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價值連城的極品青花瓷器欣賞






青花花卉紋執壺,高32.1cm,口徑7.5cm,足徑10.7cm

    壺直口,細長頸,折肩,長腹,圈足。頸一側為壺柄,另一側為長方形流,流口呈葫蘆形。壺頸部繪纏枝花,肩部飾蓮瓣紋,腹部飾八面方形開光,每一開光內飾上下兩朵花卉,足部飾卷枝紋。

  明初青花仿伊斯蘭銀、銅器造型者很多,除執壺外,還有折沿盆、花澆、盤座、燭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蘭銀水注。



青花纏枝花卉紋梅瓶,高53.1cm,口徑8cm,足徑16.5cm

    梅瓶小口,圓唇外卷,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肩及足部飾上覆下仰的蓮瓣紋各一周,蓮瓣紋為青花地上繪飾白色輪廓線及圈點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牡丹、菊花、茶花等花卉圖案。肩部自右向左橫書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時期50cm以上的琢器傳世較少,此件梅瓶形體高大,端莊規整,紋飾精美,堪稱明宣德時期大件器物中之精品,體現了宣德時期高度的制瓷技藝。



青花纏枝花天球瓶,高46.1cm,口徑8.9cm,足徑15.2cm

  瓶直口,長頸,碩圓腹,平底。頸部為纏枝蓮紋,繪上仰變形如意頭紋一周,紋內繪花蕾。腹部為纏枝花卉紋飾。素底無釉。

  明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生產的黃金時期,青花瓷作為瓷器生產的主流亦在宣德朝達到了其製作的頂峰。宣德年間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進口鈷料,即所謂「蘇泥勃青」料。因含鐵量高,含錳量低,在適當的火候下,能燒出像藍寶石一樣鮮艷的色澤,且燒成後往往在青花部分會出現有金屬光澤的黑色斑點,形成宣德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徵。這件宣德青花天球瓶的青花色澤與一般宣德青花發色不同,從其發色清淡的呈色效果上看,宣德青花器並不全都使用進口鈷料,也還使用部分國產青料。其紋飾題材以花卉瓜果為主,雲龍海水為輔,構成了四季鮮花竟相開放,四時瓜果同時飄香的獨特風格。石榴花、菊花、蓮花、牡丹、百合、茶花、寶相花、牽牛花、射乾花等較為常見。每件器物多以偶數種類的花卉,通過不同形式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化豐富的花紋裝飾。反映了明代瓷器裝飾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青花海水蕉葉紋尊,明宣德,高15.1cm,口徑16.5cm,足徑10.9cm

    尊廣口,扁圓腹,圈足。通體繪青花紋飾,頸部繪蕉葉紋,腹部繪海水波濤,海水上為如意雲頭紋。足底青花雙圈內有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蕉葉與海水紋是宣德青花瓷器上的常見紋飾。此器紋飾以寫實與圖案化布局相結合,自然而和諧。



青花人物紋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徑15.5cm,足徑4.5cm

    碗撇口,下腹內收,下承以高足。碗內口繪青花雙線,內底中央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繪仕女賞月圖,一童子侍於側,輔以山水樹石,並繪有雲氣紋。足柄上繪松竹梅紋。

  明宣德青花使用進口青料,此種高鐵低錳料在燒成過程中青料易暈散,故所繪紋飾不夠清晰。此碗青色較為淡雅,紋飾比較清晰,實為難得。其雲氣紋用粗、細線勾畫輪廓,此畫法對後世瓷器紋飾亦有影響。明宣德時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紋為題材者較為少見,故此碗為宣德時期人物紋器物的代表作品。



青花纏枝蓮紋瓶,高19.8cm,口徑3.8cm,足徑7.1cm

  瓶直口,圓唇,細長頸,扁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口沿下飾朵梅紋,身部飾纏枝花卉,足牆外飾卷枝紋。口沿下從右至左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器造型樸實,青花明艷,瓶口沿下橫書款者較為少見,是明宣德青花瓷器之佳作。



