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唐朝髮型若現代人用,個個都是「非主流」,髮髻竟能梳幾十厘米高

「審美觀」是從審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審美觀是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識形態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會集團的人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可以說,審美觀具有時代性、民族性、人類共同性,在階級社會具有階級性。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也是人類積極生活的顯現,更是客觀事物在人們心目中引起的愉悅的情感。

在唐人的審美觀中,胖姑娘顯然比瘦姑娘更受歡迎。當時的人,均以「豐肥濃麗、熱烈放姿」為美,而楊玉環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我們知道,髮型是影響「顏值」的重要因素。那麼,唐代的胖姑娘們會留怎樣的髮型呢?

根據流傳下來的仕女圖和歷史文獻我們可知,當時的美人常用的髮型多達數十種。有:倭墮髻、螺髻、反綰髻、半翻髻、驚鵠髻、愁來髻、百合髻、雙鬟望仙髻、拋家髻、烏蠻髻、盤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叢髻、回鶻髻、歸順髻、鬧掃妝髻、樂游髻、叢梳百葉髻、雙掛髻、雙平髻、球形髻、扁形髻、墮馬髻、高髻、低髻、鳳髻、小髻、側髻、囚髻、偏髻、花髻、雲髻、雙髻、寶髻、飛髻等,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那麼,哪種髮型是最受歡迎的呢?

無疑是「高髻」了。唐初長安的姑娘們大多留高髻,連高祖李淵都有些疑惑不解。他詢問身邊的秘書丞令狐德棻,問為何長安的女人都喜歡留高髻,令狐德棻解釋道:「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高髻能夠讓人的脖頸伸直、胸膛挺拔、腰部端正,盡顯體態雍容。」

然而,我們知道想要梳高髻,「發量」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女性或頭髮稀疏,或頭髮較短,既沒有一頭烏黑茂密的秀髮,也無法「長髮及腰」,那麼,她們該怎麼留高髻這種髮型呢?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義髻。

根據文獻的記載,中唐時期長安城的商人會在東北地區和朝鮮購買長發。買這些頭髮來做什麼?就是製作假髮,也就是義髻。

義髻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漢代。

漢朝時期的女人會用木頭、紙或布製作巾幗,用來解決頭髮稀疏的問題。到了唐朝,毛髮編織的工藝逐漸完善,於是,廣大愛美女性便迎來了義髻這一福音。元稹的《追昔游》裡有這樣一句「義梳叢髻舞曹婆」,這裡說的就是義髻。據說楊貴妃的高髻便不是自己的頭髮梳成的,而是義髻的功勞。安史之亂爆發後,逃亡途中貴妃丟棄了大量義髻,以至於「花鈿委地無人收」。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人使用假髮的方式和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

都是先把自己的頭髮梳起,聚攏在頭頂上,然後再套上義髻。只不過,現代人會用發卡、皮套固定假髮,古人固定義髻時只需使用髮簪即可。

唐朝的假髮十分逼真,形狀固定,能夠輕鬆滿足女子梳高髻的需求,一次性成型。但如果某姑娘頭髮烏黑濃密,又「長髮及腰」,無需義髻的幫助,又如何梳高髻呢?多半要藉助一些支撐物。畢竟,高髻的高度約在一尺左右。唐朝時期的一尺,約相當於現在的三十公分。將頭髮梳高三十公分可是一項技術活,而當時又沒有髮膠這種輔助物(即便有髮膠也很難讓頭髮撐起三十公分高)。

由於史料中並無相關記載,博物館中又看不到相關的實物,所以接下來的部分皆為筆者的猜測。

當時的女孩們,一定會用到一些輔助物支撐頭髮,將一頭秀髮固定在頭頂。畢竟,高髻的誘惑力實在太大,既能體現出女孩雍容華貴的儀態,又能吸引儀表堂堂的公子哥。「玉蟬金雀三層插,翠髻高叢綠鬢虛」,一首《宮詞》已充分說明高髻對於女子形象的重要性了。沒有高髻,女孩子的「顏值」就要扣分。所以,為了能向外人展現一頭高髻,唐朝的女孩們勢必要無所不用其極。

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圖》裡,我們便能看到其中的五個女子所梳的髮型皆為高髻。《簪花仕女圖》,是唐朝畫家周防的得意之作,亦有一種說法是此圖創作於五代時期。可即便《簪花仕女圖》是五代時期的作品,也足可說明高髻在當時的流行。這幅圖所用到的技法相對樸實,寫實的筆法充分展現出唐代女性穿著、髮式的特點,可信度比較高。

這種高髻在唐朝還有另一種叫法,即為峨髻。根據古漢語釋義,峨是用來形容山脈高遠的。將高髻比作峨髻,真可謂十分貼切。

可以想像的是,倘若現代人穿越到唐朝,一定會為滿大街的高髻嘆為觀止,甚至會被驚掉下巴。畢竟,在今時今日的大街上,敢把髮髻梳幾十厘米高的姑娘足可稱得上是「非主流」了。

參考資料:

【《唐代髮型考》、《簪花仕女圖》】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山川文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27/202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