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華語片導演談及這些所謂敏感題材的時候都是打『擦邊球』,而馮小剛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影評人朗天接受BBC中文電話訪問時這樣評價。他表示,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基本上屬於「小罵大幫忙」;而《芳華》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嚴歌苓原著中的批評性「稀釋」乃至「轉移」,從而將作品中對現實的不滿化作一種「時代感性」,達到了既滿足觀眾的某些希冀又令作品得以生存的雙重目的。
很多人說,怎麼可能靠一場戲就定義一個演員的優勝劣敗呢?但是,殊不知真正有演技的人,其實一個眼神都可以刻畫入骨,所以,《我就是演員》很多時候就是演員演技的試金石。 在最新一期《我就是演員》里,節目組竟然請來謝娜做金牌參謀官,在我們的印象...
小編一直覺得,娛樂圈絕對算的上一灘渾水了,想在這灘渾水裡面有所成就真的是不容易。 前不久曾經因為《芳華》紅遍整個娛樂圈的楊彩鈺,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他自己也是憑藉這部劇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的獎項。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她的成就和她的男朋...
9月16日,在賈樟柯導演、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江湖兒女》的首映版本中,馮小剛的所有戲份已被刪除,引發外界猜測。此前就有馮小剛被抓傳聞,就此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業績承諾問題也再次受到外界關注。馮小剛疑似難以完成承諾,要負責賠償,這是個很大問題等著他,外界認為馮小剛堪危。
昨日,電影《芳華》中飾演「何小萍」的苗苗,身穿白衫和緊身黑色半裙,在傍晚的戛納海灘上拍攝了一組照片,致敬鞏俐1993年在戛納海灘的經典look。在1993年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鞏俐隻身著一件簡約白襯衫卻成為中國女星在電影節紅毯上無...
他表示,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基本上屬於「小罵大幫忙」;而《芳華》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嚴歌苓原著中的批評性「稀釋」乃至「轉移」,從而將作品中對現實的不滿化作一種「時代感性」,達到了既滿足觀眾的某些希冀又令作品得以生存的雙重目的。
目測踢斷我們這代人三根肋骨的小兔崽子們很快成批出現了。(#中青旅良渚蘿蔔探險樂園一日游#紅軍蘇區體驗#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大練兵#湘江突圍#保衛蘇維埃)……《芳華》的地圖道具錯了。重慶直轄(內蒙就先不說了),蘇聯也提前十多年沒了。
雖然陳道明所塑造的帝王形象給觀眾留下的深刻印象,但他的妻子杜憲卻一直被外界視為一種忌諱。主要是因為杜憲早年因同情六四而遭到當局封殺。1989年6月4日19時,杜憲與另一主播薛飛穿著黑衣,在當晚的央視《新聞聯播》中語速緩慢、沉重地播報了關於「六四」鎮壓的相關報導,隨後,杜憲和薛飛被央視封殺。
朱韻和:焚毀女書珍貴史料。湖南江永縣有一種僅為婦女懂得的文字,人稱「女書」。雖流傳已近千年,因為不入男子的社會,流傳並不廣,許多用女書寫成的詩歌被婦女珍藏,代代相藏,從未與世人見面。江永縣地雖偏僻,「破四舊」卻逃不脫,許多本應成為社會學、文...
