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RFA

王丹:雷聲大雨點小的歷史決議
2021-11-16

我必須說,決議中只有一句話或許是真的,那就是「黨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的確,如果沒有中共,中共可能早就走上了民主的道路,是中共用了百年的努力讓中國人的民主夢遲遲無法實現。總之,與前兩個歷史決議相比,這個第三次歷史決議,無論內容還是意義,其相差的距離,比地球到火星的距離還遠,完全是一個笑話。當然也會令外界非常失望,因為沒有任何新意。

陳破空:六中全會出乎意料?習近平敗下陣來
2021-11-12

截至六中全會閉幕、發表會議公報為止,並沒有人事變局出台。但六中全會不可能不涉及人事,因事關明年二十大權力重組,時間已經很緊迫。最可能的情形是,在這次全會上,習近平推出了他心目中的人事案,但遭到其他派系的質疑和否定;而其他派系推出的人事案,又遭到習派的反對和否定。各派相持不下,只能暫時擱置,留待日後的會議去解決。

王宇:「清零」防疫下自由殆盡,1984已降臨
2021-11-12

王宇:有些機關、商場、酒店都需要出示健康碼,有些地方其他省的也可以。但是有些地方,比如蘇州必須出示江蘇省的健康碼;牡丹江必須出示黑龍江的健康碼,很亂,沒有一個統一規定,以疫情為名怎麼要求都行,沒有法律依據。國內現在特別恐怖,什麼自由都沒有了,自由已經縮到最低限度。

專訪宋永毅:從政治心理的角度管窺文革史和今日中國政治
2021-11-12

我覺得,今天的中國還是沒有走出數千年皇權政治的怪圈。比如我分析林彪,我主要是分析中國最高領袖交接班的無序和危機。而這個危機狀態,習近平解決了嗎?沒有解決。前毛澤東讓林彪接班,以後又和他欽定的接班人鬧翻。你就可以看出來,它比千年的皇權體制還不穩定。皇權的交接採取兩種形式,一是家族繼承,這個還是比較穩定的;一個是禪讓,這就不穩定。而中國現在搞的是禪讓的形似,禪讓權力的人就不情不願。

付寧:綠能革命中共沒有盟友
2021-11-09

縱觀歷次工業革命,每次都發軔於私有產權和智慧財產權獲得保護的國家,例如英國、美國,甚至是俾思麥的德意志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都具備這兩項特徵,才能夠搭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反之亦然,並沒有一個蔑視、不承認私有產權,甚至連人的基本生命權都無法保證的國家能完成工業革命,而中共治下的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胡平:台海近期無戰事,台灣之憂不在當下
2021-11-09

40多年來,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在堅守保護台灣的承諾。但問題是,未來是否可能改變呢?這取決於在未來5到10年間中美兩國實力的消長。如果在未來5到10年,中國一黨專制如故,而綜合國力以及軍力又有進一步的增長,那麼台灣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了。所以台灣之憂不在當下,而在未來5到10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致力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王丹:彭帥事件沒有那麼簡單
2021-11-09

有些人認為,張高麗在十八屆政治局常委中排名最後,並無多大的權勢,退休後更是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力,習近平沒有必要拿這樣一個過氣的人開刀。這樣的看法的錯誤在於:歷史上所有的權力鬥爭,被直接整肅的人並不一定就是鬥爭的真正目標,中共的內鬥更是擅長殺雞儆猴的一套手法。張高麗或許並不是最有影響力的中共元老,但作為江派人馬中的大將,讓張高麗身敗名裂,就是給整個江系,給江系的掌門人江澤民和曾慶紅難堪,或者是給他們一個警告。

陳光誠: 利用病毒控制人民的政權比病毒還毒
2021-11-09

據知情者告知,張展家人委託律師申請到上海女子監獄會見張展,遞交申請三周多仍未收到回信。7月底,張展病重,嚴重營養不良。身高1米77的張展如今只剩下約40公斤體重,身體極度虛弱,有性命之危。10月中,母親探視張展,只能通過四分鐘視頻。張展已無力行走,無力抬頭,憔悴單薄、嚴重脫水……,母親一見崩潰。張展病情如此危重,竟仍不能當面探望。母親回到家後,長時間痛哭不止……。

林保華:習近平怕什麼?
2021-11-02

西方國家多認為因為近年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惡化,習近平怕出國被圍毆。但以中國的流氓性格與無恥程度,怎麼會怕圍毆?被圍毆才是英雄啊。何況連個人的雙邊接觸都免了,這與圍毆並沒有關係。

何清漣:習近平缺席UN氣候峰會說明什麼
2021-11-02

不管各國媒體曾經如何盼望拜登、習近平羅馬之會成現實,現在如何淡化失望之情,其實都在想一個問題:期望中國犧牲更多的自身即期利益,在氣候問題上大力合作,恐怕又是虛話。最失望的當然是美國政府,尤其是作為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的克里。

王丹:推薦一部可以了解台灣的電視連續劇 中共高層和小粉紅都該看
2021-11-02

這部劇的最後一集有點刻意煽情,但是,當我看到守衛馬祖北竿的營長要求長官,一旦共軍登島,就把所有的炮火集中發射到島上的時候;當最前線的那些士兵面對黑壓壓的共軍船隊的包圍,雖然也非常緊張甚至恐慌,但一起高呼「同島一命,死裡求生」的口號的時候,我相當為之感動。因為我在台灣生活過很長時間,我深知,一旦中共對台灣動武,台灣人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家園,他們一定會全力抵抗。對於那些一心想用武力征服台灣人的中共高層和小粉紅來說,他們也應當看看這部電視劇.

