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2年12月1日,廣東海珠區的客運公共汽車。公共汽車一般由國家財政出資營運,財政投入直接決定公共汽車的營運情況。(CNS/AFP via Getty Images)近年來,隨著大城市經濟的蕭條,中國各地很多客運站營運困難甚至倒閉。分析認為,這不僅是因為出行方式的改變,而是反映...
2024的年底,中國的社會氣氛沉悶、蕭索到了極點,而且從今年秋天開始已經持續了幾個月。不過,這種蕭索不僅是城市表面的蕭條,在大城市的中心見不到聖誕樹,在中小城市商鋪關閉,在南方的工業園區更是少見的冷清,而是幾乎所有社會各階級的蕭索。尤其在廣大底層階級和中產階級面臨的工作朝不保夕、...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十八大」上任中共總書記後,多次在不同場合論述「三個陷阱」,強調應透過轉型發展、消費拉動等措施讓經濟行穩致遠,避免落入陷阱導致政權動搖。對此評論舉中國7月物價、進出口數據分析,稱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而加上當局疑似下達封口令,威逼專家宣揚經濟改善的說法,更加驗證了習近平一語成讖,政權正落入自己口中所謂的「三個陷阱」中。
中國大陸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續兩周呈現負值,外媒將其解讀為可能陷入通貨緊縮的時期,預示著一波大放緩的經濟局面即將來臨。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也加入了夜市行列,擺地攤搶攬消費者。這一舉動被認為是為了迎合消費降級的現實,同時,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