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曾追求中共黨內左翼反對派的路線,認同「北京之春」里的左派,但在香港卻找不到生根的土壤。而中共對初生不久的反對派撲殺於萌芽之中,也令身在香港的李怡頓失政治及思想同盟。在香港,他似乎只能與右派或自由派結盟。李怡曾傾向成為黨內反對派的歷史,在回憶錄中避而不談,未必是因為覺得這段歷史尷尬見不得人。勉強算來,這方面在回憶錄里也有片言隻語,但在「冷戰—後冷戰」的敘事框架中,這種種片段相互矛盾,難以拼合。
中國此項反制究竟是懲罰美國還是懲罰香港?真讓人百思莫解。至於制裁美國的幾家NGO,是怎樣制裁?不給這些機構的雇員訪港簽證,還是可以用什麼手段阻止這些機構關注香港事務?
愛港力遊行阿叔(左)搶奪社運人士的橫額不成,揮拳打人。左派「梁粉」組織扭盡六壬,發起遊行挽救梁振英,結果演變成公然打記者、當街向展示港英旗的社運人士揮拳、向倒梁人士擲雜物,一場標榜要撐特首、撐政府的行動,變成暴力遊行、給梁振英的黑色笑話。主辦單位稱有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