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專家:中共日漸式微的雄心止步俄羅斯境內

—專家:中國日漸式微的北極雄心止步俄羅斯境內

資料照片:一艘船駛過格陵蘭島東部的大座冰山。(2019年8月15日)
資料照片:一艘船駛過格陵蘭島東部的大座冰山。(2019年8月15日)

加拿大安全專家表示,隨著其他國家失去與北京合作的興趣,中國將自己打造為「近北極國家」的努力已越來越局限於其親密盟友俄羅斯的領土。

中國對北極地區構成的地緣政治威脅到底有多嚴重?專家們對此存在爭議。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病期間的旅行限制,中國在多達六個北極國家建立研究站的努力陷入停滯。專家表示,人們對中國的人權記錄及其在其他地方咄咄逼人的行為日益擔憂,導致其中幾個國家不願看到這些研究站恢復運轉。

「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對中國和北極的擔憂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當時中國在該地區的實力和影響力似乎正在不斷增強,」加拿大弗朗西斯澤維爾大學研究北極問題的教授亞當·拉傑內斯(Adam Lajeunesse)說。「它在俄羅斯以外的北極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軟實力影響力現在已經崩潰了。」

「我們對中國的擔憂仍然是滯後於事件的。這與新冠疫情之前的時代有很大關係,當時人們非常擔心中國將控制北極的基礎設施。......那並沒有發生,」拉傑內斯說。

美國之音(VOA)2022年12月曾報導說,在中國科學工作者長期缺席挪威和冰島兩個最重要的科學前哨站後,中國派遣了或宣布計劃派遣數名人員前往這兩個地點。

但沒有跡象表明中國試圖在瑞典芬蘭重啟另外兩個科學項目,瑞典和芬蘭的國家機構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活動即將結束或已經結束。

挪威北極大學社會研究教授馬克·蘭泰涅(Marc Lanteigne)表示,此前在丹麥格陵蘭自治島建立研究基地的計劃因哥本哈根的反對而被擱置。

這使得無法直接進入北極水域的北京將其北極雄心集中在俄羅斯境內,並在俄羅斯於2022年2月無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幾天前與俄羅斯建立了「無上限」夥伴關係。

據信,中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包括漁業、礦產和其他資源的開採以及通往歐洲的更短的海上航線——隨著北極冰層因氣候變化而消退,所有這些都變得更加可行。

「中國尊重北極國家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對美國之音說。「北極問題已超出北極國家間和區域問題的範疇,具有全球意義。」

他還補充道:「中方願與各方一道,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促進北極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許多專家正在關注中國在北極的活動,國家安全專家在加拿大軍事情報協會4月30日主辦的一次會議期間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能期望從俄羅斯獲得的合作仍然是有限的。

支持加拿大和其他英語國家的情報和網絡防禦需求的賽珀實驗室(Sapper Labs)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阿爾·狄龍(Al Dillon)表示:「西方國家幾乎毫無懷疑,中國將繼續通過直接和間捕手段尋求科研、基礎設施和加強軍事參與,以支持其『一帶一路』倡議。」

他指出:「在此方面,與俄羅斯的合作令人關切,而俄羅斯肯定希望保留自己在北極的主權和獨立。這種合作的程度還有待觀察;然而,我們可以確信它會發生。」

加拿大前駐挪威大使、曾任職多家情報相關機構的退休高官阿圖爾·維爾琴斯基(Artur Wilczynski)告訴美國之音,俄羅斯「最初對非北極國家涉足該地區持懷疑態度」。

「考慮到西方的制裁和俄羅斯對投資的需求,中國可能會對俄羅斯而不是其他北極國家施加更大的壓力,」維爾琴斯基說。「對於他們來說,短期內通過與俄羅斯更密切的合作來滿足他們的北極利益可能比試圖解決西方對其涉足北美或西歐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疑慮更容易。」

儘管焦點集中在俄羅斯,但諮詢公司倫敦政治(London Politica)研究主管塞繆爾·賈丁(Samuel Jardine)表示,北京有興趣進入加拿大的北極地區——這一目標有可能導致了中國干預加拿大過去兩次選舉的醜聞。

賈丁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美國之音表示:「實際上,加拿大是中國的一個門戶,讓中國不再被視為僅僅被孤立在『俄羅斯北極地區』,並保持對整個地區的影響力和准入。對於一個自稱是『近北極國家』的『極地大國」來說,這是十分重要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8/205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