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美國政治

陶傑:哈佛自我證明川普戰略正確
2025-06-04

(作者臉書,標題轉貼所加)美國白左玩出了火,暴露了「中國女孩」的政治真面目,川普成為大贏家,哈佛自我證明川普戰略正確。「中國女孩」慘遭中國網民人肉出其父的「綠髮基金」黨國資源,並質疑其哈佛學費是否由基金捐款之特權供養,展開定點控訴。「中國女孩」在哈佛畢業禮享受了八分鐘的「哈佛史上...

美國肯塔基州資深民主黨參議員轉投共和黨 投下震撼彈
2025-06-02

美國肯塔基州東部資深民主黨參議員羅賓‧韋布(Robin Webb)近日正式宣布轉投共和黨,結束其數十年的民主黨政治生涯。此舉為當地政壇投下震撼彈,使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次減至6席,而共和黨則增至32席,鞏固其壓倒性多數優勢。

左翼團體再掀全美反川普示威潮(圖)
2025-04-20

美國多個左翼與進步派團體於周六(4月19日)在全美多地發起大規模反川普示威,抗議總統川普(川普)在第二任期推行的多項政策。此次行動涵蓋50個州、超過700場集會,為近年來規模最大、協調程度最高的一次抗議行動。

科技巨頭對美國政治的掌控(圖)
2025-01-30

社交媒體不再只是政客傳遞信息的工具;政客們如今必須讓自己符合社交媒體的優化邏輯。譯者蘇利文2025年1月,扎克伯格、勞倫·桑切斯、貝佐斯、皮查伊和馬斯克在唐納德·川普的就職典禮上。通常情況下,總統就職典禮是一個充滿八卦的場合,但也可能是政治媒體最糟糕、...

華爾街日報:美國政治的驅動力已從種族轉變為經濟階級(圖)
2024-11-16

華爾街日報15日分析,經濟階級已經取代種族,在美國政治成為一股新的驅動力,可能顛覆數十年來各界對於政治發展的看法;如果越來越多美國民眾以經濟階級區分做為投票考量,不像過去以種族、性別為主,將川普再次送進白宮的身份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潮流,終將改變整個政治版圖。

嵐目|美國大選落幕:不止於輸贏的十六點觀察
2024-11-09

大家好,我是王浩嵐。以下是選舉結束後的一些簡單看法,等全部消息沉澱下來,我在抽空寫寫具體的事後盤點。這場選舉值得關注和反思的幾個問題,其實並不在於輸贏和民調。因為民調的問題本屆並不突出,而輸贏我相信今年即便是大部分最後覺得哈里斯能贏的人也不會對川普當選感到意外。川普主義的常態...

驚人發現 美國政治對立是假象
2024-08-01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於3個多月後登場,民主、共和兩黨的支持者似乎已經劍拔弩張。然而,最新研究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種政治對立可能只是我們的錯覺。科學媒體《IFLScience》報導,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黨派間的分歧正在擴大,並對此表示擔憂。然而,2024年...

何清漣:東南亞未來的選邊取決於美國政治
2024-05-24

在美中競爭的背景之下,東南亞成為雙方積極拉攏的地緣政治角力場域,但東南亞國家的態度一直處在鐘擺狀態。儘管《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顯示出對美國不利的變化,但確實是受到加沙戰爭的影響。今年大選落幕之後,如果美國國內政治有大的變化,國際政策隨之調整,東南亞國家的態度亦會隨之變化。不過,除了菲律賓之外,其餘九國的調整隻會限於對中美兩張餐檯的青睞度,絕對不會丟棄其中一張餐檯。

名家專欄:中共干預美國大選意欲何為?(圖)
2024-04-17

2024年3月5日,佛羅里達州棕櫚灘(Palm Beach)的海湖莊園(Mar-a-Lago),嘉賓們在選舉之夜派對上觀看選舉結果,並等待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到來。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編譯近日,...

譯叢:基辛格對中國的開放將困擾2024年的美國政治(圖)
2023-12-24

原載:Project Syndicate2023年12月15日作者:達倫·阿西莫格魯,西蒙·詹森譯者:白丁已故的亨利·基辛格精心策劃了美國的向中國開放政策之後,中國逐步實行的經濟改革成功地使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對於美國工人來說,這...

中東危機擾動美國政治 左派或在初選面臨考驗(圖)
2023-11-25

根據哈佛大學/哈里斯民調(Harvard/Harris Poll)11月中旬的一項調查顯示,年輕的美國人比年長的美國人更傾向支持哈馬斯。

網海拾貝:起訴川普打開了美國政治「韓國化」的魔盒(圖)
2023-04-06

圖: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美國左派紛紛呼籲川普尊重司法制度,不要把對川普的調查政治化,然而對川普持續多年的窮追猛打毫無疑問是貼上法律標籤的政治問罪,摧毀了美國溫和的傳統政治,Alvin Bragg操弄曼哈頓大陪審團對美國民主的嘲弄和羞辱,打開了美國政治韓國化的潘多拉魔盒,對於美...

結束中共對美國政治的腐蝕(圖)
2023-01-21

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Bradley A. Thayer撰文/原泉編譯中共針對西方的情報活動是人所共知的。《華盛頓時報》記者比爾‧格茨(Bill Gertz)報導了美國核實驗室被中共滲透,導致核機密泄密,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中國曾接觸過美國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