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金庸小說為什麼永遠在「找爸爸」?

作者:
金庸的父親查樹勛(又有作查樞卿、查懋忠),是1951年4月26日作為反動地主被槍斃的。行刑的場地,就是他自己興辦的小學的操場。 查樹勛在鄉里辦了不少好事。在我翻找的有限資料里,沒有發現惡行,而是有不少贍賑、辦學之類的義舉。 他晚年花大力氣辦「義莊」,出力周濟宗親,興辦教育。他給金庸送書,讓兒子不要做冷酷的守財奴,他自己似乎也在努力做些善事。查家把1000畝水田充當本族「義田」,查樹勛熱心辦學校,從義莊拿出了一筆錢,興辦了龍頭閣小學,孩子們均免費入學。讓人感慨的是,他後來就是在這所小學的操場上被槍斃的。

金庸小說為什麼永遠在「找爸爸」?

今天講一位特殊的父親--金庸父親的故事。

金庸的父親查樹勛(又有作查樞卿、查懋忠),是1951年4月26日作為反動地主被槍斃的。行刑的場地,就是他自己興辦的小學的操場。

後來有關方面糾正了錯誤。這件事距離今天已經六十多年了。

這是金庸的一大傷心事。只因為他前些年自己公開寫了這事,不然,我也感覺不忍心說。

查樹勛先生是不是地主呢?是地主。

眾所周知,他的家族,是浙江海寧當地的名門望族,祠堂上還掛著康熙皇帝親筆寫的對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到金庸出生的時候,家裡據說已經沒落了,但還是有3600多畝土地,100多戶佃農。金庸弟弟的回憶里說,家裡的宅子是五進的大院,有90多間房子,有大花園,在鎮上還有錢莊、米行和醬園店。

但金庸的父親還不是個普通的土地主,而是受過那個時代中國最好的高等教育。

查樹勛生於1897年,是當時著名的教會大學--上海震旦大學的畢業生。

因為現在沒有這所學校了,大家可能不了解。震旦大學和後來的復旦大學淵源很深的。後來馬相伯先生辦復旦大學,意思就是要「復興震旦」。(另一說是來自於《卿雲歌》)

建國後,震旦大學被肢解了,院系被分散併入復旦、交大、同濟等學校。

其實,不但父親是個高材生,金庸的兩位伯父也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二伯是當時北大國文系的學生,大伯是清朝的秀才。

在當時的落後的中國,查樹勛是典型的精英,中西結合的人物。據稱他曾鼓勵金庸說,你表哥徐志摩讀劍橋,你以後也要上劍橋。

有一年聖誕節,他送給小金庸的禮物是狄更斯的一本小說,叫做《聖誕頌歌》,內容是講一個冷酷的守財奴,受到了精靈的啟發,變成了一個善良的人。這本書對金庸的性情、人格影響很大。

想想看吧,一個出生於19世紀的中國的父親,給孩子過聖誕節,送禮居然能送出狄更斯的小說來,還不是《雙城記》《霧都孤兒》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而是到今天大家都不太熟悉的《聖誕頌歌》。

你能看得出這個父親的視野和文化品位。到今天,我們很多父親都送不出這樣的禮物來吧。

說到這裡,很慚愧,出版社送了我一套《聖誕頌歌》,到今天都沒拆開來讀。

查樹勛在鄉里辦了不少好事。在我翻找的有限資料里,沒有發現惡行,而是有不少贍賑、辦學之類的義舉。

比如他晚年花大力氣辦「義莊」,出力周濟宗親,興辦教育。他給金庸送書,讓兒子不要做冷酷的守財奴,他自己似乎也在努力做些善事。

根據《文史月刊》賴晨文章介紹,查家把1000畝水田充當本族「義田」,請地方官把這些田另立了戶名,登記註冊。

這些義田是上好的良田,旱澇保收的。扣除賦稅和損耗後,一般每年可收租谷3500石,變賣後按月周濟族人。每到秋收,查樹勛會視年成的好壞,給佃農減租或免租。

查樹勛熱心辦學校,從義莊拿出了一筆錢,興辦了龍頭閣小學,孩子們均免費入學。讓人感慨的是,他後來就是在這所小學的操場上被槍斃的。

當時他們鎮的金竺莊上有一個窮秀才,叫楊良豐,兒子楊德舉考上了震旦大學,楊良豐太過激動,發病死了。由於家裡太窮,只能用破箱子改了棺材,遺體停在房裡。

查樹勛聽說之後,帶著管家前往,重新給楊秀才置辦了棺木,從查氏的田地里劃了一塊作墓地,從義莊出錢安葬了楊秀才。之後又資助了楊德舉的學費。楊德舉畢業後曾在南京銀行任職,後來又任四川涼州行署專員。

