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淡然

「人心若靜,天必護佑」:在這些事上靜到極致,那你很不簡單(組圖)
2022-07-10

01老子說過,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只要讓自己動起來,自然就不會感覺到寒冷。當然,只要靜到了極致,那他自然就不會感受到酷熱。但還是要說,清心靜意,才是這天底下的正道。動,是容易的。而靜,則是艱難的。只不過,人,理應動靜結合,既能夠動如脫兔,也能夠靜如處子,如此才能更好...

莊子,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組圖)
2022-06-04

當欲望之火與無明之思漸起,煩惱便來敲你的心門。當你學會了克制,學會了淡然,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一、欲望滋生煩惱道教中說:貪慾嗔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煩惱不是來自外力而是來自內心,一個人的心不靜、不定,總是得隴望蜀,煩惱便如燎原之火,趁勢而起。痛苦源於比較,煩惱來自不合...

看清,看透,不說破!(組圖)
2022-05-08

01時間,是世上最無情的東西,再深的感情,恩義,情愫,都會因天涯遠隔歲月流失而漸漸淡去。這不是世事炎涼,也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因彼此的喜怒哀樂不能共享,歲月之風和時光之手淡化了心中的你我。再熟的路若不行走也會陌生,再深的情如不呵護也會如煙而逝。緣起緣滅,世事皆無常!不要奢望別人給你...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三句話!(說的很對)(組圖)
2022-03-01

襟懷貴宏大,世俗之功名得失,須看得略平淡些。人這一生,總是一路坎坷,一路憂愁,只有心態平和,淡定從容,方能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一半進,一半退;一半喜,一半寬;一半空,一半滿。如此,我們才能笑對生活,真正的體會到歲月靜好!一、一半進,一半退《...

人生就是一個甦醒的過程!(經典好文)圖集
2021-12-14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甦醒的過程。這個世界層層疊疊地向我們展開,這一刻迷離的面目,下一刻就會清晰,這一刻不能寬恕的人,下一刻就會得到原諒,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實,下一刻就會變得容易理解。三十歲之後,少了些許張狂,多了些許沉穩。不是變得笨拙,不是放棄了掙扎,而是懂得...

中年最好的活法:別忍,別恨,別省,別等(組圖)
2021-11-12

人到中年,我們是自己唯一的擺渡人。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時間的長河裡,你我都是匆匆過客。轉眼間,人生過半。經歷過歡喜,品嘗過悲傷,收穫過圓滿,也有過遺憾。沒有了年輕的衝勁與熱情,但是多了一份成熟,一些淡然。回望半生,逐漸明白。中年人最好的活法是:...

中年如秋,豐富的安靜(組圖)
2021-11-03

生命的真諦不在外界的熙攘,而在心靈的自由。時光荏苒,轉眼半生已過。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春是少年的懵懂,夏是青年的熱烈,秋是中年的安靜。人到了中年,不再醉心於外界的浮華,而是追求內心的充實和豐盈。01中年如秋:時光最好的贈予,是成熟和謙卑。暑去秋來,萬物迎來...

人越來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也不是無奈(圖)
2021-05-18

有個問題很經典: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喜歡沉默?下面有一條回答是:因為有些人無話可說,有些話無人可說。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個人再有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看清一個人,不必拆穿,因為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所以,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無...

不要把你的「苦難」說給別人聽,因為沒有人會在乎(圖集)
2021-04-20

有位讀者來信說:我有一肚子的話,一肚子的委屈,可是我不想跟誰說,只能給你寫信。我不需要你的回覆,也許,我需要的,只是一種傾訴。曾經,我喜歡把自己的苦處跟身邊的朋友說,可是後來我發現,說了之後跟沒說一樣,因為她們根本不會站在我的立場去想事情,而是站在她們自己...

當你陷入生活困境時,不妨讀讀這三個小故事(組圖)
2021-04-08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活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朋友,開心點兒,人間不值得。下面幾個小故事,希望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其一:清晨,砍柴人在山腳碰到了一群放羊人,於是他與他們聊了一天。天黑了,放羊人的羊已經吃飽,而砍柴人兩手空空。人生每個階段的任務都不同,...

內心強大的人有三大特徵 這種人太牛了!(圖)
2018-10-02

孔子曾與弟子談及這世間的制勝之勇,他說:「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為聖人之勇也。」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戰無不勝取決於他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則源於他在深知天命的奧義後,能養成願待時運的耐性,並最終去修得心靜如水的淡然。

人間三千事 淡然一笑間!(組圖)
2018-09-30

人生的路,深一腳,淺一腳,悲傷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疲憊在路上,歡喜也在路上。 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總有一些困難,一些痛苦,需要我們去經受,去承擔。 背著重重的行囊,我們一路都在喘息,何曾在意身邊的風光。 其實,...

得之淡然 失之泰然(圖)
2013-06-17

fotolia 人世間的修行,重在修心。當人心受名利所驅時,人們就會為得到利益而歡樂,也會為失去利益而苦惱。因為「有得必有失」是世間的真理,所以當享受得到的快樂的同時,也在飽受失去的痛苦。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然而,浮生千載,不過大戲一場。「是非成敗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