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項運動既不傷膝蓋又能帶來快樂

護膝又減肥的運動——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被稱為「黃金有氧運動」,是對膝蓋比較友好的運動之一。研究發現,騎自行車以及(更加易於控制的)功率自行車訓練對於改善關節病非常有效。

對於膝骨關節炎患者而言,相應訓練的主要效益在於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科學研究已經表明,股四頭肌的無力會加速關節磨損,而這正是騎車時主要使用和鍛鍊的肌肉。

長期騎行能激活腿部、臀部肌肉,強有力的肌肉不僅能避免運動中受到損傷,也會對骨關節起到支持保護作用,並延緩關節退變、老化。

騎行讓我們更快樂

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刊發的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研究團隊在記錄的75項運動中發現,在對抗抑鬱和焦慮等精神問題上,團隊運動的幫助是最大的,其次是騎自行車。

騎行就是在通勤、轉悠和看風景的過程中順帶鍛鍊,運動和生活融為一體,不刻意不痛苦,不用待在密閉的空間,這是其他運動所實現不了的。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掌握正確的騎行方式,才能護膝不傷膝。

正確騎行姿勢

騎行時,身體稍前傾,兩臂伸直,腹部收緊,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膝、髖關節保持協調,注意把握騎行節奏。

1.騎行前調整好座椅高度,這直接關係到你的膝蓋健康。

騎車時,膝關節在反覆做屈伸運動,如果車座太低,膝關節屈曲角度越大,膝蓋處所承受的壓力也越大,對軟骨的磨損也越厲害。而車座太高,可能引起膝關節後方大腿肌肉疼痛,或者膝關節外側肌肉疼痛。

車座高度以腳跟踩踏到踏板上,腿剛好能伸直為宜,這樣可保證騎車時不會過分屈膝或踮腳,且有利於發力。

2.騎車前要熱身,放鬆肌肉,避免突然發力導致的肌肉、軟骨、肌腱等組織損傷。騎行結束後也要記得拉伸,否則長時間運動會造成乳酸堆積,帶來肌肉酸痛感和僵硬。

3.騎行時安全第一,記得佩戴頭盔、手套等保護裝備,尤其是長途騎行。騎車鍛鍊身體應儘量選擇平穩路段,減少爬坡地方。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癲癇患者以及孕婦都不適合騎車。

騎自行車不應該是一件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如果騎行後出現四肢關節或頸腰背部不適等相關健康問題,要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治和評估。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骨科大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6/189025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