變故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

當時「鎮反」運動大規模開展起來,搞「殺、關、管」。鎮反人員組織村里人揭發查樹勛的罪行,但他一貫為人很好,周濟鄉里,受到尊敬,沒有人揭發他。最後,鄰村有一個殘匪出來揭發他窩藏槍枝。

最終給他羅織的罪名是四個:抗糧、窩藏土匪、圖謀殺害幹部、造謠破壞,決定以不法地主罪,予以槍決。

「抗糧」是怎麼來的呢?目前看到最詳細的解釋,是1948年解放前,當地受了災,國民黨政府又要抓糧,催征催收。當地的中共地下黨、農協會組織「抗糧會」,不給地主交租。查樹勛是地主,當然也成了「抗糧」的對象。

很快,中共國成立後,政府收公糧,查樹勛的糧在佃戶手上,自己的義莊便少交了。所以說他「抗糧」根本是個錯誤。後來80年代糾正了。其它的幾項罪名也都是不實的。

1951年4月26日,查樹勛被槍決。當天,不換衣服,不賞酒飯,綁到龍頭閣小學操場,4人一批,立即槍斃。人被處死後,妻子顧秀英才知道消息,趕來時丈夫已橫屍操場邊。妻兒們把遺體拉回家,連夜掩埋,不敢留墳頭。

後來幾十年間,顧秀英一直多方奔走申訴,稱丈夫無辜。

金庸當時正在香港大公報》上班,聽到消息,悲痛萬分,哭了好幾天。很多年後,他在自傳散文《月雲》裡回憶了這件事:

「從山東來的軍隊打進了宜官的家鄉,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壓農民,處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傷心了大半年。但他沒有痛恨殺了他爸爸的軍隊。因為處死的地主有上千上萬,這是天翻地覆的大變。」

「宜官」就是金庸的小名。

30年後,金庸的父親得到了平反昭雪。

1981年,鄧小平有了那一個著名的批示:「願意見見查先生」。很快地,7月18日,他接見了金庸,地點是在大會堂福建廳。交談中,他提起了金庸父親的事,表達了歉意,說團結起來向前看。金庸說:「人入黃泉不能復生,算了吧!」

後來居然有文章說,金庸「殘忍」,連這種事都算了,沒人性。我懷疑這人不是地球上來的,是外星人,沒有地球人的腦子和判斷。那種特殊的歷史背景,又隔了30年,不算了你怎麼辦呢。

這一次大會堂的接見後,浙江海寧當地立即行動起來,組織調查組,對金庸父親查樹勛30年前被殺的案件進行了複查,發現是件錯案冤案,遂由海寧縣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宣告查樹勛無罪,給予平反昭雪。

1985年7月23日海寧縣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中稱:「原判認定查樹勛在解放後抗糧不交,窩藏士匪,圖謀殺害幹部以及造謠破壞等罪行,均失實……本庭認為,原判認定查樹勛不法地主罪的事實不能成立,判處查樹勛死刑屬錯殺。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判決如下:撤銷海寧縣人民法庭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4號刑事判決,宣告查樹勛無罪。」

那一年,查樹勛的妻子顧秀英73歲,她在生前看到了丈夫的平反。4年後老人去世。

最後說一句,金庸的小說里,主人公的父親總是缺位的,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找爸爸。大家可以去讀熊太行的相關文章。

楊過找爸爸,喬峰找爸爸,段譽找爸爸,虛竹找爸爸,石破天找爸爸,張無忌找義父。所有人都在找爸爸。

在寫這些小說的時間裡,父親當年送給他的那本《聖誕頌歌》,他一直帶在身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六神磊磊讀金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