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個資

涉鍾睒睒等眾多富豪!中國個人信息遭大規模售賣 (圖)
2024-05-15

中國個人信息遭大規模泄露,其中包括「中國首富」鍾睒睒等多位知名企業家手機號在網絡平台上售賣,數以億計的企業工商信息,平均約2分錢一條。據陸媒日前披露,其中一家大規模售賣企業家個人信息的平台名為「勵銷雲」,背後股東涉及騰訊和中共財政部。

中企偽裝正品網店盜個資 歐美80萬人受害(圖)
2024-05-09

不良中國網絡公司通過批量偽裝成歐美品牌網店,盜取歐美顧客敏感個資和銀行卡信息,估計有80萬人受害。不良中國網絡公司通過批量偽裝成歐美品牌網店,盜取歐美顧客敏感個資和銀行卡信息,估計有80萬人受害。英國的《衛報》(The Guardian)、德國的《時代周報》(Die Zeit)和...

手機防駭客入侵 國安局建議:這動作每周一次(組圖)
2023-09-28

關機,重開。最簡單的「電腦動作」,卻也是國安局建議手機用戶最安全的防駭招式:每周至少關機重開一次。國安局網絡安全主管茲靈(Neal Ziring)說,經常關機、重開機,無法杜絕遍布網絡空間的駭客,卻能夠讓最高明的駭客無法輕易獲得使用者手機里的資料。「這一招的好處是,讓這些惡意角色...

注意了!FBI警告手機「8大危險徵兆」個資、存款恐被騙光(組圖)
2023-08-21

有犯罪集團利用Beta版本APP竊取用戶個資,再進一步詐騙金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網絡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相關犯罪詐騙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近日美國FBI(聯邦調查局)發出警告,如果手機出現8大徵兆,很可能是下載到惡意軟體,而這些惡意軟體不只會竊取個人資料,...

華人網購個資瞬間泄露 釣魚簡訊冒充客服(圖)
2023-07-23

釣魚簡訊稱自己是該網站的客服,因倉庫反饋李女士的收貨地址出了些問題,需要李女士添加簡訊里提供的客服微信,以核對正確收貨地址。(圖:受訪人提供)今年初美國曾發生線上購物平台用戶數據泄漏事件,但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網站在繼續出售用戶個人資料。近日,南加華人在網購時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疑再度...

智庫揭中共資訊戰 「香港解密」泄港人個資致逾千人被捕(組圖)
2023-07-17

2019年9月hkleaks[.]org的Wayback Machine截取的HKLeaks網站的第一個已知版本主頁,其中顯示了人肉搜索卡片。(網絡截圖)*2019年香港爆發反對逃犯修例修訂草案示威運動之後,一家名為香港解密(hkleaks.pk)的網站公開了2800多名香港民主...

ChatGPT驚爆個資外泄!10萬帳號個資被打包進暗網販售(圖)
2023-06-22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自問世以來,創下最快達到百萬會員的紀錄,由此可見其對人們的吸引與影響。但目前有資安公司表示,ChatGPT有超過10萬會員的資料遭到外流,目前甚至被打包後放在暗網上販售。

天津碧桂園業主:官方不給答覆 只搜集業主個資(圖/視頻)
2023-06-13

上月底,天津市碧桂園鳳錦庭院小區被曝地面開裂、房屋傾斜。然而截至目前小區業主們仍未得到官方的明確答覆。網傳視頻顯示,9日,部分業主與官方談判,譴責官方什麼都不告訴業主,反而搜集業主私人資訊,並說不少業主已被請去「喝茶」。

智能車款偷偷記錄各項個資 竟都是經過車主同意(圖)
2023-06-02

Privacy4Cars創辦人Andrea Amico接受FOX訪問時指出,車子跟筆電、手機一樣,是個超級個資搜集器,包括車主是誰,你去了哪裡,通過內置麥克風與鏡頭搜集到的生物特徵,以及你在車上打的電話、傳的消息,車子都會記錄下來,而且車廠可以合法使用。多數車商在轉賣之前都會清除舊數據,但也有車商會把數據提供給車廠。

雲端環境設定錯誤 豐田客戶個資外泄(圖)
2023-06-01

圖為2022年10月31日,豐田汽車的標誌在東京的一個汽車展廳展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5月31日表示,自2016年10月起至2023年5月止,部分大洋洲與亞洲國家客戶的資訊可能已被公開查閱,但不含日本客戶。路透社報導,豐田汽車公司指出,可能被人...

馬斯克也遭殃!德媒踢爆泄密文件:「特斯拉檔案」(圖)
2023-05-30

汽車大廠特斯拉被德國媒體《商報》爆出,有內部人士泄漏了約100GB的數據,《商報》將此次泄密的文件稱為「特斯拉檔案」,其中包括特斯拉員工和顧客的私人信息,以及特斯拉產品的機密信息還有商業機密。

注意:亞馬遜砂鍋只賣$2.3,華人搶購,結果…
2023-05-04

原價32.88元的小熊砂鍋,售價2.30元。(受訪者提供)亞馬遜網上購物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品內容豐富,送貨速度快,且退貨服務好。但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亞馬遜這個平台實施詐騙。洛杉磯縣華人近日購物時,發現非常廉價的商品,下單後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個騙局,有消費者評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