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美國各類商店比較 沃爾瑪是窮人店

在國內先後做了十年的百貨和連鎖超市,對商場煩煩的---出了這個行當,我基本不再進商店。沒有想到在美國反而整天逛商場----姐姐怕我寂寞,有空就拉著我出門轉,我呢,也覺得漂洋過海來到美國,不給親朋好友帶點什麼過意不去,這樣把周圍幾個城市的大小商場轉了個遍,覺得美國的商業和中國的還是有些不一樣。

從商業形態上說,美國的商場還可以按傳統的分類劃分為百貨商店、超級市場、折扣商店、倉儲商場、專賣店、便利店;但激烈的競爭已使這些零售商店在管理方式、商品種類、定價機制、店堂布置、服務態度等方面的傳統標準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是行家已經很難區分----尤其是百貨商店和超級市場。

美國的居住郊區化以後,超市都搬到了城外。如果你驅車沿著公路行駛,老遠就可以看到一群建築物和停車場----美國稱之為SHOPING CENTER---可以翻譯成購物中心,這裡有超市,專賣店,書店,餐館等等。美國還有一種令人震撼的商業形態---SHOPING MALL---可以翻譯成購物商城,在馬里蘭我逛了一個據說是北美最大的MALL,姐姐說,應該是最大的之一。MALL把幾個大型建築封閉連接起來--- -百貨商場、服裝商場、化妝品商場、珠寶商場、寵物商場、電器商場、運動器材商場、玩具商場、汽車零件商場、建材商場、電腦商場,電影院,照相館、電子遊戲廳,餐館、咖啡館應有盡有,幾百家店在裡面可以滿足你的各種購物需求。姐姐說來了那麼多次,至今沒有轉完。

我們先說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就是我們國內傳統的大商場,如王府井的第一百貨大樓。這裡有寬大的店堂和自動扶梯和彬彬有禮的售貨員,百貨商店出售的商品可多達十幾萬種:大到家用電器、家具,小至唱片、書籍、應有盡有。有些百貨公司為方便顧客,還設有包裝和郵寄服務,並開設麵包點心店和餐館。電梯附近有介紹每層樓商品的說明。現在百貨公司採取櫃檯和"自助式"相結合的銷售方式,珠寶,洗化等高檔商品櫃檯銷售,其餘的則開放,由顧客自己選好所需要的商品,拿到收款櫃檯去付款。美國的中產階級一般喜歡到macys店買東西,購物環境和商品質量都相當高,當然,相當高的還有價格。

美國最多的商店是超市。顧客在入口處可以推購物車進場,在超市內隨意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然後到出口處收銀台交款。FOOD LION、GIANT和SAFE WAY是美國比較常見的超市。中國人一般喜歡到中國人和韓國人開的超市購物,費城的東方,維吉尼亞的大中華都是比較好的中國超市。在中國非常火的Wal Mart(沃爾瑪)我不知道應該把它歸在哪一類,應該算大型超市吧?它在美國可不像在中國那樣高高在上,他的銷售對象是平民,商品價格以低廉著稱。

美國的專業店也很多,比如以買家電著稱的BUY BEST,買野外探險狩獵用品的OUTDOOR WORLD、買家具的ROOMSTORY等等。美國還有一種商業形態是會員制的倉儲店,比較有名的是Costco,這樣的商店辦理會員卡要繳納年費,從一百元到三四百元不等。這裡的商品價格低廉,但一般都是大包裝,類似我們的批發。國內的麥德龍形態和它類似。

美國的菸酒實行的是特許經營,必須辦理特殊的牌照。如果被發現賣煙賣酒給21歲一下青少年,當即會沒收牌照,罰款處分。一個韓國人開的超市被發現有老鼠,當即被處罰並關門整改一個月。

美國還有一種國內沒有的商店 Thrift shop,有的是教會辦的,有的是慈善組織辦的,其宗旨是幫助窮人。裡面出售的商品都是人們捐獻的。但是你捐獻的衣物必須是沒有破損乾淨整潔的;家庭中有廢棄不用的大件物品,可以打電話給他們,商店會免費上門收取。然後將衣物消毒,低價出售,賣得的錢捐送慈善事業。在SHOPING CENTER一般都設有捐獻箱,小件物品你可以直接放到裡面。

逛了很多商店,我問姐姐美國的雜貨店什麼樣?姐姐說沒有叫雜貨店的。國內說的雜貨店,可能就是General Store(一般商店)。姐姐領我看了一家叫CVS的24小時營業商店,裡面出售醫藥用品,但也賣化妝品、膠捲、雜誌、肥皂、紙巾、雪茄、玩具、女尼龍襪等與藥物無關的商品,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也看不出雜在哪裡。我腦海里的雜貨店和咱們的土產店一樣,看來先入為主要不得啊。

