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教育

一定要多讀書,熬夜都想讀完的5本經典好書,書中找到生活的方向(組圖)
2025-11-18

有時候我們會在某些夜裡突然想問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生活已經夠難了,現實里也沒有那麼多詩意,可越是這樣,越會覺得心裡需要一點力量,一點能把人從困境裡往外拉的東西。讀書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為了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看不清的那部分人生。有的人在痛苦裡長出了翅膀,有的人在沉默中找回了...

人老了,有四件事寧願爛在肚子裡,也不能對子女說,切記!(組圖)
2025-11-16

年輕,是青春的合集,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年邁,是歲月的合集,是一幅布滿沉澱的珍藏。年輕的目標,攀登的越高越好;年邁的目標,家和睦興旺最好。人到老年,走過了蜿蜒的道路,經歷了世態的變遷。想要和睦家庭,需要知進知退,尤其是這四件事不要多言,爛在肚子裡也別說。01、財產上的分配打算古...

才知道華裔富豪小孩有多卷:快樂教育是謊言(組圖)
2025-11-15

機緣巧合下,在溫西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工作了一段時間。每天從大溫的鄉下小城市坐天車轉99B線,來到繁華的溫哥華West Broadway上班。若不是這份工作,我大概永遠不會踏足這裡。也是在這裡,我感受到溫哥華社會的參差——溫西連超市都格外高級,滿眼都是有機食...

成了父母才明白,你管教的不只是兒女,其實是「當年的自己」(組圖)
2025-11-14

《論語》中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從古至今,我們都承受了等級生活。父母是比子女高一等,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甚至是子女人生方向、愛好發展等方面的控制權。如有一天,你做了父母,還抱怨子女無法管控,各種失望,那哪裡出了問題呢?想明白了,所謂生兒育女,其實是一種輪迴。父母和兒女的關係,...

教育不是「追分賽」,而是一場溫暖的「陪跑記」(組圖)
2025-11-14

太多家長把教育活成了緊繃的軍備競賽,卻在孩子越來越沉默的眼神、越來越叛逆的背影里慌了神。其實,好的教育從不是逼孩子拔尖,而是用對方法,陪孩子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別讓攀比心,磨掉孩子眼裡的光。身邊有位媽媽,總拿自家孩子和鄰居家的比。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自卑怯懦,連曾經喜歡的畫...

教育孩子的真相:誰管孩子,誰就會崩潰 (組圖)
2025-11-13

昨天晚上接女兒放學的路上,聽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怎麼回事呢?原來是當班主任的語文老師出差了,一向性格溫柔的數學老師就成了帶班班主任,每天不僅要教課、還要管班級的所有瑣事和紀律問題也就是昨天下午值日的時候吧,班上就有好幾個學生找到數學老師,表示他們剛發下來的卷子就丟了、不見了數學老師...

美加那些「跑偏的自由」,會影響留學生嗎?(圖)
2025-11-12

最近幾年,只要在海外教育圈混久一點,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北美的自由,有時候自由得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一、從包容到強制認同的那一步我們都知道,北美文化的底色是多元與包容。無論膚色、宗教、性取向——只要你不傷害別人,你都可以被尊重。這點其實挺值得點讚的。...

識字危機加重 復興刻不容緩(圖)
2025-11-12

1910年及之後出版的《哈佛經典叢書》在二手書市場上的價格非常低廉。家長們不妨為家裡添置一套這類叢書吧。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叢書成為孩子紮實教育的基礎。(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effrey A. Tucker撰文/信宇編譯)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喜歡聽播客(podcast)嗎?如果喜歡,...

將來能「掙大錢」的孩子,多有3個特質,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組圖)
2025-11-10

我家孩子將來能掙大錢嗎?這是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常有的疑問。雖然掙大錢並非衡量孩子成功的唯一標準,但觀察那些在各自領域取得成就的人,不難發現他們身上往往具備一些共同特質。結合教育心理學和實際案例,我們總結了以下三個關鍵特質,供家長參考。一、目標感:清晰的方向感是成功的基石案例:鄰...

