記》:相互誤會的統戰(圖)
2022-02-17

本月出版的《余英時訪問記》(李懷宇著,允晨出版)包含許多掌故軼聞,以及余英時對若干人士的點評。有些意見相當辛辣,像是認為某胡姓作家「主要是得了張愛玲的好處」、「是相當狂妄無知的人」(頁243),對另外一位紅朝作家的評論則是「膚淺得很,那樣的人能夠在中國現代...

葛兆光:學術史和思想史的傳薪者——敬悼余英時先生(多圖)
2022-01-12

2012年余先生給葛兆光、戴燕夫婦的贈詩喜逢戴燕是同鄉,晚結知交葛兆光。每歲花時開講論,幾回林下話滄桑。徒聞顯學歸三後,且試新思向五羊。感謝故人無限意,不辭千里訪官莊。文|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教授來源|《古今論衡》第37期2021.12略有刪節,點擊...

余英時:胡適日記中的「一二·九」運動(圖)
2021-12-28

20世紀30年代,胡適與友人在一起1932年以後,在民族救亡的激情一天比一天高漲的情況下,連北大的學生也和他(胡適,編者注)越來越疏離了。青年學生愈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便愈應冷靜,也愈應把握時機追求知識,把自己鑄造成器,以為將來救國的憑藉,這是他一生所持的堅...

蘇暁康:余英時對毛澤東的蓋棺定論
2021-11-17

【按:前陣子全球華人追思余英時教授,人文學者幾乎沒有不說話的,但是我發現他的友人師生中,大多數都迴避一個向度,即余英時的政治批判,特別是他晚年堅持大聲發出的兩個批判:批毛和批共,我認為這恰恰可以稱之為「余英時的晚年心境」,他是孤獨和寂寞的,然而恰在這個維度...

【老照片】低級紅?吹捧黨魁的這四個人都被搞掉了(圖)
2021-11-09

第一個在文章中提出毛澤東思想概念的是王稼祥,第一個全面論述毛澤東思想的是劉少奇,第一個主編出版毛澤東選集的是鄧拓,第一個喊出「毛主席萬歲」的是彭真……令人唏噓的是,這幾位都沒能逃過文革之劫:王痛失五位至親,劉人間蒸發,鄧含冤自盡,彭則成了「彭、羅、陸、楊」反革命集團的頭號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