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碧桂園全面收縮:退出雪梨撤離英國,拋售國內外優質資產

上海碧桂園中心的碧桂園標識。(2023年8月9日)
上海碧桂園中心的碧桂園標識。(2023年8月9日)

中國大型房企碧桂園迫於債務壓力再次拋售海外資產。路透社周三(1月31日)報導說,碧桂園已經將其在東倫敦的一處地產開發項目掛牌出售,該項目的價值為4.5億英鎊,約5.7億美元。

路透社說,碧桂園旗下的大型地產公司Risland在英國的分公司已經指定倫敦地產經紀公司萊坊集團(Knight Frank)負責碧桂園這個項目出售事宜。

碧桂園負債1.4萬多億元人民幣,僅次於已經宣布破產的中國最大的地產公司恆大集團的2.24萬億元債務。去年十月碧桂園因一筆總額達110億美元的境外債券的債息未能按時支付而構成了債務違約,成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債務違約案例。

為了回籠資金償還債務,碧桂園開始了新一波拋售國內外資產的行動。今年1月26日,碧桂園拋售了它在澳大利亞雪梨附近的一個地產開發項目,徹底退出了澳大利亞。該項目的交易金額為2.4億澳元(約合1.57億美元)。

這次在英國出售的地產開發項目的名稱為「艾爾莎碼頭」(Ailsa Wharf)。據中國媒體報導,該項目規劃建築952套住宅,總價值約4.5億英鎊。

碧桂園在2018年聯合香港證券公司結好控股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了位於東倫敦Ailsa大街的這塊地皮。這塊地皮總面積為6.2英畝,計劃建築13棟公寓樓,每棟樓高在3至17層之間,其中包括785套住宅和辦公大樓面積。項目預計2021年完工。但在施工過程中因發現地下排水管道穿過這塊地,項目被迫延期並重新進行設計。

另外,還有媒體報導說,碧桂園最近已經將其在廣州的五個地產項目掛牌轉讓,其中包括知名的鳳凰城酒店、碧桂園中心、五星級酒店、甲級辦公大樓和高檔公寓樓等。這些建築被媒體形容為「地理位置優越」「功能齊全」的優質資產。

碧桂園這一波大拍賣操作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它也暴露了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局面嚴峻的程度超過人們的預料。這些地標性建築體現了碧桂園當年的實力和抱負。但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之下,像碧桂園這樣曾經實力雄厚的行業標杆如今也不得不將自己的優質資產一個接一個拋售出去。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惠妍1月15日在公司年會上指出,市場沒有像預期那樣得到恢復,目前還處於自我修復的過程之中。她對今年市場走勢的估計是依然在「低位徘徊」。

碧桂園今年的工作重點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回籠資金,落實中國政府最關注的「保交樓」。所謂保交樓就是確保爛尾樓能夠完成,並交付給已經付款的業主手裡,從而避免他們採取集體行動「斷供」,走上街頭鬧事,引起中共最害怕的社會動盪。

去年,碧桂園累計交付60多萬套房屋,今年預計交付量為48萬多套。

碧桂園在去年年底發布公告,包括楊惠妍、莫斌等集團高官都主動提出降低薪酬,集團還決定取消高管配車,對車輛使用實行集中管控,降低成本。高管的體檢報銷和免費食堂等待遇也均予取消。全集團行政費用開銷均按歸零原則,非必要不支出。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1/201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