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中國古建築馬頭牆的玄機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等等,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

明代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記》中記載。徽州地形逼仄、屋宇連綿,且多為木質結構,各地火患頻繁損失慘重。相傳當時的徽州知府何歆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每五戶人家組成一伍,共同出資,用磚砌成「火牆」阻止火勢蔓延的辦法,並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強制推行。這種「火牆」處於相連房屋的隔牆之間,因形狀酷似馬頭高高聳立,故稱「馬頭牆」,也叫「封火牆」。

牆頭高出於屋頂,隨屋頂坡度層次跌落,以斜坡長度定位若干檔,牆頂挑排檐磚,上覆以小青瓦,並在每隻垛頭頂端安裝博風板,其上安裝座頭(馬頭)。以黑白為其主色調,以高大為其主形態,以精緻為其主格調,彰顯出其明朗而古樸、大方而雅致的風格;彰顯出其明朗而古樸、大方而雅致的風格;表達出其高昂而進取、奮發而不屈的志向;勾勒出細緻而精心、求異而創新的心態。

馬頭牆牆頭都高出於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牆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採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也可稱為一疊式、兩疊式、三疊式、四疊式,通常三階、四階更常見,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檐,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

馬頭牆的構造為,隨屋面坡度層層迭落,以斜坡長度定為若干檔,牆頂挑三線排檐磚,上覆以小青瓦,並在每隻垛頭頂端安裝搏風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種蘇樣「座頭」(「馬頭」),有「鵲尾式」、「印鬥式」、「坐吻式」等數種。「鵲尾式」即雕鑿一似喜鵲尾巴的磚做為座頭;「印鬥式」即由窯燒制有「田」字紋的形似方鬥之磚,但在印鬥托的處理上又有「坐鬥」與「挑鬥」兩種做法;「坐吻式」是由窯燒「吻獸」構件安在座頭上,常見有哺雞、鰲魚、天狗等獸類。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視房主的愛好、財富、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異。

馬頭牆的功能

雖然人們常說,建築是空間藝術,但一棟建築物的存在,首先還是在於它的實用價值、實用功能。因此,我們在探討馬頭牆的功能時,也還是先探討它的實用功能。

古時房屋多用木材造成,加上房屋修建密集,所以一旦發生火災,所建宅屋大多彼此相連,一家失火往往殃及鄰里,就會像森林大火一樣蔓延開來,「火燒連營」,損失慘重。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防止火勢蔓延。當火災發生時,人們就用竹竿把馬頭牆上的瓦片推掉,讓火勢衝上天空。同時由於馬頭牆內一側被大火燒烤會向里傾倒,馬頭牆內部的沙土和磚塊此時可以起到抑制火勢、降低險情的作用。馬頭牆與馬頭牆之間的通道又稱水道,在火災發生時可便於運輸水源滅火。

馬頭牆一般可高出屋頂數尺,一方面能有效阻擋冬季寒風直接灌入屋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風防寒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為徽派建築採用的是小青瓦,體積小、重量輕,所以馬頭牆可以有效擋住大風吹翻屋瓦,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建築。

除了馬頭牆以外,徽州民宅的另一大特點是每座宅院內至少有一個天井,起到通風採光的作用,還具有匯集雨水、產生「四水歸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風水效應。而聳立在天井周圍的高高的馬頭牆與其相配,則組成了一個向上的豎直通道。這個豎直通道在酷暑炎夏之際,可產生類似的「風洞效應」,促使冷熱空氣的對流,從而起到防暑降溫之效果。另外,馬頭牆是空心牆,中間夾有大量沙土,其隔溫效果比一般實心磚牆好得多。

防音功能即隔音作用。而徽州民居則多是一家一戶、相對人少的客觀因素以外,主要是兩者的建築結構差異造成的。

防盜功能所謂防盜功能並不是馬頭牆原本設計、建造時考慮的因素。但從馬頭牆的構造與實際應用效果來考察,馬頭牆的高大聳立讓「梁上君子」型盜賊難以逾越,減少盜賊光臨的機會;

防雷功能,「馬頭」高昂,特別是頭尖部位與現代建築中避雷針原理相似。雷毀馬頭,主體建築則完好無損。

美化功能,錯落有致,黑白輝映的馬頭牆,也會使人得到一種明朗素雅和層次分明的韻律美的享受。

馬頭牆的寓意

馬在眾多的動物中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吉祥物,中國古代「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成語,顯現出人們對馬的崇拜與喜愛,而古徽州建築設計師們將封火牆稱之為「馬頭牆」的寓意也許就在於此。徽派民居中高大封閉的牆體,因為馬頭牆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靜止、呆板的牆體,因為有了馬頭牆,從而顯出一種動態的美感。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使人視覺上產生一種「萬馬奔騰」的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與興旺發達。

村落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古樸淡雅、高大明朗的馬頭牆,猶如一匹匹奔騰的駿馬,讓本該呆板、冰涼的牆體充滿活力,盡顯動態美。一系列由馬頭牆牆脊黑瓦強化的水平線所構成的軌跡,它們交叉、跌宕、轉折、並進,反映出徽州地形的起伏、河流的蜿蜒,讓徽州建築在整個山清水秀自然美景的映襯下,繁中有序,充滿韻律感,更加凸顯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歷史百家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7/192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