情緒暴躁的媽媽:請每天看一遍,孩子的成長經不起「吼叫」(圖)
2025-11-07

清晨的陽光剛爬上窗台,客廳就傳來刺耳的催促聲:快點快點!都要遲到了還磨磨蹭蹭!;輔導作業時,壓抑不住的怒火突然爆發:這麼簡單的題講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聽不懂!身為媽媽,你是否也常常在情緒失控後,看著孩子怯生生的眼神陷入深深的自責?我們總說愛孩子如生命,卻不知不覺把最糟糕的脾氣,給...

生了孩子,才是婚姻真正的開始(圖)
2025-11-07

朋友剛生完寶寶那陣,總跟我吐槽:以前覺得婚姻是兩個人的浪漫,現在才發現,是三個人的兵荒馬亂。這話戳中了無數新手爸媽的心聲——戀愛時的花前月下、結婚後的歲月靜好,在孩子啼哭的那一刻,仿佛按下了暫停鍵。但真正走過那段兵荒馬亂才懂:生了孩子從不是婚姻的終點站,而...

孩子抑鬱不肯上學,別再說「你就是懶」(圖)
2025-11-07

這孩子就是懶!天天在家躺著,學也不上,飯也不按時吃,以後能有什麼出息!這句話,是不是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不肯上學時,忍不住掛在嘴邊的話?但今天我想跟西安的各位家長掏心窩子說一句:如果你的孩子突然厭學、拒絕出門,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願交流,別再用懶這個詞貼標籤了—&mda...

光喊努力是沒用的,得告訴孩子具體怎樣努力 (圖)
2025-11-07

一你要努力啊!這大概是我們父母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但你有沒有發現,說多了孩子要麼充耳不聞,要麼頻點頭沒行動?研究行為科學管理法的石田淳認為,孩子不是討厭學習,是遇到兩個問題:一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二是知道該怎麼做,卻無法堅持下去。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配合學校,解決這兩個問題。二把大...

父母學會「裝弱」,孩子才能長大(組圖)
2025-11-06

家長這個職業很怪。每天像項目經理、保姆、廚師、心理顧問四合一。可最諷刺的是,幹得越多,孩子越廢。很多家長說: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看著孩子那副反正你會幫我的表情,多少有點心涼。你發現沒?教育有時候像個拉鋸戰。父母用盡全力往前拉,孩子卻穩如老狗地蹲在原地。最後家長累得跟陀螺似的,孩子...

母女倆服務區用餐,路人的一張偷拍照火了,網友:太熟悉這一幕
2025-11-06

美國家庭治療師薩提亞在《如果你愛我》中寫道: 「如果你愛我,請你先愛你自己。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否則,你無法真正愛我。因為,你無法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教育,不是修理孩子,而是修煉自己 (組圖)
2025-11-04

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挺荒唐。明明讀過幾十本育兒書,聽過一堆專家講座,知道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信任和尊重,可一回家,面對孩子磨蹭、頂嘴、發呆,我的腦子就瞬間短路,書上那套溫柔育兒理論直接蒸發,只剩下吼和崩潰兩大招。後來我明白,問題不是書沒用,而是我太焦慮。01被壓力裹挾的父母,理智...

教育就是,忍住,別多嘴(圖)
2025-10-28

1在教育的路上,有一種愛叫不多嘴。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有時候關心則亂,急於將自己的經驗與智慧一股腦地傳授給孩子。當孩子寫作業稍慢,家長立刻在旁催促:怎麼這麼磨蹭,快點寫!孩子遇到難題,家長馬上捕手解答,生怕孩子多費一點腦筋。孩子與朋友鬧矛盾,還沒等孩子細訴緣由,便急著給出處理...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孩子心理比較脆弱?(組圖)
2025-10-28

現在的一些孩子心理比較脆弱,遇到困難不去面對,躲不開的時候,就有可能採用過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甚至以命相搏。為什麼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沒有經受過遇挫訓練,而教育也沒有提供給他們遇挫教育。資本滲透進教育領域以後,已經完全打造了產業化教育,只是要把孩子們圈起來收錢,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