嚴歌苓的小說中表示這件衣服就是何小萍的,因為何小萍容易出汗,她在衣服裡面縫搓澡棉用來吸汗。但是電影中馮小剛將這一點隱藏了,影片結束也沒有點出這件衣服的主人,這是馮小剛的高明之處,將原著里的戲劇性的殘忍都隱藏了,淡淡的訴說著人物的經歷。
大陸涉及到近代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不可避免的會觸碰到抗日、政治運動、文革等等大事件,雖然今天大陸影視還不能堂堂正正的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是,從劇情中還是能夠片段化的看到一些歷史事件的原委,有些影視劇故意拼湊一些烘托中共的人物對話和場景以包裝通過審查,人們也逐漸學會了從中共體制內流出的文藝作品中找到一些共鳴,從中辨析真偽。
《芳華》中有一個情節,文工團被解散時,團員們一邊大喝,一邊哭著唱《駝鈴》,歌詞中有一句:「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秦城的眾人們,一路升遷過程中,歡送會不知道開了多少,他們多半也多次唱過聽過這句:「革命生涯常分手」。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結局是這樣的,「一樣分別」,但已經是「兩樣情」了。對於這一群老虎們,如果電影中有什麼能夠讓他們感同身受的話,應該就只有這一句了。
在禁忌年代偷嘗禁果,在戰爭年代成為英雄,在變革年代發家致富,在回憶年代完成未竟的夢想……這就是《芳華》的故事。60歲的馮小剛和嚴歌苓聯袂為我們獻上了一部混雜著荷爾蒙與理想主義氣息的「芳華」,試圖將某種虛擬的青春崇高化、英雄化、史詩化。其用心...
周末看《芳華》。平日冷冷清清的巨幕廳,觀眾一反常態的多。 結局,闊別十年的劉峰將小萍抱在懷裡,旁白是蕭穗子溫暖的聲音:‌‌「他們從未結婚,卻待人溫和,彼此相偎一生。‌‌」 觀眾席上,很多人拿出了紙...
早在今年9月初的時候 《芳華》在多倫多電影節上上映的時候 還是146分鐘 可在國內上映 所謂的未刪減版也只是相對於國慶檔版本 只剩下134分鐘 那中間刪掉的12分鐘分別是哪些片段呢? 集體批鬥劉峰。(視頻截圖) 一、...
人只有一個芳華,和孩子一樣,多糟也是自己的寶。(電影《芳華》劇照) 看了馮小剛的《芳華》想起了自己的芳華。生於災荒,長於動亂的我們,童年少年雖奇葩,那也是芳華,歌里唱的,芳華是青春吐出來的。人只有一個芳華,和孩子一樣,多糟也是自己的寶...
馮小剛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說,中國的電影,現實主義題材太少了,《芳華》能夠成為爆款,是因為它敢於觸碰現實生活,讓人「產生很大的共鳴」。至於為什麼現實主義題材很少,他認為是「資本進入、逐利,大家無暇去顧及」。這番見解,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如果不是因為無知的話——要論「資本的逐利」,萬惡的資本主義比我們嚴重得多了,何以它們就沒有這個問題?
演員黃軒(資料圖片:網路) 有的人一生順風順水,有的人一路顛簸挫折。我們常常管這種際遇叫做命運。所以,有些演員依靠電影市場和現代媒介的高速發展,會得到大於能力的回報,也有一些演員恰恰相反,默默發聲腳踏實地,不溫不火地準備著厚積薄發。他...
《石濤聚焦》 馮小剛 〝 芳華 〞劉峰與小萍為什麼不結婚?暗指當今中國好人無法生存 人性不可延續 傳 習近平 〝龍體欠安〞十九大後首次警告〝最高層決不能‘四分五裂’〞 相關視頻: ...
與《芳華》的時代相比,我們的時代無疑是進步了。在時代的大潮中,也許沒有人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方向,但讓每一個劉峰、何小萍們的青春都能過得更有尊嚴,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卻是這個時代應有之義。作為曾經特殊階層的大院子弟,一代同齡人中的幸運者與成功者,早已功成名就的馮導還能為那些被犧牲被遺棄的「芳華」留下濃重的一筆,記錄下那些卑微的野草野花的青春光芒。
《芳華》劇照(網路圖片) 馮小剛拍的《芳華》近日上映,筆者看到中國大陸的評論頗多責難之意,認為歌頌烈士,批判反思不夠,消費對青春畫面的廉價感動等。而筆者卻對電影里描繪戰爭的片段有所觸動。 雖然為了讓影片順利通審,對戰爭中的敵人,即越...
馮小剛在《芳華》的一次電影宣傳中,節目組請來了《芳華》中文工團少女的原型,同時也是馮導的戰友楊慧。 現場大屏幕放出楊慧的一張年輕的軍裝照,不僅年輕貌美,甜美純真,眉宇間還有一股英氣,看起來又天真爛漫,想必年輕的時候就是萬人迷。 ...
