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心理學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組圖)
2025-06-14

媽媽,我不想學了。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我們一聽見這句話,心,一下子就沉了。是擔心,是委屈,也是說不出的無力。很多媽媽第一反應,就是勸:你現在不好好學,將來怎麼辦?有的會直接上火:你不學還能幹嘛?天天想著玩!可我們有沒有停下來想過:孩子說這句話時,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一:孩子說不想...

心理學與玄學、面相、風水!(圖)
2025-05-21

在這個紛擾複雜的人世間,心理學如同一束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人類內心的幽暗角落。它探究著人類的心理現象,剖析那潛藏於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感受與思維,甚至是那些微妙的行為模式。顯然,它的研究範圍廣泛,涵蓋了我們的感知、認知、情感、思考、人格乃至於日常習慣的一切表現。不可否認,心理學的根基...

「我罵了孩子,就像爸媽20年前罵我時一模一樣!」看完這篇我徹底清醒了(深度好文)(組圖)
2025-05-07

媽媽,我不想寫作業。不想寫?那你想幹嘛?.....這才多少作業,就開始喊累!有我累嗎?......你現在不好好學,將來才有你累的!這一連串話出口,我自己都驚到了。即便我學過心理學、教育學,也懂一些親子溝通技巧,但我還是瞬間被孩子的一句話引爆。那一刻,我掩不住的嫌棄、憤怒、盛氣凌人...

長大後「跟媽不親」的孩子,小時候有4個徵兆,你發現了嗎?(組圖)
2025-05-07

很多媽媽發現,怎麼孩子長大後,跟媽媽就不親了呢?話說不了兩句,有心事也不講,回個家像借住,平時給媽媽打個電話都不願意。難道,孩子是叛逆,長大有自己的想法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變了,而是小時候那點親沒養起來。長大後跟媽不親的孩子,小時候有4個徵兆,你發現了嗎?一:媽媽在不在,...

心理師揭密 「這種人最容易被詐騙」
2025-05-03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詐騙存在,仍然一直有人被騙呢?甚至那些堅稱自己不貪心不會上當的人,被詐騙後因為怕丟臉,不敢和身邊的人說也不敢報案。來看看心理師分析,哪些人最容易被詐騙?日本大人的答案網站詢問心理諮商師平井綾乃女士,哪些心態或個性最容易遭詐騙,首先,過度依賴自己主觀的人最危險。Q....

出軌,開始變得「流行」?
2024-12-24

心理學有研究發現,出軌過的人在長期關係里再次出軌的概率,是沒有出軌經歷的人的好幾倍。繼續關係本身從概率來講就是一次冒並且,在思索是否重建關係時,要試著辨別出軌對出軌者和關係來說是警報、是藥物,還是喪鐘。比如,出軌暴露了兩個人之間的溝通問題,暴露了一方過度沉迷工作忽略了伴侶和家庭,這種出軌便是警報,提醒兩個人處理真正的問題。

學會祛魅,才能看清一個人的人格底色(圖)
2024-12-11

你是否曾經在某個人或某件事物面前,感到過一種莫名的敬畏或崇拜,仿佛它們具有超乎常人的力量或特質?這種感覺讓我們願意去看看那些被我們戴上光環的偶像或相信那些似乎不可思議的能力。然而,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祛魅,它描述的正是我們如何逐漸打破這種迷思,用更加理性和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工具人心態」 正在拖垮無數人(圖)
2024-11-18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心理狀態:明明不想做的事,為了讓別人滿意,硬著頭皮答應了;和其他人交流時小心謹慎,生怕說錯了話讓別人不開心;日常穿衣服、換髮型都要擔心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不是好看……很多時候,為了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滿足他人的期待、獲得社會的認可,我們常...

胡平 | 心理學界的一場地震——從斯坦福監獄實驗被否定談起(圖集)
2024-10-26

2024年10月14日,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逝世,享年91歲。津巴多生前最著名的一項研究是他在1971年設計了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這項實驗是有史以來最有名也最有爭...