美國也有類似國內的集貿市場,賣菜、賣飯、賣魚、賣肉、賣水果,很熱鬧。

在美國商店結帳很方便,大家都很自覺的排隊。輪到你了,把你的東西放在收銀台上,收銀台上有傳送帶,如果前面的人還有的東西沒有被收銀員結帳,你可以在傳送帶上放一個金屬的短棍,表明後面的是你的東西。買東西可以用卡結帳,也可以用現金結,卡結很方便,刷完後請你簽名,再就是向你表示感謝了。

寫了閒逛商場,有不少朋友寫信、留言,提了一些問題,我就做一些簡單的回答,彌補上篇的不足。首先是槍的問題,美國的槍好買嗎?是在超市賣槍嗎?先說超市賣槍。在沃爾瑪和大的超市都可以買槍。最近幾年因為校園槍擊案,美國禁槍的呼聲日益高漲,,沃爾瑪已經把槍枝從櫃檯撤下來,改為設專櫃銷售。但在野外用品店和槍枝專賣店仍和過去一樣,公開陳列銷售,隨便拿隨便看。上次拍的照片太少,我又去一次,補拍了手槍的照片。再說槍好不好買。說買槍和買白菜一樣有些過,但你只要是美國公民,或持有綠卡,沒有三級以上犯罪記錄,年滿十八就可以買槍了。據說美國平均每個家庭都有槍(有數字說是2.3到2.7億支,基本上是人均一支了),乖乖,中國敢有這麼多槍,天天都有槍擊案啦。

中國的超市商店可以說是應有盡有,nnd,美國的商店可以說是無所不有。在東海岸的風景和城市逛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對姐姐說沒有去沃爾瑪和麥當勞呢。朋友聽到後說,沃爾瑪有什麼去的,那是窮人和黑鬼店。我聽了有些訕訕的。96年我是懷著朝聖的心情去深圳看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店的。現在沃爾瑪的老巢,居然被評價的如此不堪。姐姐看我有些尷尬,解圍說,「也不至於說是窮人店。沃爾瑪的東西便宜,有時候我們也去買。比如大家出去玩,變天了,就會到沃爾瑪買件衣服穿穿。平時是不會到沃爾瑪買衣服之類的東西的。」姐姐陪著我逛了附近的三家沃爾瑪店,怎麼說,就像是紐約的地鐵,沃爾瑪在美國就是商店,就是做生意掙錢的,低收入者的錢也是錢。對進入中國的外來資本、技術和人,中國都是仰視的。中國一些人的崇洋媚外,骨子裡是自卑。看到外國人,無論是金髮碧眼還是黑臉白牙,通通一拜到底,以致於一些洋騙子橫行。類似於伊萊克斯的總助那樣的女孩子見個洋人就投懷送抱的中國女性太多了,真不知道我們大學的道德教育是怎麼搞的。這是題外話,咱們繼續說商業。

美國還有一種 OneDollarStory店,我們翻譯成一美元店,也是連鎖形態。據說最初是在南部貧窮的小城鎮誕生的,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景氣, OneDollarStory的生意倒是越做越大,在全美發展起來。由於馬里蘭是美國最富裕的州,OneDollarStory開的比較少,姐姐向朋友打聽半天才找到一個。OneDollarStory以日用品為主,面向低收入者經營。商品不是只一美元,也有兩美元三美元的。進去之前,我在想是不是都是中國商品,我真不希望中國商品就是廉價的別名。姐姐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裡面看商品就先看產地,高興的對我說,不全是中國的,印度、馬來西亞的都有。我也看起產地,果然,越南、台灣和南美各國的都有。想買點什麼做紀念,可惜全是碟子杯子蠟燭什麼的,無法紀念。

美國還有一種商業形態—FleaMarket(跳蚤市場)。在美國,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鎮,都有跳蚤市場,供應低收入家庭購買廉價物品。

跳蚤市場的規模大小不一,大多是臨時租賃的,一般周六周日開放。在我的印象里,跳蚤市場是買二手商品的。本想撿個洋撈,淘個古董什麼的,看了之後在發現不是那回事。美國的跳蚤市場和我們農村的廟會很像,賣什麼的都有,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汽車配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攤主基本是職業練攤的,以南美人居多,商品也沒有想像的那麼低廉。我看了一個手鍊不錯,很有異國情調,讓姐姐去詢價,居然要十個美金。

責任編輯: 李岩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1110/6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