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國安法

梅西風波:時與勢,反映的是一種當代全球現象
2024-02-19

香港人並非病態的恨黨國,看不得香港變好,只是香港人不想讓香港政府繼續睜眼說瞎話,不想讓這些煙花門面公關功夫粉飾太平,為國安法和即將到來的23條所帶來的恐怖感「洗白」,香港人不想「裝作一切如常」。這是2019年香港人的理念:「你要毀掉香港,你自己也會被毀掉」。當這些毀掉的信號一個一個的出現,也證明香港人當日的想法是對的;而且不要忘記,今天毀掉香港的人不再是甚麼街頭運動,而是掌權者自己。

陳奎德 夏業良:梅西現象的全球化 (圖)
2024-02-17

雖然梅西於2月7日稱自己因腹股溝受傷為由而不能上場,然而當晚本是替補的梅西在日本和神戶勝利船的友誼賽中上陣30分鐘,引起中國一批球迷和官方強烈不滿。主持人:陳奎德座談人:夏業良教授,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梅西事件一瞥2024年2月4日在香港舉行的一場季前友誼賽中,香港一些憤怒的球迷...

杜耀明:國安法若人權不合格 香港將告別國際城市
2024-02-16

當國家根本制度受到批評,如社會主義有礙經濟發展(如國進民退的政策)、一黨專政不利政通人和(如「清零政策」),或者有報導指出中聯辦在港大量投資物業,又或者不滿「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是政治歧視民主派,這些評論和報導或者政治不正確,但顯然屬於「關乎公眾利益的資料」,有助發掘真相,推動社會進步。問題是,當局會否視之為帶有煽動意圖的行為?

杜耀明:言論自由不設防護欄的國家安全立法
2024-02-09

兩位特區高官近日敬告傳媒,小心因報導香港的流亡海外人士的言行,或者批評政府時「加鹽加醋」而惹上煽動官非。前者是將受訪者主張看作傳媒的立場,新聞報導貶為政治鼓吹,後者視嚴厲批評如洪水猛獸,必須嚴刑峻法伺候。兩者不約而同,將言論自由壓在《國安法》的五指山下。

林保華:千股跌停,亡國之兆?
2024-02-08

二月五日,台灣股市已第二個交易日站上一萬八千點封關,迎接龍年到來。這是二○二二年一月五日台股創造史上最高點一八六一九點後,試圖在龍年再次挑戰新高位。反觀中國,雖聲稱用兩兆人民幣救市,二月五日降准兩碼向市場釋出一兆人民幣,但當天仍有超過一千家A股一度跌停牌,收盤時上證指數勉強站上兩...

卓然:23條是香港的追魂喪門釘
2024-02-08

喪門釘是武俠小說里的一種暗器,用來狙殺或警告敵人,由於設計極為陰損歹毒,發明它的典蒼派,也將其列為禁用武器。但現在出身警察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卻毫不猶豫的拿它來對付香港居民了。三年前,港版〈國安法〉落地,已經把香港搞得一地雞毛,但距離習近平一國一制的理想還很遙遠,於是乎李家超便秉承...

菁英論壇:習思想入港 23條助紂為虐(圖)
2024-02-03

時隔20年再推23條,為《國安法》補漏;《國安法》強奪香港治權,衝擊三條司法原則;習近平安全觀強加香港,紅色資本家也害怕。(《菁英論壇》提供)二十年前,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曾經導致50萬港人上街遊行抗議,最後迫使香港政府擱置了立法行動。但是二十年之後,香港23條立法...

杜耀明:國家安全本地立法,徒勞無功還是多此一舉?
2024-02-02

時移世易,二十年前,議會、民意、公民社會三條戰線,政府都要努力經營,寸土必爭,政策才能成功達陣。但如今政府權傾一時,對三者都予取予攜,民間鮮有反對之聲,今次國家安全立法不外又一場早知結果的賽局。既然如此,走過這些程序,其實達不到爭取社會認同的原有目的,這是誰都明白的事情。

法媒: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光環哪裡去了?(圖)
2024-01-31

2020年7月,港版國安法上路曾令國際金融界擔心香港作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地位可能受到影響。三年半後的今天,這種擔心似乎正變成現實。自2022年起,新加坡就取而代之,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成為繼紐約和倫敦之後的第三大...

