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杜耀明

杜耀明:當政府即法律,自由就是管制
2022-06-17

只要將李家超對新聞自由的思考邏輯用到司法方面,便無往而不利了。因為只要沒有違法,或者說只要政府認為司法機關沒有違法,或者更正面說,就是依法行事,由特首指定的國安法官按照「港區國安法」裁定案件,不管結果多麼不可思議,多麼衝擊法治的常識,法治的空間依然是無限的。

杜耀明:打壓六四維園集會 挑動市民如水抗爭
2022-06-10

今次以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為由禁止悼念,法情理都嫌牽強,顯出當局權力強大卻苦無服眾的論述能力之餘,更直接挑撥市民的反抗情緒。過往每年出席燭光晚會者以十萬計,加上過去兩三年來民間的不滿沒有好好舒緩,當局以鐡腕政策壓平六四集會,隨時變成抗爭運動的新起點。

杜耀明:經濟困境難解鎖 「中國模式」真面目
2022-06-03

更關鍵是,上次四萬億量化寬鬆大計,引發大規模的不負責任借貸,海量資本投入樓市及基建,形成樓市泡沫和債務危機,至今揮之不去,更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若再重施故技的話,或會出現短暫的昇平日子,但小陽春過後,問題只會更水深火熱,若不幸重蹈日本上世紀的覆轍,以信貸膨脹推動經濟,最後造成長期的經濟衰退,相信是北京最不敢想像的後果。

杜耀明:讓無畏者堅守崗位 記協勿被恐懼支配
2022-05-27

報章近日頻頻傳出香港記者協會正考慮解散,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一點也不意外,只是在面對終極挑戰時,萬望記協同仁以善始善終的態度,參考不同的應變辦法,才作最後決定,切勿被恐懼所支配。不錯,解散記協是個艱難的決定。五十四年來,記協以捍衛新聞自由為職志,以維護記者利益為目標,特別自八十年代...

杜耀明:「動態清零」註定經濟遭殃 抗疫取向關乎香港前景
2022-05-20

當大陸經濟前景走向不明朗,香港理應自求多福,更注重發展國際經濟,修好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保持國際金融及商貿中心地位,以至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不過,香港與大陸通關的同時,正代表香港的國際色彩減退,因為通關條件當然是兩地防疫政策看齊,不容與病毒共存,在外防輸入的原則下,定必門禁深嚴,大大阻礙香港的國際交往。

杜耀明:特首超現實 任務不可能
2022-05-13

中聯辦對李家超的四點認可(有代表性丶有認受性丶走向「由治及興」丶帶領社會各界),以至一點自我期許(貫徹港人治港又落實全面管治權),或出於良好意願,奈何現實與夢想差距太大,難以令人置信。不過,陳腔濫調不斷重複,不在乎實效,如夜行人吹哨子那樣便可以了。

杜耀明:笑話連篇真特首 答非所問露真章
2022-05-06

其實人皆有錯,不足為怪,奇怪的反而是有錯不知,或者知錯不改。競選活動近一個月了,李家超的病句病詞,幾乎無日無之,更不斷在社交媒體流傳,但他的競選專頁也依然故我,「我和我們」、「動員起來」等等照登,看來是要大家習非成是,病句變金句。

杜耀明:中央圈定特首 施政何須政綱
2022-04-29

李家超拿不出完整的政綱來集中社會注意力,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需要。中央選中了他,自有其考慮,也展現中央不容挑戰的權力,毋須向香港人交代,也排除大多數香港人參與其中,當然也沒看過還在準備之中的政綱。決策既定,即使競選期間劇情發展不理想,角色演繹出毛病,觀眾反應冷淡,但劇本還得演下去,就如大陸以「動態清零」為國策一樣,不論社會代價,也會堅持到底。

杜耀明:選特首可以「開局即終局」 治香港怎能不政通人和
2022-04-22

一個沒民望、沒班底、沒政綱的參選人,當然不宜過早曝光,以避免其他人選直接比拼及針對,甚至搜集黑材料,以招惹輿論非議。特別是造王者選定的人選質素有目共睹,就更要減少讓人評頭品足的機會,否則參選者不能服眾,甚至連親北京政客也心有不甘的話,則不僅削弱參選者的威望,也有損北京的權威。因此,提名開始前才宣布參選,候選人又只得一位,沒有政綱沒有辯論沒有質詢,有的是越來越龐大的支持隊伍,和越來越洪亮的讚嘆聲音,好讓競選局面還未開打,已經可以宣告結果了。

杜耀明:是誰挑動香港人仇恨政府?
2022-04-15

最令人討厭政府的,不是「煽動」文章而是源自政府的施政本身,並非制止批評者發聲便可以消除。例如特首林鄭月娥五年來的施政惹人反感,乃自取其辱,與人無尤。二○一九年修改「送中」條例,二百萬人上街,加上警方鐵腕鎮壓,令反修例運動一發不可收拾,而林鄭政府既不立即撤回修例,亦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暴問題,再到今年第五波疫情的抗疫政策弄得生靈塗碳,市民由反感而生憤恨的話,特區政府又怪得誰?

