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言論自由

25篇被刪的文章 / 2025年
2025-11-11

這是一個由空白組成的線上展覽那連綿的沉默,不可忽視的空缺正凝視著你我

往事和隨想|要允許戶晨風重新開始
2025-11-07

他的拍攝的內容呈現了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其中有些人令人同情,比如那個養老金一個月只有一百多的老人;有些人令人感動,比如那個送錢也只花一點點的街頭女攤主;也有些人令人厭惡,比如那個假裝家裡有病人的騙子。這些內容,如果放在我之前工作過的央視,就叫「新春走基層」,只不過戶晨風一年走到了頭,符合「三貼近」的原則,值得頒一個「優秀新聞工作者」的稱號。

戶晨風遭官媒批 網民:其言論觸及中共軟肋(圖)
2025-11-06

2025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知名網紅戶晨風遭全網銷號。(網路截圖)中共央視11月5日點名敲打知名網紅戶晨風,指其用一系列蘋果VS安卓言論惡意製造社會對立,收割流量牟利。此事引發網絡熱議。11月5日,中共央視新聞在《法治在線》欄目報導稱,戶晨風因蓄意製造蘋果人精英安卓人底層等尖銳...

(被封殺)當污染曝光後,有關部門潛入一個13人的微信群來應對輿情
2025-10-27

文章被刪除的速度快得驚人。一個閱讀量不足一千的帖子,通常不會引起審查系統如此迅速而精準的反應。這種效率暗示著一種高度警覺的監控機制,它並非被動地等待輿情發酵,而是在火星出現的瞬間就已啟動。這並非笨拙的官僚主義延遲,而是一種經過演練的、主動的協議,其目標是在問題成為公眾話題之前,就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就在文章消失前,10個新的用戶通過那個群二維碼,悄無聲息地進入了這個微信群。算上文章作者「堅果兄弟」、他的兩位朋友,群成員的總數不多不少,正好是13人。這個數字本身讓人想起「最後的晚餐」。

唐劍:自由是乾淨的(圖)
2025-10-26

圖為紐約著名景點自由女神像。(戴兵/大紀元)人有沒有傷害別人的自由?如果你的回答是有,你等於同意別人可以剝奪你的自由,這就成了你自己對自己的宣判。如果你的回答是沒有,你就該遵守這個規則,否則法律將剝奪你的自由,這也成了你自己對自己的宣判。合法的自由是一種整體權力,它無法只屬於某一...

(被封殺) 海邊的西塞羅|老西覺得,胡錫進老師說的對
2025-10-17

王小波先生說過,「當代知識分子最大的惡,就是打造關押自己的思想監獄」。我覺得先生這話說的有失偏頗,自己馴化自己、自己牢籠自己、自己愚笨自己的,又何止知識分子。你看那些在網上義憤填膺的敲鍵盤,要人家寧可燒死也要支持xx車、說一點不同觀點就是漢奸賣國賊的人,他們顯然是算不得知識分子的。而牢籠自己的力度卻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當然還有一幫明明自己開著高價洋車卻忽悠粉絲「愛國網紅」,這幫人倒是並不甘於自愚,他們是把胡老師「拍死在沙灘上」的後浪」,人家精著呢。

黃阿狗|我為什麼說不要給這類牲口任何流量(圖)
2025-10-15

剛才,上海乾杯音樂節的組織方bilibili發了公告,宣稱由於不可抗力,原定邀請的德國Kraftwerk樂隊及音樂人左小祖咒,將無法按原計劃參加18號的演出。我在剛知道陣容的時候就馬上預定了去上海看演出的行程,我希望能夠去到發電站老爺子們首次中國大陸表演的現場,2019年曾經在香...

胡錫進受命洗地 嫁禍網民遭抨擊
2025-10-14

胡錫進的這番言論引發了網民熱議,不少網民批評胡錫進是「賊喊抓賊」,認為當今輿論的保守、封閉、倒退恰恰是胡錫進之流曾經活躍的結果,如今卻連胡錫進的聲音也顯得有些激烈(在評論區有網民批評胡錫進為「公知」)。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網民感嘆,到底要達到怎樣的言論管制程度,才能讓胡錫進也發出「不夠自由」的感嘆呢,屬實是有些幽默。

炮轟K字簽證:先實現對內開放,再來談對外開放
2025-10-07

就連人民日報也不得不下場發評論文章對四種聲音進行回應,諷刺的是,其中的三種——「崇洋媚外/移民危機/安全風險」,恰恰都與官方長期的「養蠱為患」有關。例如,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用防火牆隔絕本國民眾與外國人的直接交流,其結果是中文網際網路生態變得越來越封閉保守,中文內容在全球網絡中的占比也越來越低。此外,中共官方媒體長期對印度進行負面宣傳,再加上中印之間存在邊界爭端,使得不少對印度抱有敵意的中國人擔心「K簽證印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