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在不正常里 把自己治好

國慶假期我從北京回到老家雲南,記錄了一些所見所聞:

第一則:

那天和朋友聊天,她說:「我今早竟然忘記戴口罩,感覺快要把自己治好了。」這是我最近所聽最有分量的話,把自己治好,就是把自己從不正常的里解救出來,在解救之前,需要意識到什麼是「不正常」。

從北京機場出發的早上,進航廈需要掃碼量體溫出示48h核酸檢測,過了安檢,想去登機門前的便利店買個麵包,還沒進門,店員大喊:「掃碼量體溫再進!」莫名其妙,我如果沒有掃碼量體溫,是怎麼進機場的?再掃再量的意義是什麼?滾他媽,寧願不吃,扭頭就走。

沒走幾步,看到登機門前有一個小屋,寫著是「機場急救室」,穿白袍的人坐著裡面玩手機,門口立著牌子,「進入急救室前,請主動測量體溫,主動掃碼登記,主動出示健康碼」,什麼人需要用到機場急救?無非情況危險,在急救室門口出這種規定,是想救還是不想救?

排隊登機,必須要手上噴消毒液,我一手拿著書,一手提著包,對噴藥的人說「我不太方便,先不用了,謝謝」,她說「這是規定」,我徑直往前,她追上來,硬要噴上。

等上了飛機,三個小時行程,我戴口罩有點悶,摘下來沒喘幾口氣,乘務員就跑過來讓戴好,好像一直在監視我一樣,過一陣,發飛機餐,所有人摘了口罩吃東西,好像又是理所當然。

人太容易被規訓,太容易把不正常變成正常,大家都說想要回歸正常的生活,但什麼是正常的生活呢?新冠爆發之前的生活是正常生活嗎?還是說,我們當下經歷的種種「不正常」,都早已埋藏在過往自以為的「正常」里,正是因為我們以為過往的生活就是「正常」,才導致了當下的種種「不正常」?

第二則:

回到老家縣城,滿街人都沒戴口罩,仿佛來到另一個世界,神清氣爽。發朋友圈感嘆,很多朋友驚訝:「是哪裡?怎麼還有這種地方?」不用戴口罩的地方仿佛都成了世外桃源。

第三則:

回來沒多久,昆明有新增感染,連帶我們縣城也開始防範,那天和弟弟去做核酸,他說:「我們老師說做核酸是免費的。」我跟他解釋為什麼看著免費其實不是免費,當我用方言說出「納稅人,財政分配,權利義務」這些詞時,周圍排隊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意識到,這些詞在方言裡,是陌生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我只知道我不知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1/181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