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要出大事?伊朗總統身亡 沙特國王急病

—美第奇效應:伊朗總統身亡 沙特國王急病 中東要出大事?

沙特伊朗兩國元首幾乎同時遇險,「巧合」之下,中東怕是又要生出巨變。   看看這頭條,二戰那會也沒這麼多一把手集中出事。亂紀元的大門似乎已經開啟。

沙特伊朗,都在政權交接之前,出了大問題。2024年,全球45%的人口面臨政府換屆,比例是220年以來最高的。

各種諧振碰到一起,今明兩年必定是多事之秋。

伊朗總統連帶伊朗外長,外加兩個省長,確認在墜機中身亡。

經過長達12個小時的搜救,還從土耳其借了無人偵察機,伊朗總統乘坐的直升機迫降的地點才找到。

伊朗還是太拉跨了,二把手(一把手是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失聯12個小時,竟然還沒找到,最後還要求救土耳其。中東真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這種國家都要核武化了,為人類的未來感到擔憂。

找到失事地點之後,伊朗人又用了好幾個小時才到達現場。從現場傳回的圖像來看,現場大火把螺旋槳和駕駛艙都燒透了,應該是屍骨無存。最終終於確認,飛機上的伊朗總統一行人,全部遇難。

距離伊朗跟以色列互相轟炸本土才過去一個月,伊朗的總統就墜機身亡,以色列趕緊出了個聲明:以色列跟伊朗總統墜機沒有任何關係。

這個時候以色列的這個表態,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而就在這個周末,跟伊朗和解,正準備重新整備整個中東勢力的另一個主角,沙特也傳出老國王薩勒曼高燒病危的消息。剛跟美國布林肯見完面,薩勒曼就高燒不退,還得上了肺炎,你看多「巧合」。

沙特伊朗兩國元首幾乎同時遇險,「巧合」之下,中東怕是又要生出巨變。

看看這頭條,二戰那會也沒這麼多一把手集中出事。亂紀元的大門似乎已經開啟。

以色列,背鍋俠

美國和以色列,一個周末一下子干倒兩個不聽話的元首。根據政治上沒有「巧合」和「誰得利誰是兇手」的邏輯,似乎以色列的確是罪魁禍首。

但總是讓別人背鍋的以色列,這次的確是變身背鍋俠。

伊朗總統萊西這次的墜機,蹊蹺的不像外部勢力干預,而是家賊作案。

首先,伊朗總統這次墜機,是去亞塞拜然去給兩國共建的水壩剪彩。這次去的人非常多,足足裝了三架直升機。照例說這種規模的訪問,應該乘坐固定翼飛機轉乘汽車而非直升機。但伊朗官方莫名其妙的就這麼安排了。而且伊朗電視台還特意拍攝了直升機內部的畫面,似乎有點欲蓋彌彰。

而且,伊朗總統作為二把手出行,通行還有這麼多高官,結果安排的飛機是美制1968年產的老式直升機貝爾212,它是1979年之前伊朗從美國購買的一批直升機。後來伊朗爆發霍梅尼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列維國王,導致伊朗被美國制裁四十多年,所以這些老式的美制直升機很難取得正常的設備零件來更換,妥善率和可靠度都非常差,出現了很多事故。安排一把手坐這樣的飛機在這樣的天氣下外出,簡直就是內定。

