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袁世凱

袁世凱的房產哪去了(圖)
2025-04-17

廟堂之上,漢臣怎麼蠶食滿清的權力|大清翻車指南-1(圖集)
2025-04-17

有意思的是,歷史還真是給了這麼個「大規模心理測試」。而更弔詭的是,恰恰是滿族的「民族愛國主義」試驗搞出了這麼個結果。可以說大清不亡於「喪權辱國」,而亡於「奮起愛國」,歷史深深的惡意真是鋪面而來。 這次愛國主義實驗,就是著名的「義和團運動」。

辛亥革命之後為何首都不定南京呢?(圖)
2025-01-12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黨人在武昌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引起了全國各地的反應,宣布獨立於清政府。孫中山以大部分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1912年元旦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後,孫中山辭去總統職務,袁世凱接任臨時總統。南北勢...

袁世凱與嚴修(圖)
2024-11-29

辛亥武昌起義,朝廷再次起用袁世凱。得到內閣總理大臣權位的袁世凱,第一個要找的人,就是嚴修,此後又多次相邀,可是,無論袁世凱怎麼勸,嚴修都不肯出山;無論給什麼位置,他都不要。但是在這期間,袁世凱的三個兒子被嚴修帶著出遊歐洲,並由嚴修安排在歐洲留學。也就是說,嚴修不做袁世凱的官,但朋友依舊。 嚴修跟袁世凱一樣,對共和制度不感冒,覺得中國更適合的制度還是君主立憲。

身為民國總統後人 馮鞏家族八成曾遭迫害(圖)
2024-11-11

與袁世凱、黎元洪墓地的命運近似,馮國璋的陵墓也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搗毀,如今蕩然無存。學生們折騰完畢離開後,當地有兩個無知的十七八歲的農村青年,反覆戲耍馮的屍體,繼而用鐮刀剖腹戳屍……後來,馮屍殘骸被親友收集一起埋在附近的一眼枯井裡。毀人墳墓侮辱屍身,罪責不輕啊。馮家人與馮國璋遺體的遭遇,不過是中共做過的惡事中的小小一樁,但卻再一次印證了中共之邪惡。

為袁世凱舉辦國葬 規格不輸慈禧(圖)
2024-11-09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後,袁世凱成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他是北洋政府最高領導人、北洋軍創始人兼領導者。他的葬禮極盡奢華聲勢浩大,規格堪比清朝皇帝。1915年底,袁世凱宣布登基稱帝,改元洪憲。不料社會各界都不答應,紛紛以各種方式反對聲討,尤其是手握兵權的唐繼堯、蔡...

謝絕黃袍加身的軍閥巨頭段祺瑞(圖)
2024-10-08

袁世凱滿口答應,但他兩面討巧,不願背負背叛清廷的惡名,逼宮退位結束帝制的歷史重擔就落到了段祺瑞的肩上。1月26日,湖廣總督、第一軍軍統段祺瑞領銜聯名北方諸軍統兵大員46人,通電全國、宣示中外,要求清廷退位,「立定共和政體」,2月5日,段祺瑞再次聯合軍頭通電逼宮。

因算出袁世凱死期出名 林庚白難逃宿命(圖)
2024-09-24

1941年,來到重慶的林庚白在國民政府中擔任立法委員,他結識了一位當時看相名家陶半梅,陶半梅預言他活不過45歲,並且會死於非命,但若逃往鄉下避難,或許可以躲過這一劫。12月19日下午,出門購買食品的林庚白被附近的日本憲兵發現,遂要求他接受檢查。林庚白很恐懼,反而轉身往家的方向逃跑,日本憲兵當場開槍擊中了他的心臟。如那位看相家所言,林庚白就這樣死於非命,虛歲剛好45歲。

袁世凱朝鮮練兵(圖)
2024-09-06

袁世凱嶄露頭角,是自朝鮮開始的。朝鮮雖為清朝藩屬,但舊中國的政策是放任而不干涉的,對朝鮮來說,直到壬午事變才派吳長慶率海陸軍赴韓,而袁世凱便是隨同吳前往的。這兒先把朝鮮壬午事變的背景敘述一下:朝鮮和日本一樣,都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19世紀末期,日本明治維新,接受西方文化;...

惠虎宇:中華民國法統的建立與破壞
2024-08-30

1910年代左右,中華民國總統孫中山在火車上,周圍有軍警護衛在中國歷史上一個政權在建立和傳承過程中所依據的歷史合法性,中國人稱其為法統。中華民國的法統從根本上來自於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綱領。孫中山推翻滿清的革命行動具有雙重的歷史合法性:一是傳統文化中變革天命的歷史...

早年的袁世凱(圖)
2024-08-16

袁世凱是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人,名世凱,字慰亭,別號容庵。他出生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八月廿日。出世的地方是項城縣北的張營。因有捻軍,袁家遂徙居張營東廿里,築寨聚處,稱為袁寨。袁家在陳州府是一個世家,他的父親袁保中(字受臣)在地方上位列鉅紳,剿辦捻軍期間,籌辦團防,平捻有力;袁...

惠虎宇:以中華傳統史觀論誰是民國國父
2024-08-12

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的最終成功,並不是袁世凱的功勞,歸根溯源是孫中山的功勞。發動這場革命的倡導者是孫中山,從1894年11月24日成立興中會開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不斷積累力量,最終主導了晚清歷史的走向。辛亥革命是孫中山推翻滿清的革命歷程中最高潮的部分,是以孫中山為革命領袖匯集全國革命力量而造就的歷史大潮。孫中山是這股歷史大潮的開創人,而袁世凱只是順從者和助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