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重慶

誰要命?重慶1000萬人頂高溫核酸,僅有兩例陽性(圖)
2022-08-26

中國西南地區因高溫天氣而造成電力嚴重不足,川渝地區「限電令」再次延長。與此同時,重慶當局嚴令中心城區一千多萬人在酷暑中長時間排隊作核酸檢測,結果僅發現了兩例陽性。

強制賦橙碼做核酸 重慶當局被斥「為所欲為」
2022-08-26

重慶市沙坪垻區公民蔡華施打新冠疫苗後引發不適,三周後死亡。家屬填寫接種異常反應診斷申請書,要求鑑定。(受訪者提供)近日,重慶市正持續受到極端高溫天氣的影響,多地相繼突發山火、農作物因乾旱死亡,數十萬人不同程度受到了災害影響。雪上加霜的是,疫情同時又呈爆發趨勢,22日—...

又有愛國大V說了:重慶山火是美帝的陰謀(組圖)
2022-08-26

周小平是四川人,對重慶並不陌生,極端高溫天氣有可能會導致森林自燃,這樣的常識他應該是懂的。 把山火歸咎美國的陰謀,這樣的話,周小平自己相信嗎?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感覺到很困惑。網絡上的一些自詡「正能量」的反美大V,個個巧舌如簧,能說會道,稱得上是「人精」了,可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陰謀論」,屢屢說一些弱智得近乎腦殘的觀點呢?

酷熱斷電 暴曬下做核酸 重慶人:被逼到極限(圖)
2022-08-26

為了控制每一個人,當局將這些居民每人手機上的健康碼變為橙色。只有在完成COVID測試後,代碼才會變為綠色,這是一種變相封鎖,因為如果沒有綠色碼,人們就失去了行動自由。

重慶強迫一千萬居民冒烈日核酸 結果大跌破眼鏡(圖)
2022-08-26

中國西南地區因高溫天氣而造成電力嚴重不足,川渝地區「限電令」再次延長。與此同時,重慶當局嚴令中心城區一千多萬人在酷暑中長時間排隊作核酸檢測,結果僅發現了兩例陽性。

重慶計程車司機之死(圖)
2022-08-25

大疫三年,眾生皆苦。最苦的則是底層民眾。昨日,一IP屬地為重慶的網友稱:聽到一個很讓人難受的事,一個保全發現一輛計程車停在路邊一直沒動,就報警了,結果警察發現司機已過世多時。聽說他家住沙坪垻,上周怕回家後會變黃碼不能再跑車賺錢,就一直吃住在車上,可能也是為了節約錢,沒客人的時候就...

黑龍江女子穿棉衣下樓做核酸 重慶人看呆(圖)
2022-08-25

近日,有南方網友質疑黑龍江一女子穿棉衣下樓的視頻太誇張,不相信8月份就需要穿棉衣。8月24日,極目新聞了解到,黑龍江多地早晚外出都已經需要穿棉衣,當地人稱8月底穿棉衣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驚訝。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在8月22日黑龍江大慶一個小區內,地上疑似剛下過雨比較濕潤,陰沉的天空...

極端的天氣加上妄為的政府,重慶市民真的太難了(圖)
2022-08-25

近日,重慶市正持續受到極端高溫天氣的影響,多地相繼突發山火、農作物因乾旱死亡,數十萬人不同程度受到了災害影響。然而,重慶的新冠疫情又同時呈爆發趨勢,22日—24日兩天時間內新增44例確診,當地政府因此宣布一項制度創新強制進行全員核酸——將中心城...

重慶北碚山火漫天 四川傳老人熱死悲劇(圖/視頻)
2022-08-25

重慶市北碚縉雲山山火情況連日高溫使重慶北碚縉雲山山火燃燒近72小時,當局雖展開撲救工作,但山火目前仍在延續。此外,四川也傳出有多位老人因為極端高溫而熱死。但總算有最新消息傳出,四川有部分城市周三半夜終於下雨了。黑夜壟罩下濃煙四起,縉雲山的山脊在熊熊火焰中卻清晰可見,重慶北碚區歇馬...

太慘:重慶高溫釀悲劇,老人被熱死手裡還握著…(圖)
2022-08-25

中國重慶市遭熱浪襲擊,接連傳出有中老年人在高溫及停電下中暑喪生的悲劇。其中,一名老奶奶用兒女過年給的紅包買了一台電扇,卻因停電而中暑身亡,被發現時手裡還拿著插頭。

山火中的核酸檢測 重慶「魔幻」一幕引發爭議(組圖)
2022-08-25

微博網友吐槽:「1、連續一個多月的45℃高溫烘烤2、疫情日常反覆以致生活略不規律3、今天全民核酸,排隊的時候前面人還打起來了4、到處山火,今天連小區背後不遠處的山都燒起來了,濃煙滾滾,直指天際……」

高溫 山火 曝人工降雨失敗 重慶民眾拒核酸檢測(圖)
2022-08-24

2021年4月重慶民眾施打疫苗。重慶不僅遭遇高溫,而且疫情也在不斷升溫。當局要求中心城區所有市民8月24日起進行核酸檢測。民眾擔心高溫下在室外做檢測會中暑。8月23日,重慶市疫情新聞發布會稱,24日早上6時起,重慶中心城區所有市民都要進行核酸檢測。中心城區市民的渝康碼將於24日0...

傳重慶民眾集體拒做核酸檢測 矛頭直指「習嫡系」陳敏爾(圖)
2022-08-24

中共二十大即將於今年秋天舉行,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卻和大陸民眾發生尖銳矛盾。推特周三(24日)流出影片,據稱是重慶民眾集體拒絕按當局要求做核酸檢測。由於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被視為習近平的嫡系,事件更加惹來網民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