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新一輪食用油快速漲價「風雨欲來」

進入10月,中國食用油供求趨緊,繼2006年11月及今年6月兩輪快速上漲後,新一輪食用油快速漲價「風雨欲來」:統計顯示,山東生產商壓榨一級花生油的報價已從4月時每噸1.4萬元提至1.8萬元,為歷史最高水平。

  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事實上,在上述兩輪快速上漲之間(即今年的八九兩月),食用油價格曾出現過短暫的穩漲態勢,政府亦在9月下旬出台相關文件,通過補貼和建立健全儲備機制,以期穩定食用油價格。但受國內油料作物大面積減少,以及國際上越來越將油料作物看作生物原料而非傳統農產品的影響,國內食用油供求告急。

  漲價隱憂:油料作物急劇萎縮

  武漢市花橋小區的陳女士稱去年初一桶5公斤裝的金龍魚沙拉油才35元,現在已超過50元,「5月時一家超市推出食用油特價,結果超市都擠爆了,一對老夫妻一次就買了七八桶……」

  而上述搶購情景的背後,是油料作物急劇萎縮的現實。湖北省公安縣孟家溪村農民楊中文算了筆油菜「收支帳」,以每斤油菜籽1.1元計算,忙活半年一畝地也掙不到50元。而那一年的油菜籽收購價僅為0.9元,所以楊中文當時很慶幸自己只在6畝地中種了3畝油菜,「幸虧沒像以前那麼投入,否則成本都掙不回來。如果到11月份還是這樣的價格,我情願把田荒著。」孟家溪鎮農技站站長胡海燕說,過去黃堤村到處都是油菜,2005年1992畝耕地就種了1200多畝油菜,一年之後油菜種植面積已經減少到700畝。

  從黃堤村可窺見2006年油料市場跌入谷底時的慘狀。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所長王漢中經常用「雪崩」來形容當時的食用油產業鏈。他說,2006年我們這些研究油料的人特別悲觀,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的油菜種植面積降幅達到20%,種植面積從1800萬畝下降到1500萬畝,四川安徽、江蘇等沿江油菜種植省份的情況更為嚴峻。

  自給率不足四成

  王漢仲介紹說,隨著中國食用油消費量持續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2001~2002年度國內植物油消費量僅為1454萬噸,而2006~2007年度消費量已經達到了2235萬噸,年均增長8.95%。

  與之相應的是,近兩年由於油料生產效益下降,中國油菜和大豆生產連續下滑,面積和總產都有所下降。統計數字顯示,油菜和大豆總產量從2004年和2005年的1318萬噸和1740萬噸分別下降到2006年、2007年的1270萬噸和1620萬噸,不少專家及基層官員均表示實際總產量可能還要少。

  由此進口難以避免,2006~2007年中國進口了749.5萬噸植物油,並進口了306萬噸大豆,按20%出油率計算,即相當於另進口豆油612.2萬噸。由此推算,進口油料已占中國植物油消費總量的61%。由於國產大豆和花生的相當數量被直接食用,目前國產植物油總量僅有885萬噸左右,自給率僅為39%。

  王漢中指出,像食用油這類大宗農產品的自給率不足40%,這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極為危險,「也許現在還感受不到危險,但從現代營養學來說食用油就像糧食一樣,如果糧食自給率只有40%,是不可想像的。」

  本刊記者了解到,2006年國際菜油價格上漲約40%,國內菜油價格也大幅上漲達44.2%,並帶動了其他植物油和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今年以來國際國內植物油新的一輪漲價風潮又起,近期國內每噸菜油價格已高達9500元,而7月份的價格還在每噸8700元左右,甚至品質最差的棕櫚油,其港口價格已超過每噸7500元,幾近2005年的2倍。

  生物能源聯動食用油價

  自給疲軟帶來的風險不僅是定價權的喪失,更是對食用油安全以及食物安全的重大威脅。王漢中說,「近年來,國際市場隨著生物柴油的迅猛發展,以生物柴油為主的工業用植物油消費快速增長,使得植物油庫存下降明顯,國際上可供中國進口的油料產品日趨緊缺。」

  從2002~2003年度至2006~2007年度,全世界以生物柴油為主的工業用植物油消費從1197萬噸增長到2255萬噸,年均增長22.1%,而同期食用油消費僅年均增長4.5%。2006~2007年度全世界以生物柴油為主的工業用植物油消費量,占到了同期世界植物油總產量的12.7%。工業用植物油消費的快速增長導致國際植物油庫存明顯下降,由2005~2006年度的958萬噸下降到2006~2007年度的832萬噸,降幅為15.1%。

  王漢中說,「這樣一來,一方面導致國際油料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同時還意味著國際上可供中國進口的油料產品將日趨緊缺。最值得關注的是,在國際市場上,生物柴油使油料作物已經脫離了過去農作物的周期性供求規律,價格呈現出與原油市場幾乎一致的長期上漲通道。」比如,今年6月到8月是油菜籽的收穫期,然而市場價格卻反常地出現淡季不淡的特點,相對應的是6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加速上漲。

  目前德國、美國等國家均有詳細的生物柴油國家標準。在「生物柴油」發展最為迅速的德國,該國要求從2007年開始混合4.4%的生物柴油和2%的乙醇,並在2010年將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增加到5.8%;義大利頒布法令規定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各為1%;美國替代燃料中增長最快的產品也是生物柴油,主要的產品形式是混合油,比例為生物柴油20%,普通柴油80%。與此同時,已有多個國外生物柴油生產商準備在國內設廠收購油菜籽。比如奧地利碧路公司已經在江蘇南通即將投產80萬噸的生物柴油加工廠,按照這個產能,它們需要收購菜籽210萬噸左右。這個數量,即使油菜第一大省湖北全省的菜籽產量也無法滿足其需求。

  王漢中擔憂地說,這些外國生物柴油生產商只是把中國當成了原料基地,成品生物柴油直接運回本國,還有資料稱德國拜爾公司計劃今年從中國進口菜油20萬噸,出口使得本已緊張的國內油料供給更加雪上加霜。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1106/6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