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醫藥改革

熊太行|集採藥安全了麼?我們看看報導里的話術陷阱
2025-02-11

這篇報導沒有記者署名,而「有關同志」也沒有真名實姓,本著「沒帶作業就是沒寫」的原則,這些人可能連真名都不敢告訴大家,這個報導有問題。我贊同這種質疑,有些大報的報導之所以不署名,是因為內容完全是受採訪者提供的,包括記者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有關同志寫出來的,主打一個自問自答,舒適區裡面做文章。

麻藥不睡、血壓不降、瀉藥不瀉
2025-01-27

有網友指出,集采的問題不在於藥多便宜、藥效穩定程度、副作用問題等,而是在於在實際診療中「醫患雙方都沒得選」。目前的集採制度完完全全是由醫療保障局一家主導的,它事實上攫取了財政、藥監、工商、衛生、人事等各種權力,成為了一個超級強力的行政部門。運動員裁判角色一人獨當,有如此強勢的政治權力,自然就伴有廣闊的尋租空間。

項棟樑|保護鄭民華醫生
2025-01-24

他們其實完全可以歲月靜好地享受物質優越受人尊敬的生活,不參與任何公共事務討論,不沾染任何可能引來瘋狗的敏感話題。為什麼非要冒著風險去說一些「上面」不喜歡聽的話呢?無非「醫者仁心」四字而已。

送青人:集采的東西,還在​給人們漲見識!(圖)
2025-01-22

這幾天進口藥退出公立醫院,集採藥成為大家唯一選擇的事情爭議非常大。已經看到很多帖子,都在說集中採購的藥,雖然便宜,但是質量差到離譜。並且由於陸續幾位政協委員、專家的發聲,醫保局稱牽頭調查。只不過即便如此,我仍舊沒想到,集采的留置針頭居然出現了扎不進去的奇葩現象。你爛,我知道;你差...

張英|一位高中化學老師的困惑:阿斯匹靈實驗怎麼做不成了
2025-01-21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對藥物成分是否合格的檢測只有各地官方的藥品檢驗研究機構出具的報告才具有法律效力。1月16日,經濟觀察報致電北京市藥品檢驗研究院詢問是否可檢測藥物成分是否超標,工作人員回復稱,不對私人提供檢測服務,除非是聯合公安部門、藥監部門發起。

熊志|血壓不降、麻醉不睡?集採藥省錢不能減藥效
2025-01-21

醫療行業畢竟是個特殊的領域,天職在於治病救人。所以,藥品集采,要算醫保資金的大帳,也要算患者個體就醫體驗的小帳,以患者為本。日前,上海政協委員、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等20位上海市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直言某些集採藥藥效不穩定,醫生在臨床使用中沒有選擇權,呼籲給原研藥留出...

【揭秘】明經國案 38年律師生涯之首次 給把椅子看法院大門!(圖集)
2017-11-20

上海老頑童吳德余:74年彭德懷在經歷了十五年批判鬥爭、八年囚禁審查,受盡羞辱折磨後懷著滿腔悲憤死去。如同劉被更名「劉衛黃」一樣,彭被更名「王川」秘密火化,連同他在監護中病榻上讀過做過批註的62本書也一同燒掉,骨灰密送成都某殯儀館存放,盒上貼的紙條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