青花夔龍紋罐,高19cm,口徑15.8cm,足徑13.8cm

  罐直口,鼓腹,內圈足。內外施白釉,外飾青花紋樣。頸與肩部飾如意頭紋。腹部繪2隻首尾相連的夔龍銜花紋。近底處繪一周仰蓮瓣紋。底施白釉,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德青花圖案以線條流暢、紋飾豪放生動著稱。夔龍紋樣用於青花瓷始於宣德朝,至成化時已成為瓷器上的典型圖案,後世亦多延用。宣德時所用青料據明萬曆時王世懋《窺天外乘》和黃一正《事物紺珠》中所記為「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鐵量高,含錳量低,在適度的窯爐氣氛下燒成後能呈現寶石藍般鮮艷的色澤,但由於含鐵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勻的黑色結晶斑點,與艷麗的藍色相互映襯,更增其藝術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澤即具有這一時代特徵。





青花梵文出戟蓋罐,高28.7cm,口徑19.1cm;蓋口徑22cm,底徑24.7cm

  罐直口,平肩,碩腹,下部微向內收,平底,口上有槽,肩部凸起8個長方平面扳手,附圓蓋。胎體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濃艷並有黑疵,以渲染手法描繪紋飾。罐身分層飾海水紋、八寶、藍體檢梵文及蓮瓣紋。罐蓋面飾4朵雲紋,間以五個藍體檢梵文,是佛種子字,蓋之外壁飾海水紋;蓋內頂面蓮瓣紋環圍,九瓣之上各書一藍體檢文字,中央雙線圈內從左至右篆書「大德吉祥場」五字,與罐內底面同樣的五字相對應。

  蓋內九字中,前五字為五方佛中的五佛種子字,後四字分別代表前四佛雙身像中的四女像種子字。罐外壁中間一行梵文為密咒真言,其上下兩層文字相同,代表各方佛雙身像中的女像種子字。此種文字組合圖案被密宗信徒稱為「法曼荼羅」。

  此器在宣德青花中極為少見,其造型、花紋均充滿宗教儀式的含義,當為佛教徒作道場時所用的法器,是景德鎮專為宮廷燒制的佛事用具。



藍釉白花魚蓮紋盤,高4cm,口徑19.2cm,足徑12.7cm

  盤敞口,弧壁,圈足。內外均以寶石藍釉為地,並飾白釉魚蓮紋裝飾。盤心在白色圈欄內繪蓮池游魚圖,兩尾游魚潛游於飄浮的水草與盛開的蓮花之間,外壁亦繪蓮池游魚紋,荷蓮與游魚規則地相間排列。足內施白釉,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盤器型規整,胎體厚重,藍釉厚潤瑩亮,白釉魚蓮紋刻畫得精美生動,既有天然意趣,又富裝飾美感。魚紋是我國傳統的工藝裝飾題材,由於「魚」「余」諧音,因而民間有「連年有餘(魚)」、「寶貴有餘」等吉語。





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高45.3cm,口徑7.8cm,足徑14.5cm

  瓶圓口,口邊微外侈,長頸自上而下漸闊,扁圓式腹,橢圓形淺圈足。通體青花為飾,瓶口及頸部繪卷草紋和纏枝蓮紋各一周。腹部為青花留白海水龍紋,一條矯健威猛的白龍在蒼茫無際的大海中遨遊,白龍回首曲體,鬚髮飄揚,四肢伸張,呼之欲出。青白相間的波濤上下翻滾,洶湧澎湃,又見點點黑斑,大有鋪天蓋地、水珠激濺、迎面而來之感。尤其是以青花點白龍雙睛,愈顯神采。

  宣德時期,有「諸料悉備,青花為貴」之說。此瓶的裝飾過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狀工具勾劃龍紋輪廓及龍之雙目、冠發、厚唇、牙齒、爪趾、鱗等細部,然後在龍身周圍用青花料滿繪波濤洶湧的海水並施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

  史載,宣德時青花多用鄭和從西洋帶回的「蘇泥勃青」鈷料,呈色深艷明亮,如藍寶石一般,線條間往往有暈散現象,有如水墨畫的墨暈,加上錯落有致的黑色斑點,使畫面產生了非同凡響的藝術效果。

責任編輯: 李冬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331/8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