孫誠:墜崖學者劉拓遭小粉紅圍攻
2021-11-01

現居印度達蘭薩拉的流亡藏人次仁達瓦(Tsering Dawa)認為,目前網上大量出現攻擊劉拓的言論,顯示著中共希望將劉拓的死‌‌「政治化‌‌」。他說:‌‌「我們本身要多加關注的是,劉拓先生所指出來的水電站和老窯洞這兩個(問題)本身。一旦把它政治化的話,也就是應和了中共把它政治化,來掩蓋在水電站、老窯洞本身的事態上面(的問題)。‌‌」今年8月,受到大渡河雙江口水電站建設工程的影響,中國國務院批覆了關於甲扎爾扎洞窟的異地遷移方案。導致劉拓意外去世的活動,正是對這一洞窟內傳統壁畫的考察。

滕彪:中共要攻打台灣嗎?
2021-10-29

芝加哥委員會(Chicago Council)2021年的一項民調顯示,69%的美國人支持「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5%的人反對;46%支持美國「承諾保護台灣免受中國侵略」,12%反對。「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你是否支持出動美軍?」 回答支持的,1982年只有19%,2021年的最新數據已經升到52%。

程曉農:中國開徵房地產稅試點4城市 難度分析
2021-10-29

恆大風暴的衝擊,刺破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同時也給中共帶來了一個開始徵收房屋稅的機會。中共之所以八年來不敢開徵房屋稅,就是怕衝擊房地產市場。而現在房地產泡沫自己破了,房地產交易急劇萎縮、房價下跌、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減這些後果,既擋不住,也捂不住了。

王力雄:我的調查和官方調查結果正相反 信誰?
2021-10-26

大學的調查看上去很專業,表格、計算、術語和引經據典連篇累牘。問卷提出一系列問題徵求被調查人表態,得出的結果卻讓人感覺與現實相差得實在太遠,甚至可以說完全相反。例如「認為目前新疆族群關係『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維吾爾人達到近百分之八十,比漢族人的百分之七十二還高。對「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高興」,維吾爾人的認同也比漢人高兩個百分點,令人更加奇怪!如果真是這樣,哪裡還存在新疆問題,哪裡還需要搞什麼新疆問題研究呢?

王丹:我指出的中國就是關於中國的全部真相
2021-10-26

這樣的思考歷程,其實符合,也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關於中國的問題,越來越多。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如何看待,就是我這本新書要處理的問題。這當然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拿出來與大家討論。在這裡,我不揣冒昧,分享書中幾個主要的看法,算是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核心論點。

陳光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獨裁者信口雌黃
2021-10-2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獨裁專制,說它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特色」倒是沒錯,至於說「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就是瞪眼胡說了。無論中外都不難看清,共產黨當人民的家、作人民的主才是一以貫之的事實。在中國,所有媒體都變成黨的喉舌、所有新聞都要被中宣部審查的中共淪陷區,人民連說話的地方都沒有,何談保障人民權益?!

余茂春:蓬佩奧如果參選總統 將進一步貫徹國務卿任上對華政策
2021-10-19

中共一直想找一個方式來擺脫它這種被動的局勢。所以,比如說它對台灣,它想變被動為主動,軍機擾台、宣示主權。這樣的政策不是太明智,因為像台灣的問題已經有很多很長足的進展,國際上有很多共識,中共自己也承認的。比如說,台海不管有什麼爭論,應該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還有對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全世界都聲言要保護、要促進。那麼,中共對這些東西是不理的。所以說,它覺得自己很有道理的一些事情、理所當然的事情,反而讓自己處於一個更加孤立的地位。這就是中國大國外交一個失敗的基本走向。

程曉農:台灣面臨的「戴維森窗口」
2021-10-19

薛瑞福用亞洲的「富爾達缺口」來比喻台灣的戰略重要性,指出了台灣已成為中共東向擴張的戰略要地。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今後中美軍事對峙乃至潛在衝突的主要方式,再也不是美蘇冷戰時期的地面衝突,而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的島嶼爭奪戰模式,以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為主要手段。由於台灣處於美國防衛東亞地區安全的第一島鏈之要害位置,所以它成了21世紀亞洲的「富爾達缺口」。

王丹:獨立參選沒有用嗎?
2021-10-19

獨立參選的行為本身,也是一個勇敢的行為。王峭嶺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儘管他們參選,但最終不會當選;他們也不是不知道,僅僅是他們宣布參選這件事,就會使得他們更加被認定是「國家的敵人」,很有可能帶給他們更多的來自專政機關的打壓和迫害。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風險和後果,但仍然站了出來,這樣的勇氣不僅值得我們欽佩,更會鼓舞更多的人跟進。社會進步需要勇氣,而勇氣是需要有人帶頭示範的。只有少數人不計代價地勇敢站出來,才可能有更多的人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這一點,已經被歷史上很多從威權轉型到民主的過程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