杜耀明:全民檢測只屬傳聞 「動態清零」已經清零
2022-03-25

林鄭透露,圍封強檢的大廈有高達29%的住戶沒有應門,因此無法推行全民強檢。林鄭原意是歸咎於香港社區組織力弱,但亦無意之中指出,保全當局對不應門的住戶坐視不理,執法不力,才是全民檢測不能成事的真正原因。依此說法,林鄭理該重整隊伍,加強執法效力,怎能縱容枉法,以至放棄「動態清零」的大計?林鄭的另一解釋是全民檢測成本高昂,每天動用人手八萬,遠超過所得效益。

杜耀明:外交實事求是 撇甩戰爭罪犯
2022-03-18

世界經濟格局大變的話,也代表中俄必須改變運行軌跡,以應付新挑戰。例如貿易,儘管中國是俄羅斯的第一貿易國,貿易額達1470億美元,但相較於中歐貿易額8280億和中美貿易額7560億,前者還不及後兩者總和的十分之一。換言之,如果中美丶中歐貿易有所閃失,如下跌一成,中俄貿易必須增加一倍,才能填補損失。那麼,因為團結俄羅斯而改變經濟現狀,可以嗎又值得嗎?

杜耀明:民間抗疫政府可有可無 禍民劣政難逃歷史審判
2022-03-11

第五波中過千名長者染疫致死,當中大部分來自安老院舍,當局實有撇不清的責任。那些因抗疫資源錯置而失救身亡的,仍有待日後的獨立調查釐清當局的責任,但清楚不過的是,早於去年九月,政府疫情顧問許樹昌教授公開請求政府,派出外展接種隊到全港的老人院舍,為長者接種疫苗提供方便,但當局至今才亡羊補牢,但已無法挽回不少家庭的哀痛。

杜耀明:初心如山行動如水 每人一步走向未來
2022-02-04

醫學專家紛紛表明,「清零」不切實際,「同病毒並存」是別無選擇的社會現實和抗疫策略,與愛不愛國無關,總之不能擾民過甚,死守「清零」政策不放。以至《明報》在每篇評論後加上按語,表明文章旨在指出政府施政缺失,無意煽動仇恨,儘管不是免責條款,也不能阻止警方執法,但起碼有助取信於法庭,從按語的角度理解文章的用意,盡力保護餘下的言論自由。

杜耀明:「清零」政策如抽刀斷水「與病毒共存」別無選擇
2022-01-28

人類無法消滅新冠病毒,跟它共存根本別無選擇,「清零」政策註定是行不通的「倔頭路」(沒出路)。不錯,病毒不斷變異,Omicron之後新病毒可能尋回強烈毒性,至今沒有科學家可以斷定,但到時若有需要大可改轅易轍,重推「清零」政策,但絕不能因為未來可能逆轉,便放棄現在因時制宜,以適當措施應付眼前疫情,正如疫情伊始,未有疫苗,也不掌握治療方法,斷不能假定病毒會逐漸變得溫和,而貿然採取放鬆對策,與病毒共存。

杜耀明:「動態清零」無望「清零」 動搖經濟根本可憂
2022-01-21

抗疫又是標榜民族主義的時刻,各種措施如只用國產疫苗、封城強迫檢疫、對外長期閉關、健康碼貼身追縱等等,都代表跟西方涇渭分明的中國模式,因此抗疫之餘,更要好好宣揚,以示國威,也增強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所以儘管防疫形勢大大有別於從前,也儘管中國模式有多麼不濟,也得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繼續示範中國模式的「優越性」。

杜耀明:追究違規不可退讓香港不容法外之區
2022-01-14

林鄭政府若限於口舌批評,卻不嚴正依法追究犯人,按例懲處違規者,今後不但無以服眾,更不啻是擺明刑不上大夫,明示香港確有法外之區,公務員體系亦確有治外之民,不受管制。如此不作為的話,特首雖然無煽動市民仇視特區政府之意,卻令市民深深不忿而有煽動之實,以現時的標準看,甚至有損害國家安全之嫌。

杜耀明:歷史結論可以改寫,奮鬥目標也可以轉換?
2021-11-26

過去一百年,根據這份決議,中共一直駕馭中國的發展,由毛澤東帶領中國「站起來」到鄧小平推動中國「富起來」,再到今天,就是習近平成就中國「強起來」,並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從中共來看,既以此大夢為鵠的,而且大業未竟,就不能一天沒有習近平當舵手,正如當年中共建國沒有毛澤東、改革開放沒有鄧小平,同樣是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