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北京有一座小小古寺,為何卻有武警24小時站崗

北京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刻意抬高潭柘寺,而是在歷史的傳承中,潭柘寺的興建確實比北京城的歷史要早。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懷帝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古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南部的潭柘山麓上的寶聖母峰南側,是北京有記載以來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寺廟。

寺內占地僅0.025平方公里,寺外占地1.12平方公里,加上周圍統歸寺廟管轄的山林,總面積也僅僅只有1.21平方公里。

寺內建築依山勢而建,整體北高南低,可以分為中路、東路、西路和塔院等四大部分,這四部分核心建築群擁有各種各樣的殿、閣,就單單拿塔院來說,其中就有金、元、明、清各代不同形制的僧塔七十多座。

在國內眾多寺廟之中,潭柘寺的規模並算不上大,但是就它在國內寺廟中的地位而言,卻無人敢小瞧它的存在。

置身其中彷佛來了一場穿越之旅,古色古香的韻味,著實令墮胎連忘返,只是讓很多都無法想像的是,這座寺廟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有武警24小時站崗守護。

那麼潭柘寺究竟有何特殊背景,為何會受到如此高規格的保護?

歷史傳承

晉懷帝統治時期,八王之亂的陰影一直未曾消散,為皇帝駐守北疆的王郡都督,在這次叛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了晉懷帝的高度讚賞。

只是皇帝的恩賜還沒有下達,王郡的愛妻便因病離世,將愛妻安葬於八寶山上的一處幽靜之地後,為了緬懷愛妻和為國家祈求福澤,便根據晉懷帝的年號,在京西之地建了一座寺廟,取名為嘉福寺。

青山不改,福運綿長,在歲月的洗禮中,嘉福寺一直矗立在潭柘山麓,走過了四百年的風霜。

武則天登基稱帝後,佛教的發展又到了一個峰值,畢竟武則天信佛,手底下自然不缺投其所好之人,興建佛寺則成為了當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華嚴和尚曾在嘉福寺中修行,只是由於年份久遠而失修早已破敗不堪,他借著天下瀰漫著的這股風氣,立即上書請求重建嘉福寺。

武則天倒也沒有遲疑,立即將大筆一揮撥了重金重建,寺廟修好之後,華嚴和尚將其更名為龍泉寺。

時間一晃又過了四百多年,金熙宗為了向天下表明自己對中原文化的接受,親自去潭柘寺上香禮佛,再次撥款對其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並將其更改為大萬壽寺。

在此之後的五百餘年,潭柘寺一直備受統治者的重視,期間多次重修和更名,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即位。

由於潭柘寺在歷史上有很多皇帝親自到訪禮佛,康熙皇帝覺得無論如何也得去一趟,便欣然前往,只是此時潭柘寺也已經破舊,他便命人大規模重修。

在此之後,潭柘寺便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皇家寺院。

寶鍋石魚

潭柘寺成了皇家寺院之後,寺廟中也迎來了很多珍稀的寶物,清朝皇帝們也時不時就會帶著賞賜之物前往。

久而久之,寺廟中就擁有了相當多價值連城的文物,雖然歷經戰亂,但潭柘寺卻得以倖存,就連寺中的建築也大多是明清時期遺留的真跡。

所以,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潭柘寺就是一個蘊含無數珍寶的巨型文物。

歷經民國的戰亂後,一些不法分子便盯上了寺廟中的文物,盜竊等惡劣事件時常發生,這使得潭柘寺損失慘重。

而要說潭柘寺中著名的文物,自然當屬寶鍋和石魚。

在潭柘寺天王殿的門口有一口銅鍋,直徑多達1.85米,深度為1.1米,而在東跨院還有一口直徑4米,深2米的銅鍋。

這兩口鍋可謂是潭柘寺中的傳奇物件,它們原本的用途是供和尚們做飯時所用,據說一次可以放進十石米,需要16個小時才能蒸熟。

或許很多人會說,這麼多米,單單淘米都是一個大工程,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因為這鍋可以自動漏沙根本不用淘,正所謂:漏沙不漏米,增水不增米。

潭柘寺里的龍王殿裡還有一條石魚,長約1.7米,重150公斤,外表看好似是銅質,其實是石頭做的,可讓人驚奇的是,敲打時可以發出五音,據說用它求雨特別靈驗。

銀杏御竹

除了人造的文物外,潭柘寺中還有相當多的植物古董,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矗立於毗盧閣前的銀杏樹。

或許有小夥伴們會說,一棵樹而易能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地方?

事實上,這棵銀杏樹絕對不一般,因為它種植於1400多年前,換句話說,這棵樹是唐朝時期種下的,已經有1400多歲的高齡了,高達40多米,直徑有4米多,需要六七個人才能完成合抱。

到了清代,這棵樹又被賦予新的寓意,相傳每當有新皇帝登基,這棵樹便會長出一支新干,久而久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帝王之樹。

在潭柘寺中的竹林院和行宮院內,還有品種極其稀少的金鑲玉竹和玉鑲金竹,前者是金黃色的竹竿上有一道翠綠的細條縱溝,後者則正好與其相反,原產於四川成都

康熙皇帝即位重修潭柘寺的時候,特意御賜此竹於院內種植,所以此竹又被稱之為龍鬚竹。

等到這些御竹成活繁衍成片之後,康熙皇帝到此觀賞,詩興大發之下,還寫了一首《詠潭柘寺竹》,詩曰:

翠葉才抽碧玉枝,經旬清影上階墀。凌霜抱節無人見,終日虛心與鳳期。

此外,在潭柘寺的方丈院內,還有兩株高達30多米的參天古柏,這兩棵樹種植於遼代,距今已有千年之久,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側柏,素有「華北柏樹王」之稱。

一座佛寺能被稱之為聖地,自然不能只靠這些「外物」裝點,在佛教史上,潭柘寺名僧輩出,相當多在此修行過的人都得以留名於《高僧傳》,可謂是熠熠生輝。

現如今,這座古寺已經對外開放,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得以瞻仰曾經的皇家寺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看呦!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飛魚說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9/204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