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哈佛專家分享巴菲特一特質 沒它你很難成功

美國傳奇投資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全球投資者的心目中占有獨特地位。他的每一個投資決定都會受到追隨者的密切關注。哈佛大學領導力專家比爾‧喬治(Bill George)認為,巴菲特之所以達到如此高的威望,是因為他具有一個關鍵特質,沒有它,你就不能真正獲得成功。

巴菲特被視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他的投資理念和敏銳的市場嗅覺一直讓追隨者著迷。在本月初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股東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約4萬名投資者齊聚一堂,只為聆聽巴菲特的投資經驗。

哈佛大學領導力專家喬治告訴「CNBC Make It」,巴菲特的關鍵成功特質就是,作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執行長,他在做擅長的事和做真正喜歡的事之間找到了「甜蜜點」(sweet spot)。實現這種平衡可以讓你更容易使用自己的長處,並長期保持動力。

喬治說,「要真正成功,要做任何偉大的事,你必須發揮你的長處。你不能只是糾正自己的弱點。」他補充道,動力同樣重要: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讓你感到興奮,它就會變成一種時間競速(time attack)」。

「因此,我認為,你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兩者就都需要。」他說,「你可以只靠其中之一,但要兩者都具備才能獲得真正成功。」

喬治曾在2022年與扎克‧克萊頓(Zach Clayton)共同撰寫一本名為「True North: Emerging Leader Edition」的書籍。在此之前,他研究了巴菲特的領導力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會。書中寫道,弄清楚你的動力來自哪裡,以及你必須向這個世界提供什麼是達到巴菲特的自我意識水平的第一步,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何找到巴菲特所發現的「甜蜜點」,喬治的建議是找出你做事的動力和發揮長處。

找到你的動力

喬治說,動力有兩種:外在動力,比如,拿到一份令人舒心的薪水;內在動力,比如,喜歡一份每天都能幫助別人的工作。兩者都對職業「壽命」產生影響。如果你的動力只是為了賺很多錢,那麼你的動力很快就會消失。你會發現一切非常空洞,你實際上沒有得到你以為能擁有的快樂。

巴菲特的外在動力很可能已經得到滿足:根據福布斯排名,現年93歲的巴菲特是全球第七大富豪,他的淨資產約為1,356億美元。

然而,喬治說,巴菲特的內在動力——與他人分享知識和財富,包括詳細解釋他的投資策略以及承諾將99%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可能才是真正驅動他工作的動力。

巴菲特沒有立即回應CNBC Make It的置評請求。

喬治說,要變得更成功,可以從弄清楚自己的內在和外在動力開始。求職平台Indeed的2023年3月的一篇文章說,了解這兩種動力可以幫助你找到更好的辦法來激勵自己。

「自我激勵的能力是一項寶貴的技能,可以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並有助於實現職業目標。」Indeed說,找出你做某事的動力很重要,「問問自己,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為什麼你要採取這樣的行動。這些動力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謀生或為學科或行業的進步做出貢獻。當你明白自己為什麼想要完成某件事情時,你就可以以此來激勵自己」。

發揮自己的長處

有動力還不夠,你還需要想辦法把自己最大的優勢應用到工作中,這樣你才能脫穎而出。

績效管理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2015年10月發布的一項分析發現,每天都能發揮自己強項的專業人士,敬業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六倍,說自己擁有優質生活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三倍,生產力要比別人高出8%,辭職的可能性則比其他人低15%。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