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大公報

項棟樑|李嘉誠犯了什麼錯(圖)
2025-03-20

相關閱讀:【網絡民議】歷史終將審判那些在黎明前夜變節的投機者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李嘉誠出售港口李嘉誠最近被罵慘了,原因是他的公司計劃把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的全球45個港口的經營權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請特別注意上一段中經營權這三個字,是理解整件事情最關鍵的因素。很多評論文章義憤填...

馮睎干:偉大的政治家都尊重商人
2025-03-17

順帶一提,李嘉誠是加拿大人。批評一個外籍商人沒有考慮中國利益(其實李沒有賣香港和中國的港口,已經充分保護了中國的利益),實在令人費解,不知邏輯何在?或許又是「回南天」作怪,殘害了大公報作者的頭腦吧!

中共喉舌批李嘉誠 分析:做實了川普的指控(圖)
2025-03-16

香港首富李嘉誠。(余鋼/大紀元)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公司將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港口業務出售給美國企業,令中共憤怒。中聯辦喉舌媒體發表文章,高調批判李嘉誠公司賣掉巴拿馬運河港口如賣國行為,中聯辦的上級機關中共國務院港澳辦隨後轉載此文。有分析指,中共痛罵李嘉誠,等於做實了川普對中共的指控...

遭中共官媒狠批「叛國」 香港長江和記股價重挫(圖)
2025-03-15

疑在川普政府壓力下,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近期將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數十個國際港口賣給了美國財團,讓中共官方大為惱怒。日前,有官方背景的香港媒體發文狠批長和此舉是「背叛」中國,港澳辦轉發了該文,導致長和股價大跌逾6%。

成為中共棋子的媒體人范長江的悲劇(圖)
2024-09-01

1937年2月,赴延安採訪的范長江在與毛的一夜長談後甘心拜倒在其腳下,並要求留在延安,但毛認為其留在有著全國影響的《大公報》的作用更大。遵循「領袖」教誨的范長江回到上海後,思想上早已變成了親共人士,很快發表了與國民黨口徑完全不同的述評《動盪中的西北大局》,引起蔣介石的震怒,而毛則萬分欣喜,親自致函范長江:「你的文章,我們都看到了,深致謝意。弟毛澤東」。

王芸生被中共忽悠 《大公報》徹底沉淪(圖)
2024-07-08

周恩來告訴他說:「《大公報》不必改名了,你隨軍南下,繼續主持上海的《大公報》。《大公報》還是民間報紙,你們自己經營,我們不來干預。當然,有困難我們還是要幫助的。」這番話讓王芸生精神振奮,增強了留下來的信心,但遺憾的是這個承諾最終沒有兌現。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了他,並做出指示:「《大公報》北遷天津與《進步日報》合併,仍叫《大公報》,作為全國性報紙,分工報導國際新聞與財經新聞。」

一代報人為何臨終之際充滿了悔意?
2024-04-17

據說王芸生臨終前對其兒子回憶往事,言語中充滿了悔恨之意。也許是「悔」自己天真的選擇葬送了《大公報》?畢竟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雖然有新聞鉗制,但新聞依舊有一定的獨立和自由的空間;而在中共統治下,連這樣的空間也喪失殆盡。或者是「恨」中共的寡信輕諾?「恨」自己頂不住政治壓力違心自貶?其實,這樣的悲劇又何止王芸生一人呢?中共真是害人不淺。

成為中共棋子的媒體人范長江的悲劇(圖)
2023-10-08

1937年2月,赴延安採訪的范長江在與毛的一夜長談後甘心拜倒在其腳下,並要求留在延安,但毛認為其留在有著全國影響的《大公報》的作用更大。遵循「領袖」教誨的范長江回到上海後,思想上早已變成了親共人士,很快發表了與國民黨口徑完全不同的述評《動盪中的西北大局》,引起蔣介石的震怒,而毛則萬分欣喜,親自致函范長江:「你的文章,我們都看到了,深致謝意。弟毛澤東」。

脫離大公報追隨中共 范長江自殺結局(圖)
2023-07-17

文革爆發後,為中共立下功勞的范長江被定性為「反革命」,於1967年被長期關押,受盡了折磨和摧殘。據說,范長江不僅受到專人監管,而且勞動時專給安排苦活累活干,平時除集體活動外,不准與外界接觸,不能自由活動,否則非打即罵,或者開批鬥會。一次,他搬運磚頭時,因為動作慢了點兒,被監管人員一腳踹到地上;還有一次挑大糞時,因過於沉重,兩桶大糞就潑了一身,屎尿味熏得他差點閉過氣去。但監管人員仍讓他繼續挑大糞,連衣服也不讓換。

民國兩大報人誤投中共後的絕望(圖)
2023-06-26

儲安平提出了「黨天下」的問題。更讓與會者震驚的是,儲安平還把批評的矛頭指向了毛澤東和周恩來,並且甚為不恭地稱之為「老和尚」。他想向毛、周請教的問題是:「為什麼現在的國家高級領導人中沒有一個黨外人士?」儲安平一語「黨天下」,不僅讓朝野上下為之震驚,而且讓中共黨魁毛澤東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覺。而恰恰因為這驚人之語,他被打成了右派,並成為迄今仍不能「平反」的五大右派之一。

《大公報》總編早年仗義執言 蔣介石天天讀 晚年屈服中共以淚洗面(圖)
2022-08-08

1957年反右運動期間,女兒王芝芙親眼目睹了父親被點名批判的場面。儘管後來被上面保了下來,沒有劃成右派,但王芝芙卻說:「這場鬥爭對父親身心的損害是很大的。他為自己在檢查中不得不涉及到老朋友而深感內疚,長時間悶悶不樂而得了糖尿病。」從此以後,王芸生就再也沒有過問《大公報》的事情。文革中,王芸生躲在衛生間裡,汗淚交織,燒掉了自己40餘年來從未間斷的日記,足足有好幾大箱。他兒子王芝琛回憶說:「汗和淚都有,滴在日記本上。然後是大滴大滴的鼻血,不停地淌下來。」

《大公報》總編臨終前悔恨自己葬送了這份報紙(圖)
2022-07-11

王芸生臨終前對其兒子回憶往事,言語中充滿了悔恨之意。也許是「悔」自己天真的選擇葬送了《大公報》?畢竟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雖然有新聞鉗制,但新聞依舊有一定的獨立和自由的空間;而在中共統治下,連這樣的空間也喪失殆盡。或者是「恨」中共的寡信輕諾?「恨」自己頂不住政治壓力違心自貶?其實,這樣的悲劇又何止王芸生一人呢?中共真是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