不但乘坐高風險的直升機,而且是45年機齡常年缺乏零件的老舊飛機,又趕上天氣情況不佳,大霧瀰漫。這種情況下,還要伊朗總動萊西乘坐直升機趕回德黑蘭。

要不就是伊朗實在是太草台班子了,要不就是伊朗內部有人見不得萊西長壽。

最大的可能就是,兩者兼而有之。

不想萊西好的人,可不是以色列。

宗教領袖之爭

萊西的殞命,跟伊朗的內鬥關係更大一些。

伊朗的一把手不是總統,而是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哈梅內伊。

哈梅內伊是當年推翻巴列維國王的霍梅尼的弟子,在政變後擔任伊朗總統。卸任之後就接任霍梅尼成為了伊朗最高領袖。實際上從1981年開始掌握伊朗權柄,到現在已經43年。

哈梅內伊今年已經85歲了,最近幾年也時常傳出身體不好的消息,因此伊朗最高領袖的位子傳給誰成了伊朗最關鍵的問題。以色列也好,沙特也好,都沒有這個問題關鍵。

伊朗最高領袖由一個88名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按照憲法選舉、監督乃至罷免,其候選人資格則由現任伊朗最高領袖任命的「憲法監護委員會」予以審查。

伊朗的「專家委員會」由全民選出,如果最高領袖逝世或者無法行使職權,那麼「專家委員會」將會選出新一任的最高精神領袖。表面上看,這是個監督最高領袖的監察機構,但是「憲法監護委員會」有權審查「專家委員會」候選人資格,因此最高領袖完全可以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來左右該委員會的人員構成。

就在今年二月,在哈梅內伊的掌控下,選舉最高領袖的「專家委員會」進行了換屆大清洗。88名委員中,有35名直接宣布退休或不再參加換屆,其中不乏伊朗政壇元老。而公開的原因則是「專家年輕化,年紀大的教士要給年輕人空出機會」。

顯然,哈梅內伊今年為接班人的問題,開始進行政治布局。而且下手非常之重,毫不圓滑,顯示出有很強的緊迫感。(前總統魯哈尼就寫了公開信,抗議自己被取消專家委員會的資格)。一般認為,墜機身亡的伊朗總統萊西是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但哈梅內伊從來沒有就接班的問題做任何表態。很多人認為,哈梅內伊真正屬意的接班人,其實是他的次子,莫傑塔巴。

莫傑塔巴對於國內的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他在伊朗國內外的聲望也遠遠不如伊朗總統萊西。但其家庭背景和政治野心讓他註定不是一個普通的伊斯蘭教士。當年內賈德能平步青雲當選伊朗總統,其背後就是莫傑塔巴的運作。後來莫傑塔巴作為King maker,手伸得太長,也跟內賈德產生了不少矛盾。在內賈德總統卸任之後,說了不少莫傑塔巴的壞話。

但無論如何,莫傑塔巴依託老爹,對於伊朗政壇和革命衛隊的控制力,顯然是極強的。從內賈德的例子看,不亞於總統。

但萊西作為伊朗保守強硬派的代表,在伊朗強硬派當中聲望是極高的,而且跟前任總統不同,萊西對哈梅內伊言聽計從,堅決執行對以色列強硬的路線,停止和廢除溫和派提出的內部改革和開放措施。

這種情況下,換掉萊西換上自己的兒子,似乎政治上很難實現。就算霸王硬上弓,哈梅內伊死後,莫傑塔巴也很難把位子坐穩。

這個時候如果萊西遇上了意外,那麼一切都變得容易處理了。

而且還能讓以色列當背鍋俠,實在是太完美了。可惜幫我們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的伊朗外交部長也一起罹難……

如果要知道萊西的死因,大概幾個月後哈梅內伊最高領袖的接班人定下來的時候,就能水落石出了。

只不過,伊朗內部接班造成的內亂,跟沙特那邊正好合上了拍。沙特國王急病,王儲薩勒曼那邊也是面對幾十個可能爭王奪位的皇子。沙特和伊朗同步陷入接班漩渦,會不會共振失控,很難判斷。再往大處看,今年美國總統換屆,印度總統換屆,英國首相換屆,俄羅斯總統換屆(已經換完)都擠在同一年。德銀回顧了220多年的歷史,發現2024年將成為全球選舉比例最高的一年。這一年將有60多個國家進行政治換屆和政權更迭,影響到全球45%的人口。上一次這麼多人口和國家同時進行政權更迭的年份是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看起來,今明兩年必定是多事之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第奇效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1/205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