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大陸房價急速上漲可能預示泡沫面臨崩潰

作者:

中國這幾年房價連續上漲,租金卻基本不變,說明房價上漲多為非理性。大量資金為追求高利潤湧入這個市場,使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程度加深。地方政府助推,國內外熱錢與房地產泡沫互相促進,吸引潛在購房者蜂擁追捧,成就了現今的高房價、開發商的高利潤以及經濟的高增長,這種發展模式是非常危險的。

我國房地產價格進入快速上升軌道,已持續六七年時間,期間與宏觀經濟彼此推動,特別受到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事件影響,先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後是二三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揚。數據顯示,2006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6%,北京以10.7%漲幅居全國之首,最近的連續5個月同比漲幅超10%,中心城區二手房單價突破萬元關口。房價的非理性上漲,明顯表現出泡沫特徵,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今,奧運會等的促漲作用已近強弩之末,宏觀調控如影隨形,房地產價格還能狂漲多久?

  自2005年初房地產「新政」啟動以來,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疾風驟雨式的密集調控措施,這種措施在今年內更以強勁的姿態推進。3月5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繼續解決部分城市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和房價上漲過快問題,進一步表明中央政府調控房價的決心。從2006年4月起,國務院連續出台多項調控房價措施,明確房價上漲責任在地方政府。5月11日,七部委聯合出台《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7月24日六部委又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房地產市場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見》等。

  政策出台需要市場一個消化過程。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越來越細、力度越來越大,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全國大多數城市房價持續攀升,部分中心城市房價上漲加速。各地房價上漲衝動大,地方政府對

宏觀調控措施有明顯軟化和牴觸行為,使宏觀調控措施滯後效應甚為明顯,中央政府對這種調控效果甚為不滿,可以想像,如果調控時滯期過去,仍未看到政策效果的話,宏觀調控政策定會再次重拳出擊,抑制高企的房價。在市場供過於求、資金來源趨緊的情況下,房地產價格繼續走高將日趨艱難。

  從目前看,房地產業無論交易量,還是交易面積都在下降,

開發商資金壓力加大,部分開發商已把土地所有權抵押給多家銀行,北京高檔住宅成交量出現慘跌局面,各個售樓處門前冷落,「有價無市」局面日趨明顯。資料顯示,體現供求關係的市場消化係數(市場實現吸納量/市場有效供應量)已由去年1-9月的1.10649大幅下降為今年1-9月的0.5783。此數據表明購房者的觀望氣氛濃厚,市場消化能力減弱。

  有報導稱,最近山西煤老闆組成的「看房團」到北京看房,但訂單寥寥,顯示出北京房產已非比從前。以前開盤前有大批購房者通宵達旦排隊,現在開發商需付錢請購房團來看房,房地產市場的賣方市場已經轉變為買方市場。同時,以前大量流入中國購買房地產的熱錢,很可能擇機選擇拋售,對房價將有促跌作用。外資購房設限,開發商為這部分資金準備的供應量將成為空置房。近年來中國房價一路上漲,但是空置面積始終高達1億平方米以上。

商品房銷售一旦出現困難,實力不強的房地產商很可能會垮掉。這些房地產商在垮掉前會拋售未售出的房產。巨大的空置面積,使高房價無以為繼。

  資產的價格會有一定的泡沫,但泡沫總是要崩潰的。而且,泡沫越是接近崩潰,價格上升就越快。從理論上看,泡沫存在概率越小,需要用來補償泡沫破裂損失的預期收益就越大。房價無理由快速增長正預示著泡沫崩潰即將來臨。此外,令人對高房價懷疑的是,如今房子租金較為便宜,也相對穩定。甚至有些地方租金反而下跌。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房價應該與房屋租金同步上漲。可是中國這幾年房價連續上漲,租金卻基本不變,說明房價上漲多為非理性。大量資金為追求高利潤湧入這個市場,使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程度加深。

  目前看,房地產泡沫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其原因,一方面資產價格泡沫一旦形成有個自我維持期;另一方面,政策有個時滯期,市場上大多未封頂樓盤已批准預售近半年甚至更長,正常情況下銷售回款多,開發商還未顯現出資金鍊問題。政策的真正效應會在2007年年中見效。事實上,房產供不應求,房價上漲的內在動力應歸結於現行房地產融資模式與預售制度。房地產開發需要大筆資金,預售可提前回籠資金,房地產商就可造成一種氣氛,讓消費者產生房價上漲預期,從而刺激需求。近些年,地方政府助推,國內外熱錢與房地產泡沫互相促進,吸引潛在購房者蜂擁追捧,成就了現今的高房價、開發商的高利潤以及中國的高經濟增長。這種發展模式是非常危險的。

  如今,距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還有一年半時間。由於預期2008年後北京房價可能發生變化,一些人將及早採取行動,出手囤積的房產,這很可能成為房價下跌的導火線,若恰巧發生在調控效果顯現的明年年中,那麼2007年下半年或2008年上半年,北京房價將很可能發生理性回歸,而且整體房價下調將不可避免,而其他地方的房價也可能會隨著北京房價的回落而趨於理性。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博士)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226/2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