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面對孩子的為什麼,巧用優勢教養激發孩子的潛動力

下午的時候,陪孩子在樓下玩,孩子很喜歡各種小昆蟲,這不,正拿著一隻小蝸牛和我討論呢:媽媽,你說蝸牛頭上這兩個觸首,那個是它的眼睛啊?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這個媽媽還真不知道呢。那媽媽,你知道蝸牛是怎麼吃東西的嗎?

我把那隻小蝸牛拿過來,翻來覆去的看,都沒有看到蝸牛的嘴,我搖了搖頭。看到孩子有點失望的眼神,我突然間想起來:媽媽昨天給你買的一套《動物小百科》不是到了嗎?等會兒我們回到家裡,在書上查一下吧。嗯。孩子高興地點了點頭,又開始看小蝸牛吃東西了。

等孩子玩夠了,我們回到家的時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出來那本《動物小百科》,還有模有樣的對著我讀起來:蝸牛是腹足綱的軟體動物……它的眼睛長在上面的兩個觸角的頂端……蝸牛的嘴巴里有兩萬四千顆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什麼?這個小小的蝸牛竟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牙齒?我有點不相信,然後和孩子一起看了起來。

最後,孩子對我說: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逐步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上進心。

這是最基本的一點,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家長,尤其是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知道的,能夠幫助孩子解決的,就要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給孩子講解;我們不知道的,也要坦誠的告訴孩子: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是我們可以去尋找答案。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就像大海一樣,我們每一個人所知道的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遇到我們不會的問題,是很正常的。

在這本《優勢教養》中,教給了我們家長如何去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利用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從而達到改變孩子的目的。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

當孩子向我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的時候,我們可以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的欣賞:你總是這樣的善於發現問題、你真是一個喜歡探索的好孩子、這個問題我怎麼沒有想到呢?你真棒!

當孩子對我們提問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通過一些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尋找答案。

記得孫儷曾經發過一個微博,上面寫道在一個月前,從朋友家的農場裡拿回來一些雞蛋,但是這個時候,家裡的小朋友就想看看這些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來、對於孩子的這個要求,孫儷並沒有否定,而是找來了一個孵蛋器,把這些雞蛋放在上面,進行孵化,結果竟然真的孵出了小雞。

我想在這個孵化的過程中,等等和小花一定是非常的認真的觀察,並且小心翼翼的對待這些雞蛋,期待小雞出生的那一刻。

而當小雞出生後,孩子又機智的替孫儷想辦法該如何處置,那就是把這些雞寶寶送回它們出生的農場。

這就是一個鼓勵孩子尋找答案,並且支持孩子尋找答案的最佳案例。

我們肯定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且鼓勵孩子積極的去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孩子支持和幫助,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之後,肯定孩子為此所作出的努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享受到了快樂,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那麼孩子就會經常用這種方式去獲取知識,願意用這種方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感知未知的世界,探索秘密。

這三點往復循環,不斷地激勵孩子,既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更能提升孩子對自我的認知。

孩子獲取知識的最直接、最廣闊的來源就是書籍,所以家長在孩子對書籍方面的要求,不要吝嗇。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書籍買了也沒有用。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孩子讀書的好習慣是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的,也需要堅持。

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對繪本、故事書、童話書等書籍產生興趣,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無論孩子喜歡讀什麼樣的書籍,家長都不要過於干涉,因為過多的干涉會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

等到孩子大一些了,我們再針對性的給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比如孩子在學習中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家裡的書籍找不到答案,我們就可以順勢引導孩子閱讀相關的書籍,來尋找答案。

我家孩子平時也很喜歡看繪本,最近他在學一篇課文《蘆花鞋》,這篇課文選自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他對青銅這個人物形象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特別想了解,於是我就給他買了一本《青銅葵花》,一拿到書,他就沉迷其中看了起來,還和我討論青銅是怎麼變成啞巴的?青銅一家為什麼會收養葵花?青銅為什麼會追趕嘎魚家的鴨子?

所以

這句話就告訴了我們家長,孩子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也是喜歡探索的。而孩子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尋找答案,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在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獨立的思考、判斷、確定方向、尋求幫助、與他人合作等。

這才是我們家長對孩子最終的期望,也是孩子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所以當孩子再次向我們提問的時候,我們可以微笑著回答孩子:讓我們一起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以此詩與各位家長共勉,讓我們拿起書本,和孩子一起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吧,這樣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拓寬我們的視野,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激發孩子的內心潛動力。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安全教育漫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04/193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