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劉家駒

【老照片】鮮血凝成的友誼?志願軍任意處決無辜的朝鮮平民!(圖集)
2023-08-20

我意識到已到達安全地帶了。我倆表示了感謝正要走,參謀叫過三班長說:「把帶路的老鄉帶到背靜處去解決了。」我一聽驚恐了,老呂忙轉過身到參謀跟前求情說:「放了他吧,他帶路我們才走出來的。」參謀急迫地命令班長:「帶走!」班長連推帶拉地把他弄到不遠的一個小溝邊,我不敢看……槍聲響了,子彈像穿過我的心臟,我全身發出陣陣的顫抖。

劉家駒:《雪白血紅》蒙難記
2021-10-15

特讓我感動又吃驚的是,張正隆以他樸素的善惡感情,描繪了我們多年不敢觸摸的戰爭中的人性與殘酷。他那橫衝直撞的走筆,打破了我們一直恪守的用階級觀點區分戰爭正義性和非正義性的戒律,對敵我雙方反人性的做法,他都一視同仁地進行譴責。他的初稿讓我看得心都發緊了!更讓人心驚肉跳的是,他花了大篇幅記敘了林彪指揮的"機智"、"果斷"、"冷靜"和"穩健",和林獨特的、像拿破崙一樣痴迷戰爭的個性。他是調動了文學手段在真情地刻畫,把一個頂天立地的統帥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揭秘共軍高層內幕 犯大忌作者被抓後震動國內外 驚人逆轉(組圖)
2018-05-02

中國大陸雜誌《炎黃春秋》原副主編劉家駒曾撰文《〈雪白血紅〉蒙難記》記載了這本書從撰寫到作者被抓的歷史。此書有一些實事求是的描寫,如共軍並非偉大、光榮、正確。如359旅把他們在延安南泥灣種的鴉片,帶到東北做軍費開支等。劉家駒披露讓寫書的是共軍總政,抓人的...

軍旅老作家揭共軍性醜聞 上行下效 志願軍欺騙到殺人
2018-01-06

韓戰爆發後,共軍入朝參戰,「性」聞依然不斷,並開始「國際化」。朝鮮人家的青壯男人大都上了前線,老人婦女就守家種地,一幫駕駛兵就乘虛而入(在朝鮮幾乎所有的志願軍汽車兵都深知此道),他們先從車上取下些食品或日用小百貨之類的,送給房東青年婦女博得歡心,僅一夜間就得手犯事。

彭德懷秘書披露韓戰絕密 作家親歷36天斷糧斷彈死裡求生(組圖)
2017-11-18

1950年秋,中共軍隊開進了為金日成火中取栗的朝鮮戰場。在朝戰中的文化教員,回國後做到《解放軍文藝》副總編,今年7月31日剛剛去世的劉家駒,在他《我經歷過的韓戰》中描述了諸如軍隊糧彈雙斷、搶光老百姓東西、吃戰友死屍等內幕。這場戰爭的殘酷性遠不止讓人析肝...

劉家駒:我在部隊裡的性見聞(圖)
2017-08-04

最不服氣的是張柯崗,我是他的部屬,見面就聽他牢騷滿腹,說毛澤東不要賀子珍找了江青,連組織手續都沒有。鄧小平找的卓琳,是雲南宣威火腿廠老闆的女兒,成分那麼高,自己就批准自己,我們為什麼就該當刀頭肉?

原文 軍旅作家劉家駒絕筆 歷數中共黨史軍史反人類(組圖)
2017-08-03

2017年7月31日,86歲的中國軍旅作家、曾長期擔任「炎黃春秋」副主編的劉家駒去世。 網上資料顯示,劉家駒,《解放軍文藝》資深編輯,《炎黃春秋》原副總編輯,出生於1931年,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副連長、副隊長、副處長。 以上是網絡流傳的劉家駒先生的絕筆信,絕筆信落款時間,應為劉家駒先生出生日期。

軍旅作家劉家駒絕筆控訴中共篡改黨史軍史(圖)
2017-08-03

中共軍旅作家、曾長期擔任『炎黃春秋』副主編、有「董狐筆」之稱的劉家駒臨終留下『千字留言』,指責中共篡改黨史軍史,「我曾渴望領導人中有良知者會向國人作出深刻的懺悔,可嘆的是由期望、失望變成絕望」。

我寫林彪傳的遭遇 舒雲大膽妄為地編造情節
2015-02-28

接受撰寫林彪傳任務,初見監護中的林豆豆1986年春,解放軍出版社《星火燎原》編輯部約我撰寫林彪傳。雖說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要寫一個已定性為叛黨叛國、謀害毛澤東主席的元兇,我筆觸的尺度怎麼把握?編輯部主任王長龍給我消除疑慮,說他們編輯部準備為元帥立傳,不能沒...

《解放軍文藝》原副總編披露:9·13中林彪無罪 圖
2013-07-31

  核心提示:劉家駒:我不甘心碰壁,幾年功夫,通過搜集知情人的眼見耳聞,獲取了大量可信的史實,證明林彪在「九一三」事件中是無罪的。林彪在我心目中已不再是一個十惡不赦謀害毛澤東的罪魁禍首;「林彪反革命集團」根本不存在;《五七一工程紀要》證明了林立果的「小艦...

炎黃春秋刊文 大膽為林彪翻案 周恩來惡對林豆豆
2013-03-22

我寫林彪傳的遭遇 劉家駒 2013年第3期炎黃春秋雜誌 接受撰寫林彪傳任務,初見「監護」中的林豆豆 1986年春,解放軍出版社《星火燎原》編輯部約我撰寫林彪傳。雖說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要寫一個已定性為「叛黨叛國、謀害毛澤東主席...

劉家駒:質疑舒雲的《林豆豆口述》圖
2013-03-08

舒雲走近林彪,是半路出家的,不具有史家的嚴謹,最初出現的錯誤,我是諒解的。她求利心切,在書中大膽妄為地編造情節,又竊走我寫成的資料加以濫用,失去了學者應有的人品和操守,玷污了史學研究真誠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