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藍白

顏純鉤:賴清德安內攘外雙管齊下,國民黨得志猖狂自食惡果
2025-03-18

台灣人平時不太關心政治,也視統獨議題為政客操弄民意的伎倆,所以藍白兩黨一度贏得基層選舉的優勢。但國民黨一幫蠢人,不知道台灣人有基本的政治素養,一旦發覺政治劇變可能威脅到他們生存狀態時,就會拍案而起,義不容辭打擊無恥政客。當年馬英九的服貿協議,本以為志在必得,不料吃台灣人一記悶棍,理由在此。台灣人並非政治冷感,他們只是安逸慣了,非不得已少操一份閒心,但當中華民國真正遇到威脅,中共代理人將台灣視作中共禁臠而為所欲為時,他們便會挺身而出,給那些寡廉鮮恥的政治侫人當頭棒喝。

顏純鉤:藍白操弄立院陰損國家,民間整合驅逐親共台奸
2025-01-25

近日台灣愛國企業家曹興誠聯同網紅八炯等民間機構,成立「反共護台志工會盟」,推動對藍白立委的大罷免運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是民間反共力量的一次整合,有助於團結民主陣營,初期目標是罷免藍白立委,長期目標甚至可以成為一個新政黨的雛形。民眾黨已沒有生機,日後在民進黨﹑國民黨之外,如果再誕生一個追求民主的第三黨,反共政團足以掌握立法院多數席位,這才是台灣長治久安的出路。 藍白兩黨在立法院攪事,在民間引起強烈反感,政府與民間團體應該及時向社會揭露藍白的陰謀,曉以利害,否則任兩黨搗鬼作怪,台灣將永無寧日。

朝野立委激烈衝突 逾千民眾抗議在野黨修法附和中共(圖)
2024-12-21

台灣立法院院會星期五(12月20日)排定審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以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三項爭議性法案,朝野立委發生激烈衝突,立法院外也聚集了逾千民眾抗議在野黨修法是為附和中國,但占據國會多數的國民黨依舊如願通過前兩案,並將一鼓作氣闖關最後一案。 發起群眾抗議的民團「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台灣當前的內政困局並非一般民主國家常見的行政立法僵局,而是中共在地協力者對台灣民主體制發動的攻擊。

最新政黨民調藍白崩盤!吳靜怡: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變「腥政治」(圖)
2024-06-03

網絡媒體《信傳媒》5月31日公布政黨民調結果,民進黨支持度為28.6%,國民黨為14.0%、民眾黨為11.3%,民進黨支持度遙遙領先國民黨和民眾黨;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前幕僚、媒體人吳靜怡表示:「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仿佛蚵仔臭掉的海鮮鍋!新政治變成腥政治」。

藍白強推「國會改革法案」惹議 200律師發聲明要立院應接受政院覆議(組圖)
2024-05-31

圖為528反國會擴權集結於立法院外抗議人潮從青島東路、濟南路溢到中山南路兩個車道。圖:經濟民主連合/提供立法院於28日三讀通過由國民黨團以及民眾黨團共推國會改革法案,然而其審議過程充滿瑕疵,不但引起民眾發起青鳥行動,行政院也將針對有違憲法,以及窒礙難行之處向立法院提請覆議。而今(...

台灣藍白狂推的改革「藏了什麼」 他說出真相(圖)
2024-05-26

藍白共推國會改革,掀起了「我藐視國會」爭議,不少年輕人看不下去黑箱過程,決定走上街頭抗議,相關話題持續引發討論。觀察台灣政治多年的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就說出了他對於國會改革的憂心。

滬寧的黑手:立法院擴權背後的中共影響力(圖)
2024-05-26

民主運作除了法律條文外,也仰賴基於民主價值精神建立的議事或憲政慣例。但對中國而言,以表面上未違反法律條文、但實質違背民主精神的手段破壞慣例,無視權力分立原則擴權,即可達成其目標。透過國民黨與民眾黨自甘墮落成為中共棋子,中國將把台灣立法院當成香港立法會一樣,透過破壞各種「慣例」與民主價值,逐步將台灣納入中國控制之下。 我們絕對不能忘記,我們面對的很可能不僅是國民黨與民眾黨,不單只有前科累累的傅崐萁和目空一切、利慾薰心的黃國昌,而是在背後操盤、下指導棋,意圖掌控這一切的王滬寧。

陳嘉宏:藐視國會入法才是藍白最想拿到的「必殺器」
2024-05-24

藐視國會罪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徹底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所謂的「反質詢」、「隱匿資料」、「虛偽答覆」、「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全都是不確定的概念,而其定義還完全由立法院的政治力,諸如「五位立委連署」、「院會決議」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掌握國會多數的一方,就可以任意裁罰被質詢的官員,此與當年《真調會條例》在國會裡創設一個「准司法權」卻遭大法官宣告違憲的案例非常類似。事隔20年,立法院又想扮演這樣的違憲怪獸。

李濠仲:藍白繼續迷信「仇恨政治」就繼續卡關
2024-01-15

無論國民黨欲重返執政,或民眾黨要終結藍綠,主要核心戰略,都不脫「仇恨動員」、「仇恨政治」(國民黨應是更早就從2020年大選開始),他們用以召喚支持的手段,無非反覆重述對手施政留有的民怨,並欲圖升高營造民眾對民進黨的道德反感,再把執政和在野劃分成把持特權的少數,和為受到不公平對待多數的代言。進入選舉中後期,則是以「戰爭與和平」為訴求,至於製造恐懼,向來就是許多國家仇恨動員的典型作風。

杜耀明:台灣民主無形制約 密室交易反悔有理
2023-12-01

這個閉門交易對柯文哲十分有利,但他卻不得不反悔,首先是因為民眾黨不能夠支持,也不可能支持,而沒有組織支持,柯不可能單獨參選,否則同等變節。民主體制下,政黨以政策主張、組織動員、政治選舉來建立實力,而民眾黨草創至今四年,取得國會議席不到5%(5/113席位),縣市長職位八分一(2/16席位),仍處於新生階段,需要繼續通過選舉逐步取得政治認同,鞏固群眾基礎及擴大影響力。

一場藍白拖棚歹戲 意外讓假面柯文哲現形(圖)
2023-11-25

台灣非綠整合談了大半年,最後關頭卻演出讓選民看笑話的鬧劇。整合未成,但愛把公開透明、建立政治文化掛在嘴邊的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卻在這場鬧劇中現出原形,原來柯文哲不過就是搞兩面手法、雙標、沒有誠信的政客,要全民不要被藍綠綁架,難道能相信假面柯文哲?在非綠整合的最後關頭,柯文哲和...

李濠仲:柯文哲兩個弊大於利的操作
2023-11-20

柯文哲「缺乏韌性的退讓」,再又伴隨在支持者面前拭淚,加上近日不斷自我強化了「自己選不贏賴清德」訊息,等於雙重示弱,「徹底痛恨他黨」則是愈加顯現他在一場國家領袖的競爭中,夾雜著濃厚個人和民進黨(新潮流)的情緒私怨。他的「退讓」讓自己的支持者有遭背叛感覺,他的「仇恨民進黨論」,實則也相當程度抵銷了競逐大位者理當的鴻鵠之志,且正因為只想著下架民進黨,遂選擇「退讓」拉抬國民黨,邏輯雖通,卻難免目光短視、胸懷淺薄,這恐怕才是讓支持者為之氣結(難過)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