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東方白

【老照片】中共發行的面額最小的糧票 餵不飽一隻麻雀(圖)
2022-11-08

@正牌瞎溜達:一兩即50克,相當半個窩頭或饅頭,這面額夠小了,卻遠不是最小面額。著名的小面額糧票是上海的滬半兩(25克),可買一根小油條,但它並不是最小,更小的是南京60-63年發放的寧一錢,面額僅5克。5克糧食麻雀都吃不飽,但是人要憑它才能買到一碗豆漿或五分之一根油條。

【老照片】供銷社只是中共控制農村三大合作社之一 你知道另兩個嗎?(圖集)
2022-11-07

供銷社死灰復燃,年輕人並不以為然,因為不了解。供銷社是供銷合作社的簡稱,其實一直存在。合作社作為黨國基本體制構成元素由三個最重要的部分組成:一是農業合作社(生產);二是供銷合作社(商業);三是信用合作社(金融)。三個組成尤其在農村,可謂從經濟上對農民實行了全面、徹底的控制。

【老照片】假裝人畜無害的供銷社 中國面值最小的油票原來這麼用(圖集)
2022-11-06

供銷社現在肯定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讓人聯想到可以增加市場競爭、幫助農民產銷、給流通市場托底,等等,等到基本生活物資開始緊缺時,你才會真切地知道它是個神馬玩意。中國人最大的優點是,只要自己還沒跌進坑裡摔得鼻青臉腫,肯定死不承認前面就是坑,最理解中國人的唯有我D。

【老照片】四通橋得名 和八九六四有很大的關係(圖集)
2022-11-01

四通橋,得名於「四通集團」。四通集團是當時中關村最紅火的企業之一。聯想集團只是小弟。(對,聯想橋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四通集團的創始人萬潤南,是六四運動堅定熱烈的支持者,後被逼遠走海外。四通集團被官方整治,從此步入下坡路。宿命啊……

【老照片】上山下鄉時最有權力的單位 可以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圖集)
2022-10-31

這是1975年開具的一份留城證明書。在那個年代,高中畢業後,無論男生女生,都要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有了這個證,就可以向勞動部門申請一份工作,吃上「國糧」了。這個證落款,是「鷹潭鎮革委會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在那個年代,這個單位權力很大,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老照片】奇葩的收聽敵台罪 居然敵台的名單里沒有美國電台(圖集)
2022-10-30

1983年元月17日,太湖縣警局發布《關於禁止收聽敵台反動廣播的通告》。從通告內容看,屬於敵台的有蘇聯、越南、台灣當局的廣播。那時中美關係友好,通告沒提美國電台。

【老照片】六四後習近平一篇文章 原來他很早就想要錘爆文藝界(圖集)
2022-10-25

六四事件後,習近平發表文章《論文藝與政治的關係》,認為中國政府應嚴格審查藝術界,並強調這與中國的政治穩定脫不開關係。當初那麼多預測他是改革派的是不是沒仔細考古?

【老照片】喜歡毛時代的人看看 當年買一輛自行車需要多少手續(圖集)
2022-10-24

1971年,陝西。榆林地區子洲縣水田灣公社的一份購置自行車的申請報告。整個申請報告及審批流程,中規中矩無懈可擊,堪稱完美。書寫文字工整,行文格式規範,申請理由充分,審批流程無任何不當之處,可以算是文革時期文案起草及處理流程的經典。

【老照片】中共特權:江青不看樣板戲看什麼 鄧小平吃幾分熟牛排?(圖集)
2022-10-23

【中南海總廚程汝明:80年代每天有飛機空運法國牛排供中南海】當時北京機場每天都有飛機從法國運來上好的牛排原料,鄧小平這一批領導人中,很多有在國外生活的經歷,思想開放。鄧小平吃牛排就只要五成熟的。

【老照片】文革被打死的第一個老師居然是土改的狠角色(圖集)
2022-10-19

卞仲耘1947年在華北晉冀魯豫邊區,參與武安縣『土改工作團』進駐十里店。十里店是「土改」時樹立的一個樣板。在此「土改工作隊」組織下,由村委會執行,將四個地主押到河灘上,用石頭砸死,然後扔到河裡沖走。