電影《芳華》的狗血結局和原著相比,馮小剛的柔軟內心遠不如嚴歌苓的冷漠旁觀。 看過了電影《芳華》和原著,心裡堵堵的,原本不想作任何評價,因為她是一個好的故事。所謂好的故事,就是千人千面,我理解的那一面僅限於我自己而已。但是在刷微博看到有人評...
在《芳華,那就說兩句吧》一文發出之後,我在微博上又寫了下面這段話,以使人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能夠省點勁: 那篇文章講的就是這幾個意思:1、文革對當時未成年人的影響是獨特的。2、他們在當時的感受更有懵懵懂懂的玫瑰色。3、其間很多矛盾的東西可...
12月16日,《芳華》終於上映。經歷過國慶換檔風波,讓這部電影反而更加勾起來觀眾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慾望。任何一部電影都必然遭遇褒貶不一的境遇,馮小剛今年的作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說他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他們都曾經從那個時代中過來,懷念《雪絨花...
看完《芳華》,突然想起了朋友發的一條微信。「是金子,你終究會發光的;是銀子,你終究會發亮的。是包子,你終歸會露餡的。」 是包子終究會露餡,這個下場已經夠可悲的了;但如果是土包子呢,那就更加倒霉。 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擁有芳華的。有的人的青...
他們曾經對符號化的樣板戲裡的肉體凝視,重構成一種理想的自我,可能取代更殘酷的集體記憶,消解那些創傷性的過去。這是齊澤克對右翼政治的意識形態分析,同樣適用老兵們在影院里熱淚盈眶,消解了觀影前的憤懣和不滿,儘管他們在服役的日子裡可能從來沒有看過女兵的大腿,卻在30年後的熒幕上滿足了,彷彿也曾屬於他們。這就是CBT療法的秘密,以安全的圖像解構置換恐懼的符號。
那些白花花的,文革的大腿,真美。猶如韓劇日劇,青春靚麗。沒有比讓不知文革和巴九為何物的青春懵懂少女演繹自己「那代人」的青春,更能延年益壽的了。這真的是一部很美的電影,迷人的,革命的色情。馮小剛爐火純青,假都假得非常逼真。但是《芳華》打開了一個言論空間,包括觸發了一些反動自由聯想,這是它的巨大貢獻。
在美國大眾文化中,「文革」是人盡皆知的少數當代中國史標籤之一。作為一個電影主題,自然有它的商業賣點。而馮小剛的《芳華》雖然在影評界取得了比《戰狼2》要好的成績,但是在紐約的戲院里,我看到的100%還是華人。 很多人把馮小剛(有商機,戲...
周末看《芳華》。平日冷冷清清的巨幕廳,觀眾一反常態的多。 結局,闊別十年的劉峰將小萍抱在懷裡,旁白是蕭穗子溫暖的聲音:「他們從未結婚,卻待人溫和,彼此相偎一生。」 觀眾席上,很多人拿出了紙巾。 蕭穗子的原型,就是編劇嚴歌苓。 坊...
大陸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有關《芳華》的評論,有些人認為這是一部懷舊片,呈現馮小剛和編劇嚴歌苓記憶中1970年代中共解放軍的文工團生活,但是電影少了原著中對時代的批判和人性的反思,而更多以展現文工團女兵的青春肉體來吸引觀眾。
自帶文藝基因,卻斬獲了令無數商業大片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戰績,電影《芳華》已成為歲末影壇的最大黑馬。 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24日下午5點,《芳華》的票房已經突破8億,創下了馮小剛導演作品的最高票房紀錄。據業內預測,《芳華》的最終總票房有望超過...
胡適說,歷史是一位十八歲的小姑娘,任人打扮。作為歷史一部分的戰爭,更是如此。 最近大陸一部叫《芳華》的電影火了,該電影描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軍隊文工團成員的青春愛情故事,內容涉及文革及對越戰爭,披露部分退伍老兵的落魄生活,這些都是敏感...
