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國營「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簡稱「俄氣」)20日宣布,向中國運輸供應天然氣的「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天然氣管道,因「檢修」將暫停一周天然氣供應。雖然俄氣宣稱,停供一周是既定的檢修工作行程,但外媒分析,俄氣的舉動可能是受到了最近兩國間緊張局勢的影響,有「教訓」習近平的意味存在。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傾力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因此大量的俄羅斯天然氣與原油轉銷售至亞洲,包括印度、大陸等消費國在內,都拿到折扣相當不錯的能源,沒想到,近期印度卻買到該國史上最貴的液化天然氣,主要原因是部分俄羅斯天然氣交付合約遭到取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200天,烏克蘭進入9月後發動大反攻,收復廣大領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這個結果大大出乎大家預料,也讓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席烏茲別克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時失色不少。謝金河研判,俄烏戰爭的關鍵下一步,在所有變數之中,油價很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但也苦吞能源供應不足、通膨快速飆升的嚴重後遺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坦言,從這場戰爭得到的教訓,我們應該聽取那些了解普丁的人的意見,包括來自歐盟內部、非歐盟國家甚至是俄羅斯異議人士的提醒。
關於俄羅斯天然氣報導圖片俄烏戰爭期間,通往歐洲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停用,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今天表示,將有俄國通往中國的管線取代北溪2號。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 Rossiya-1訪問時,被問到俄國會否以通往亞洲的西伯利亞之力2號(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