前《南早》總編狠批港官只顧討好北京 國安法後「躺平」失港優勢(組圖)
2024-01-27

資深中國記者、前《南華早報》總編輯王向偉批評港府一味迎合北京,矮化自己,連他居港的大陸朋友也看不過眼。王向偉指出,實施《國安法》之後,北京視香港「政治精英」是「自己人」反而成為問題,北京不懂管理資本主義的城市,而港官亦只「躺平」聽北京意旨,令香港漸漸失去優勢。

杜耀明:撥亂反正評級升等外資重臨 口號治港戰狼上身香港窮途
2024-01-26

戰狼上身,如政務司長痛罵評級機構穆迪,直斥其抹黑香港,更指是美國不斷尋找機會,透過香港,企圖壓制內地發展,只因為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並指《國安法》和選舉制度「完善」後,降低香港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不錯,破口大罵,便可避過穆迪提出那些投資者難以釋疑的問題,但看過官員的七情上面,跨國企業最後會相信穆迪的評級,還是官員的罵街?

港劇協主席敢言駁港府指控 港人讚佩(圖)
2024-01-25

香港戲劇協會就香港藝術發展局指控其舉辦的頒獎禮主持人踩紅線,於2024年1月19日召開記者發布會進行反駁。劇協會長馮祿德在記者會上,嚴正要求藝發局撤回不實指控。近日,香港戲劇協會(簡稱戲協)就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指控其舉辦的頒獎禮主持人踩紅線,對該局的聲譽造成損害等,19...

人物真相:新聞王子柳俊江 短暫一生留重彩(圖)
2024-01-21

新聞王子柳俊江,暫短一生留重彩;柳爺不墮氣節操守,親赴川震災區一線報導,勇揭元朗事件真相,仗義執言屢為弱勢鳴不平。(《人物真相》提供)新的一年剛剛開啟,有新聞王子美譽的香港前無線電視知名記者柳俊江卻在家中燒炭輕生,結束了42年的短暫人生,令無數香港人深感惋惜。1月5日,柳俊江在大...

張燦輝:白色恐怖下的香港知識分子(圖)
2024-01-18

2022年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校內一角。(宋碧龍/大紀元)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在香港強行成立之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已經變成滿紙空言,香港淪落為大陸一個沿岸城市,150年來英國殖民統治下建立的種種優點——法律、教育、新聞和公務員傳統要全...

港警通緝在英港人鄭文杰 全家被問話搜屋(組圖)
2024-01-11

港警國安周三突擊搜查鄭文杰父母及兩名胞姊的住所,並把他們帶到警署。港警國安上月再懸紅一百萬港元通緝五名海外港人,包括前英國駐港領事館職員鄭文杰。港媒報導指,他的在港家人周三(10日)被帶到警署協助調查。人權組織譴責港府再次滋擾流亡港人家屬,促請英國政府回應。據多家港媒報導,港警國...

法媒:英首相指黎智英案是優先事項 惟前外相續促卡梅倫發聲及介入(圖)
2024-01-11

英國首相辛偉誠在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一案開審後翌日,覆函前港督彭定康,強調黎智英案是本屆政府的優先事項,但未提及行動,而前外相卓慧思(Liz Truss)則繼續致函現任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促請他介入,重申不能容許中國繼續侵擾港人的基本自...

從查車牌看港府如何繞過法庭裁決擴權 學者稱方便當局包庇
2024-01-10

從昨天起,包括新聞工作者在內的香港市民,若非因運輸署規定的用途查車牌,均須先獲得署長批准,但批准時間沒有規定,準則亦是沒有定義丶由署長說了算的「重大公眾利益」。評論員和學者多認為,新安排就是讓記者不能查車牌,與最高級法院指新聞自由受憲法保障,記者可查車牌的裁決相違背,目的是要包庇...

長平:黎智英案,「香港法治社會遺址」的一塊化石
2024-01-05

中國政府已經為黎智英定罪。例如,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稱,"黎智英等犯罪分子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歐洲議會"公然為黎智英等反中亂港分子撐腰",連裝模做樣的"涉嫌"二字都省略了。香港政府驕傲地聲稱,到目前為止,國安法的定罪率達到100%。在法律專家看來,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笑話。

顏純鉤:剷除香港人的集體記憶,這一招也來了嗎?
2024-01-05

反送中後國安法凌駕,李家超無所不用其極,鎮壓香港人的抗爭,近日開審黎智英案,為難獨立書店,照抄大陸的洗腦工程。李家超對香港面臨的經濟民生問題束手無策,現在唯一可以取悅習近平的,便是政治上的效忠。 當然,改地名的工程很大,維多利亞港改,維多利亞公園呢?英皇道﹑皇后大道﹑德便道﹑彌敦道﹑太古城﹑麥里浩徑等等,幾乎是一份沒有盡頭的名單,要不要改成毛澤東大道﹑習近平道﹑東方紅城﹑井崗山徑?這一改,香港將變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