王友琴:自我侮辱 「嚎歌」與對文革的「選擇性記憶」
2024-10-26

絕大多數受害者其實是在遺忘而不是在記敘他們身受的具體的迫害。心理學上有"選擇性記憶"的說法,是指人對往事記憶有選擇性的傾向。這種傾向之一,是人可能選取感到愉悅的事情記住,而將引起痛苦的事情忘掉。而對曾造成巨大心理創傷的事情的記憶,會被徹底壓抑,結果可能導致記憶...

比 PUA 更可怕!請立刻馬上遠離
2024-10-24

近日,隨著某檔熱門綜藝節目的播出,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再度引起網友的熱議。原因是網友們對該檔綜藝節目中某嘉賓的行為表現進行舉證和分析,挖出了其隱藏在人設包裝之下的假鬆弛假體面假聰明,即很多看似是在為他人著想的...

哀傷或壓力大時特別想吃某類食物? 了解療愈食物心理學(圖)
2024-07-27

甜甜圈等甜食。Image by Pexels from Pixabay每當情緒低落,漫長緊張的一天結束後,許多人會想要吃上一頓美味提神餐,緩解焦慮、舒緩心中苦楚,最渴望吃的療愈食物(comfort food)多半富含改善情緒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觸發大腦快樂中樞和鼓勵系統,迅速改善情...

為什麼你總能感覺到背後有人盯著你?實驗調查(圖)
2024-07-13

高中的至暗時刻,是晚自習你正和同桌打鬧,卻突然感覺後背一陣發涼。你好奇地轉過頭,不巧目光卻碰上了剛好站在教室後門的老師。空氣中瀰漫著尷尬,你趕緊假裝認真寫作業。長大後,你已經很久沒有被這種關心的眼神給凝視過了,但在某些時刻,比如觀看驚悚電影、夜晚獨自走在路上,你的後頸會產生一種異...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習慣性反駁(附解決辦法)(圖)
2024-04-19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習慣性反駁。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管你說什麼,他都要反駁你,最後把你帶入負面的情緒黑洞,搞得你非常崩潰。一個總是習慣性反駁的人,其實是非常可怕的。習慣性反駁的3個現象通常來說,很多人習慣性反駁,有這3個表現。1.不接受別人的觀點他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總覺得自...

培養一個自覺的孩子,你要學會用這7個心理學法則,效果立竿見影(組圖)
2024-02-21

有家長向我訴苦:孩子暑假放學在家沒什麼自覺性,就等著開學,家裡的混世魔王就有人捕手了。很多家長都會困惑,如何在暑假的時候,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規律作息,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這七個養娃法則,囊括孩子的安全感、學習管理、情緒健康等多方面的內容,幫你解鎖孩子的成長密碼,養出一個幸福...

心理學:一個男人的鞋子,暴露了他的素養(組圖)
2023-12-25

一個人的穿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性格和個性特點,穿搭是我們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通過選擇服裝配飾和風格,我們可以展示自己的審美觀態度和喜好。例如那些喜歡穿著色彩鮮艷時尚前衛的人,他們可能更加開放樂觀,有創意,並願意冒險嘗試新事物,而那些偏愛簡約經典款式的人可能更注重細節,有內...

內向的孩子沒出息?這是何等愚蠢無知的偏見
2023-12-15

在中國人十分常見的謎之認知里,對內向的理解絕對是其中一個。你會經常聽中國人說哎呀,這孩子內向,不好,甚至是這孩子內向,以後可能沒出息。其實翻遍現代心理學和性格分析書籍,也找不到半個把內向當成病態的句子。可在中國,許多人都喜歡說內向不好,還有內向是種病的潛台詞。相比之下,所謂性格好...

擁有這三種性格的人,值得做一輩子朋友(組圖)
2023-09-20

有以下三個行為習慣的人,值得成為一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