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請告訴兒女:找對象,有房有車已經過時了,有這兩樣才行

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

「當初父母不同意的婚姻現在怎麼樣了?」

有人說,自己還在堅持。

還有人說,自己已經離婚了。

在21歲的年紀,她不顧父母的反對,頂著親戚們的議論紛紛,跟男友遠走他鄉。

可惜,孤注一擲的決定,換來的不是一生的幸福。

而是一年後的一拍兩散。

她成為了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艱難地生活著。

原以為「愛可抵萬難」,但到最後,她得到的只有「萬難」。

很多人回復,說這是因為她當初沒有聽從父母的話:

「父母是不會害你的,他們不喜歡你對象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這話或許有些過於絕對了,但確實是不少人的親身經歷。

年輕時,他們是維護愛情的抗爭者。

哪怕父母數落出千萬句伴侶的不好,他們依舊會一頭扎進這段婚姻里。

拿自己的後半生,去賭一個幸福。

可中年過後,悔不該當初的她們,又活成了父母的樣子。

勸誡著一個又一個即將踏入婚姻里的人,及早認清身邊伴侶的真面目。

「父母反對的婚姻」仿佛早已經寫好了悲劇的結局。

事實真的如此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女孩的求助。

父母不同意她跟男友在一起。

男友和自己不是一個地方的人。

每次帶著禮物上門,都會被爸爸拒之門外。

「如果你敢進這個門,我就找人把你打出去。」

長此以往,男友熱臉貼了冷屁股,也不再寄希望於討好未來岳父岳母。

便頻頻向她提出:

「不如你離開父母,我們兩人遠走高飛。」

同時,也向女友許諾,即使沒有娘家,自己也會對她好,不會餓著她凍著她。

女孩知道,這就是「私奔」。

倘若她選擇了男友,那麼她將失去這個養育了她二十多年的家。

就在她左右為難之際,爸爸給她下了最後通牒:

「如果你非要選擇這個人,以後我就當沒你這個女兒。」

而媽媽則一直對著她掉眼淚,訴說著若是執拗下去,婚後會遇到的種種不幸。

「以後嫁過去受委屈了,你去哪?一時半會都回不了家。」

所有人都等著她做最後的決定,但她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不捨得父母,也不能理解,為什麼父母對男友的意見這麼大?

僅僅是因為距離遠,就認定了她的未來不會幸福。

都說談婚論嫁階段,是兩個家庭的博弈,相互打量,互不退讓。

而「見家長」,更像是父母跟孩子的拉扯。

家庭、事業、言行談吐等,都擺在明面上,缺一不可。

嫌棄對方長得不好身高矮,嫌棄對方工作不體面收入低。

甚至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是不是本地人等等,方方面面都是父母要考慮的內容。

心理學諮詢師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學》中就指出:

「父母反對的不一定是你的愛情,而是他們推測的這份愛情會帶給你的生活。

他們不希望你經歷那樣的生活,也覺得你無法承受那樣的生活。」

正因此,大多數父母,都不願意孩子進入以下三種婚姻。

一、需要遠嫁的婚姻

沒經歷過婚姻的人,都會認為遠嫁不是問題。

如今交通發達,再遠的距離,回娘家也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

然而落到現實,婚後的忙碌,會讓一個人找不到時間和娘家相處。

經受矛盾時,父母遠在天邊,自己更是孤立無援。

二、經濟條件不好的婚姻

談婚論嫁時,常聽到父母這些盤問:

「他什麼工作?」

「存款多少?」

「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

看似注重物質,實際上是對孩子婚後生活的風險預判。

因為,當孩子想的是「有情飲水飽」,父母考慮的是更為現實的「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三、人品不好的婚姻

很多時候,父母選擇了通過「看」,評估對方的人品高低。

覺得對方來自單親家庭,有可能是「媽寶男」;

覺得對方面相不好,猜測其可能「薄情寡義」。

實際上,只有真正相處才能了解對方的人品。

但父母很難投入大量時間成本去考量,他們更喜歡在短時間內推測對方的性格。

即使有的時候,角度是如此荒誕。

因為,婚姻這件事,就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正如上面所說,每一段婚姻在開始之前,父母就是「把關人」。

當他們認定了對方不具備相應的條件時,自然不會允諾這段婚姻的存在。

但十點君也見過很多人,在被父母反對後,第一時間選擇了跟父母決裂。

不同於前文故事中的女孩那樣的猶豫不決,他們發自內心地:

相信這段感情,厭棄父母的反對。

在父母和愛情之間,毅然選擇了後者。

但最終,往往在婚姻里撞得頭破血流。

電視劇《問心》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為了嫁給田磊,張雨熙不惜跟父母決裂,選擇了「私奔」。

從此,來到一個陌生城市重新找工作。

彼時,她相信丈夫田磊的甜蜜承諾:

「我發誓,我一定一輩子對你好,會把你看得比我的命還重要,我田磊一定會讓你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幸福,最幸福,最幸福的女人。」

在這個時候,兩個人確實也算甜蜜。

一起努力工作,準備換個大點的房子,想有一個好的經濟條件去生孩子。

但一場病,讓張雨熙發現了丈夫的真面目。

在生命危及的妻子面前,田磊關注的卻是那一張張治療單上的費用。

一邊賴著醫院催他簽字給妻子治病,另一邊抱怨妻子生病費錢,不買保險,公司還拖欠工資。

「卡上就幾千塊錢,連付個零頭都不夠。我上回買保險的時候,我說是不是你也買一份?你就是不聽。

我說啥你都不帶聽的,跟你我真是沒招了。」

幾筆治療費下去,丈夫的真心已見了底。

田磊開始哀求妻子放棄治療。

「小熙啊,咱們每個人的命都得自己擔著,有的時候你就得認命。」

看著態度越發冷漠的丈夫,張雨熙悔不當初。

很多人看完這段劇都說:

這是因為她選擇了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

其實,更準確地說:

是她過分看重了「愛情」在婚姻里的作用。

更沒有跳出「情人眼裡出西施」的困局,去了解對方是否是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不成熟的婚姻觀,會讓兩個人婚後難以抵抗柴米油鹽的艱難。

無災無難時,兩個人的真心可能足以相互扶持。

但遇到問題時,在貧瘠的現實中,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話說到這,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只有「過不好」這一條路。

但其實十點君想說:

大可不用這麼絕對。

父母的顧慮歸根究底,是擔心孩子無法處理好一段婚姻。

所以,他們下意識地想讓孩子進入一段儘可能穩妥的婚姻模式。

或者,乾脆能讓這段婚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比如,前面所說的反對女兒遠嫁的父母。

倘若女兒嫁得近一點,即使婚後受了委屈,他們也是孩子最後的退路。

而不是在女兒難過的時刻,礙於距離,不能第一時間為孩子撐腰。

所以,一段婚姻重要的,並不是對方的條件是否能夠入得了父母的眼。

而是,兩個人是否有撐起一段婚姻的能力和毅力。

倘若有能力把婚姻經營好,父母的憂慮自然迎刃而解。

曾經看到一個妻子說:

「父母反對的愛情,我堅持了,也賭贏了。」

婚前,男友因為是單親家庭、沒房沒車,被她的父母所嫌棄。

但她堅信,婚姻是兩個人打拼出來的。

沒房子,他們就租最便宜的清水房,一起買家具組裝新家。

沒存款,便一起奮鬥,一起加班,一起努力掙錢。

交通,從電動車到自己的小汽車。

房子,從一開始的清水房到最後的三居室。

他們用時間,證明了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也通過行動,讓父母的觀念發生轉變。

回看這段婚姻,他們最初並沒有獲得父母的認可,但這也並不妨礙他們收穫幸福的婚姻。

究其根本。

一個原因是,她的丈夫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人。

能和妻子一起面對父母,拿出最大的誠心,化解彼此的隔閡。

也能和伴侶一起扛過風雨,在往後的日子裡,相互扶持。

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做到了四個字:

事在人為。

父母有偏見,就努力去扭轉他們的想法。

父母的顧慮,就用自己的實力去消除。

父母從來不是通往幸福婚姻路上的阻礙。

他們只是小夫妻生活中的一道考驗。

出發點是對孩子的愛,終點是孩子的幸福未來。

正如一位父親在女兒婚禮上的致辭:

「我們是天底下最普通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是天底下最普通的孩子。

我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快樂的平凡人。」

願每個人的婚姻,都能得到所有人的祝福。

你們的婚姻在「見家長」時經受過什麼考驗嗎?又是怎麼應對的?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怎樣的伴侶呢?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0/204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