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回首大清的潰敗,正是應了郭嵩燾的那十二個字:一味蠢,一味蠻,一味詐,一味怕。 在中國歷史上,郭嵩燾這種能夠提供新的「世界觀」,新的文化視界的人,實在太少了。他這樣的人,即使出現,也往往被人們忽略甚至敵視,因為他提供的是一種與既成觀念和秩序有所衝突的事實與道理,這會給眾人的內心帶來焦慮和不安。
圖:顧維鈞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漢族,字少川。英文名ViKyuinWellington Koo。他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博士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之後歷任我國駐法、英、美公使、國務總理、外交總長等職。民國七年...
我一直很想寫一位已經逝世的校長,因為他所創建的燕京大學,我雖然無緣就讀,卻對我影響至深。我第一次知道燕京大學這個名字,是因為在北大校園裡看到一個男生穿著某社團的文化衫,背後印著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這九個字。當時我正陷在大學生常見的關於人生意義的迷惘當中,卻因為這幾個字得了許多的...
美國專業期刊《外交家》(The Diplomat)近日披露,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都曾表示,支持台灣爭取獨立。中國國台辦就此聲明,駁斥該文斷章取義、歪曲事實。但有學者認為,中方有關台灣不可分割的「皇帝新裝」被揭穿。
1940年,顏惠慶從舊金山乘船抵達香港。翌年,香港淪陷,他被日軍軟禁。日軍兩次請他出山,都被他這位愛國老人嚴詞拒絕。後來他被日軍押返上海,自此閉門不出,拒不與汪偽政府合作。就在這期間,他回首平生,開始撰寫自己的回憶錄。
中國近代著名的外交家顧維鈞的夫人黃蕙蘭,出身南洋富商之家,從小到大,多數的時間在歐美國家生活。精通六國語言,愛騎馬,愛賭博,愛上流社會的酒會和party,而且精於操辦這種酒會和party。通曉歐美國家的上流社會禮儀,竟日周旋於各國王室、總統、總理和外長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