【老照片】一字之差 暗藏玄機 野心狼窩裡最舒服(圖集)
2022-10-17

革命樣板戲《奇襲白虎團》選段「打敗美帝野心狼」,劇中主人公叫嚴偉才,由國家一級演員宋玉慶扮演。1998年,宋玉慶帶著全家人去了美國,定居在野心狼窩裡。

【老照片】中共對於計劃生育的神邏輯 可以生和必須生的區別(圖集)
2022-10-17

一份「計劃生育指標通知單」。今天年輕朋友看到它會覺得很稀罕嗎?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這類通知單重新問世,不是絕對不可能的。當年若接到這個,會心裡一寬;今後若接到這個,會心裡一緊;當年接到通知單,意味著你可以生;今後接到通知單,意味著你必須生!

【老照片】晚清的新聞自由有多牛?官辦媒體沒市場(圖)
2022-10-11

根據《中國新聞傳播史》的統計,1901年中國的報刊是34種,1902年是46種,1903年是53種,1904年是71種,1905年是85種。到了1906年,清廷開始預備立憲時,達到了113種,一直到清朝覆滅的1911年,報刊種類達到了209種。其中清廷真正的官辦紙媒,尚不足10%。

【老照片】當年如果成功潤了 都要寄出這樣一件小商品給家人報平安(圖)
2022-10-10

那個年代,你逃出去,生死難說,哪怕來到香港,寫信報平安可能會為親友帶來麻煩,所以,如果成功到達、一些順利,安頓下來以後,都是去藥房買某特定品牌日本膏藥(現在還在生產,圖片的是現在的包裝),郵寄回家,不多說什麼。親友收到你寄來這個膏藥.....脫苦海……就明白了。

【老照片】東北農民憶苦思甜 一不小心大實話穿幫了(圖)
2022-10-09

【如果1949年後比之前好,誰懷念民國】正如東北老農:啥叫憶苦思甜?幹部:就是說說過去的苦。老農:(一拍大腿)CTMD,60年餓壞了。幹部:馭馭馭。不是說60年,說解放前地主咋剝削你。老農:(瞪起眼珠子)他敢!一年他不給老子12擔糧,一副皮套子,老子揍他!這不是段子,這是我爹告訴我的,就發生在我們公社,黑龍江省富裕縣塔哈公社。幹部找了半天僱農,整個公社只有一個僱農。因此就讓他去憶苦思甜。

【老照片】鎮反運動是毛親自批示按比例殺人 達不到比例要受懲罰(圖)
2022-10-04

翻一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就可以查到很多毛澤東給各地指定屠殺比例的電文,比如千分之一到三之類,結果,各地軍隊也開展了堪比日軍的殺人比賽運動。鎮壓反革命的時候,他們強調要達到人口比例。誰殺的不夠比例,輕者遭到批評,重者遭到懲罰。反右也是。

【老照片】一翻就會發瘋的一本書 大饑荒最慘時中共囤積海量糧食不發(圖)
2022-10-03

曹長青:該書《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提供了一個以往這方面專著都沒有的信息:在當時中國發生大饑荒,餓死人最多的12個月裡,中國糧食部的記錄顯示,庫存糧仍有887億斤。即使到饑荒最嚴重時,中國仍有403億斤庫存糧,照當時標準,相當於1億4千萬人一年的口糧。

【老照片】史上最牛上訪 一女子打贏官司 告倒一百多位官員(圖)
2022-10-02

餘杭一柔弱女子,其弟蒙冤,毅然選擇從杭州上訪到北京。一路上,她沒被截訪、沒被強姦、沒被神經病、沒被自殺。全國影響最大的報紙連續發表大量報導,持續四年,猛烈抨擊政府官官相護。最終,她不但贏了官司,還扳倒了省長、市長、縣長等一百多位官員。她——就是滿清末年楊乃武的姐姐,楊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