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為何《拆彈部隊》打敗《阿凡達》?

—左右逢源的《拆彈部隊》/西風獨自涼


     (http://tw.aboluowang.com http://tw.aboluowang.com)


    在好萊塢,與犧牲精神、「美國夢」並駕齊驅,甚至更為深厚和強勁的傳統「主旋律」,就是反戰、反權威和反強權。1929年,第一界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即授予了反戰影片《翼》;1931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西線無戰事》奪得第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標誌著反戰片的藝術水準邁向了一個高峰。
    
    歷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戰爭片,以反戰或反法西斯(強權)題材居多,如《卡薩布蘭卡》、《巴頓將軍》、《獵鹿人》、《野戰排》、《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勇敢的心》等經典之作。反思戰爭的危害,探討人性以及目的與手段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表達對主流價值的深刻懷疑,已然成為歐美藝術電影的主流,這既是歐美學院派和評論界被所謂的左翼力量把持的現實,也是容忍對自己的批評和冒犯,彰顯「糾偏」、政治正確、藝術品味的客觀需要。
    
    《阿凡達》在代表大眾趣味的第67屆金球獎風頭出盡,而票房慘敗的《拆彈部隊》則奪得無數影評人的大獎。本界奧斯卡獎的5777名評委,大多從事導演、製片人、演員、專欄作家等職業,與普通觀眾的欣賞口味自然有所不同。
    
    《拆彈部隊》的片頭字幕打出了《紐約時報》記者克里斯·赫奇斯的名言:「戰爭本身就是毒品。」將反戰主旨和盤托出,同時,避免深入討論戰爭是否正義:一邊是炸彈,一邊是拆卸;一半是戰爭導致的創傷,一半是奮不顧身的拯救。與其說這是影片主題上的曖昧,不如說導演是在刻意左右逢源。
    
    在死亡的陰影下,拆彈專家雖有面對人體炸彈的無奈,但更多地是體驗到了一種如履薄冰、在刀尖上舞蹈的快感,沉溺其中,難以自拔,以致無法適應和享受安寧、平靜的生活,惟有抱著拯救更多生命的信念重返戰場,在恐懼和彈片橫飛的環境中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就藝術質量而言,《拆彈部隊》還不足以與同類題材的《全金屬外殼》或《現代啟示錄》相提並論,但它揭示了「享受」戰爭比恐懼戰爭還要可怕,「美國夢」被戰爭這種毒品侵蝕得面目全非。如畢格羅所言:「有時候(戰爭的)危險好比是會上癮的毒品,讓你欲罷不能。」
    
    之所以不喜歡《拆彈部隊》,就是因為它「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既要肯定軍人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又恨不得在字幕上打出:我渾身上下都反戰,我全家政治正確!反戰是歐美電影主流中的主流,連獨立電影要拍出伊拉克戰爭的功與罪,想看看伊拉克老百姓過得更好還是更糟,都已是一種奢望。
    
    戰爭除了血、眼淚和恐懼,絕非只剩毒品那麼簡單:在暗無天日的暴政下忍辱偷生,還是寧可「經歷文明之痛苦」(《十月圍城》)?在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的伊拉克民眾,甘冒恐怖襲擊的危險踴躍投票,實際上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讀者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311/1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