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證券:誰把我們拉進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中國經濟五年發展“成績單”:過去五年來,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翻了近一番。人均國民總收入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來的第6位躍居第4位,按照世界銀行劃分標準,中國已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看到這個消息,不免令人振奮。一不小心,我們也過上了中等收入國家的生活。可仔細想來,仍有許多感慨,中等收入國家是一個什麼樣子?我們究竟有誰過上了中等收入國家的生活?中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又是誰的功勞?

如果中國僅憑藉極少數人的高收入,把大多數人拉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那麼,這個中等收入國家的榮耀能說明什麼呢?或許只能說我們目前的收入差距太大、太離譜了。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GDP起點約為3470美元和上限8000美元。以家庭年均收入來衡量,根據我國相關學者的三重換算認為,家庭年均收入下限6.5萬元,上限是18萬元左右,同時考慮到我國地區間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較大,最終被界定出來的標準約為6萬-50萬。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按3口之家算,每個家庭平均年收入已經超過了6萬元。試問,你身邊和你了解的家庭,年均收入達到6萬的有多少?更不要提上限的50萬了。

所謂中等收入國家的概念,除了人均GDP要達到一決標准之外,還有更多內涵。如人民生活較富裕、恩格爾係數在40%以下;住房消費的比重在初步富裕階段迅速上升為15%、交通通訊類支出持續快速增長、文化教育服務類支出快速上升、都市化程度達到50%以上且快速上升等等。

回頭看看我們自己,上述那些指標的達標情況又怎樣呢?目前人們普遍對豬肉價格如此關切,大家關心的是柴、米、油、鹽價格,而其他真正反映中等收入國家生活品質的指標又有誰關心,又何從談起?

國家統計局的權威數據自然無可置疑。那麼怎麼來看這樣的數據?這樣的數據說明了什麼呢?或許只能說明目前我國的收入差距還在持續加大。比如,根據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收入分配與消費研究室主任陳新年的研究,按照“家庭年收入5.37萬至16萬元、個人年收入3.4萬至10萬元”作為標準,目前我國的中等收入者家庭人口僅有1億人,占總人口的7%左右。如果按照陳新年的研究,中國有將近12億的人口處在低收入家庭狀態,即有將近12億人口仍過著低收入國家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自己是中等收入國家。那只能表明收入差距巨大,其他意義很難解釋。

另外,據中國社科院2006年中國社會發展年度報告對7140個居民家庭進行的調查,其結論是:2006年中國的基尼係數達到了0.496,相比之下,印度的基尼係數為0.33。這無疑為本文的論點找到了佐證。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當一個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時,其扶貧線也要提高。一般來說中等收入國家扶貧線是兩美元一天。如果按照兩美元一天的標準,中國還有多少人屬於貧困人口是可以想像的。

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不是沒有貧富差別的社會,也不是一個平均主義的社會。但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前提是要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社會結構。在最低水平上,這個比較合理的社會結構至少包含這樣幾層意思:中產階層占有一個相當的比例;社會的下層有一個過得去的生活空間。由此來看中國已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條消息,我們需要的或許不是欣喜萬分,而是深刻反思,特別是對收入分配差距還在不斷拉大,更要做徹底的反思,並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轉。(作者為河南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副教授 )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921/5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