好人難做,太難做了,可我們就因此不再做好人了嗎?哈威爾曾說: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我們選擇做善良的事,不是為了回報,只是因為這是對的。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都是好人。成為一個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報。孟子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人這一生最大的底氣和福氣。
20世紀70年代初,一個15歲的文藝女兵,在部隊里愛上了一位年輕軍官。每天她都要製造一場「偶遇」,見到他,不說話,只是摸摸軍裝上的第二個紐扣,這是他們之間的暗語,意思是:我把情書放好了,你快去拿吧。可是,面對女孩天真浪漫的愛戀,年輕的軍...
金邊王宮廣場上,矗立著這樣一座紀念碑:柬越友誼紀念碑。我們因為越南侵入柬埔寨而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柬埔寨人卻認為越南人解放了他們:是他們結束了紅色高棉的統治。中國和柬埔寨的「友誼」,就是這樣一言難盡。一場無恥的為保衛邪惡紅色高棉症拳的侵略戰爭被美化成「自衛反擊」,直覺得雞國人是既沒有思維能力更沒有起碼的羞恥心。更何況陣亡的農村炮灰撫恤金還不夠買頭豬。
《芳華》是二代們的故事(圖片來源:網路) 剛才去看了一下《芳華》,走齣電影院,心裡有些壓抑。這是一部關於高幹子女喜怒哀樂的片子,其實跟我們老百姓沒啥關係。這部片子里那些俊男靚女們的生活也是是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完全想像不到的。 先是說游...
文革對部隊戰鬥力傷害巨大,這主要跟軍事訓練不足和人員膨脹臃腫有關,當時全軍大拉練運動,發現一個哭笑不得的情況,很多部隊的基層官兵,竟然不會野外行軍,毫無作戰經驗。《高山下的花環》《凱旋在子夜》不都是主旋律的大片嗎?中小學包場組織看,懂不懂都得看。89之前,春晚推出的血染的風采是音樂課必學曲目,倒是後來被禁了。
對於過往的歷史,嚴歌苓給出的是混雜著疑惑和懺悔的問號,馮小剛給出的,是一串特別優美的,散發著淡淡哀愁的,餘韻悠長的省略號。 1 熒幕上的《芳華》剛放映完,音樂還沒有完全結束,大部分心急火燎的觀眾陸續離場,正要起身的時候,我被後排一陣...
初來文工團的何小萍在熱氣籠罩的澡堂子里興奮地問,這裡可以天天洗熱水澡嗎?得到的回答是「當然」,曾經在那場戰爭中當過老兵、現在廣州做律師的胡朝暉先生看到這裡,突然感到,電影里描寫的生活,離當年他們底層士兵的真正生活,真是太遙遠了。「他媽的!我在越戰部隊當兵的時候,不僅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女兵,而且也從來沒有洗過一次熱水澡!」
隨著電影《芳華》的上映,該片的取景地,雲南蒙自,這樣一個極具法國浪漫氣息的雲南小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蒙自:歷史烙印下的神秘小城。一個雲南的小城,為什麼會有濃郁的法國情調? 原來,當年隨著滇越鐵路的開通,蒙自被迫打開與世界的...
粟戎生 近日,電影《芳華》上映爆紅,令1980年代的中越戰爭再次受到關注。網文披露一段越南往事,中共元老粟裕之子粟戎生靠裙帶關係當上前線指揮,因謊報軍情,卻逼迫大批官兵無端送死,激起底層憤怒,遭一名倖存的士兵開槍追殺。更有博主披露,越...
今天你要是看見紅二代羅援將軍、周公公小平鼓吹對美一戰,對台一戰,你可以姑且笑笑。因為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是不用上戰場的。我從小住在部隊大院,在父親和他的戰友中,那些真正經歷過越戰的軍人,我印象中還真沒見過喜歡鼓吹戰爭的。多數人都跟父親一樣,忌諱談論這些,只有在偶爾的回憶中,會說起一些殘酷的片段,和一個又一個消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