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對北京寬容大度」,這是周六《世界報》頭版的巨幅標題,相應的副標題是:法國遲遲沒有落實他的人權政策。《世界報》在國際欄目的長篇報導文章中指出,歐盟各國面對北京用武力鎮壓西藏騷亂活動反映不一,這再次顯示歐盟在建立統一的外交政策方面止步不前。德國與英國兩國態度鮮明,英國首相布朗已經宣布要在今年五月份達賴喇嘛訪問英國時在首相府會見達賴;德國政府除了向中國方面發出多次呼籲之外,同時還宣布凍結與北京正在進行的有關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以顯示德國政府對北京處理西藏事件方式的不滿。而法國政府則避免對中共政府提出批評。
到目前為止,法國政府的聲明僅僅停留在要求北京允許境外媒體前往西藏採訪,呼籲北京與達賴喇嘛進行直接對話。但是巴黎並沒有用實際行動來顯示對藏民的支持,比如說,今年八月北京召開奧運會期間,達賴喇嘛將按計劃到訪法國,屆時法國總統薩科齊是否會會見達賴喇嘛,愛麗舍宮至今依然避免就此作出正面的回答。總統府發言人周五表示,法國總統屆時將「酌情處理」。
《世界報》社論文章就此評論說,與北京建立一個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並不意味著就不應該打開天窗說亮話。恰恰相反,只有在立場鮮明的前提下,才能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德國總理默克爾去年會見達賴喇嘛之後,北京對柏林的制裁也就持續了幾個星期。如此看來,如果英國首相布朗堅持要會見達賴喇嘛的話,北京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那麼,法國總統薩科齊為何就不能效仿他的歐洲同仁,在愛麗舍宮會見達賴喇嘛呢?法國究竟擔心什麼呢?薩科齊在總統大選時鼓吹要與他的前任席哈克決裂,拒絕在人權領域的任何妥協,聲稱要維護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並且使他們在全世界發揚光大。那麼,如果薩科齊總統言行一致的話,且不說作出杯葛北京奧運會這樣的極端的呼籲,至少也應該儘快地做出一個立場鮮明的表態。
《世界報》體育欄目就是否應該杯葛北京奧運,採訪了幾位即將參加今年北京奧運會的法國選手。受訪的兩名法國擊劍項目的選手都表示國際奧委會當初就不應該在中國在人權領域作出真正的進步之前就把奧運會的組辦權授予北京。選手們表示他們有意在開幕式或者授獎儀式上展示西藏的雪山獅子旗。不過,他們同時也認為奧組會將會使用一切辦法避免出現類似的事件。
法國奧委會主席亨利·賽蘭杜(Henri Sérandour)卻並不贊同上述奧運選手的說法。他在接受《人道報》採訪時表示,即使只有十五個參賽選手前往北京,他也要去參加北京奧運會。他認為杯葛北京奧運,只會使中國更加向閉關自守的方向發展。奧運組委會不應該承擔聯合國以及政界首腦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賽蘭杜表示,國際社會不應該將奧運選手作為制裁北京的籌碼。
一周以來發生在西藏的騷亂事件依然占據了法國各大報紙的重要版面。《人道報》頭版的醒目標題是:「西藏局勢依然劍拔弩張」,頭版文章的副標題是:各方觀察家擔心北京大規模搜捕藏人。地區性的《巴黎人報》也在頭版刊登了藏人在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拉示威遊行的巨幅照片。
《費加羅報》駐京記者梅維爾在國際欄目刊登了拉薩警方在網上登出的對十九名騷亂肇事藏人的通緝令。
除了西藏局勢之外,台灣今天舉行的總統大選以及「入聯」﹑「返聯」公投也是各報關注的中心議題之一。無論是左翼傾向的《解放報》、《人道報》,右翼的《費加羅報》,還是比較中立的《世界報》都一致認為北京對西藏騷亂事件的處理方式使台灣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支持率受到負面影響,因此並不排除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後來居上的可能性。不過,各報普遍認為無論是謝長廷還是馬英九勝出,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都將會出現明顯的改善。但是,《解放報》駐京記者尼維爾指出,國民黨一旦再次登台,也許並不會如北京想像的那麼俯首貼耳,台灣期待的是要與北京展開對話,而不是向北京臣服。
《費加羅報》特派台北記者詳細地描述了台灣總統大選競選造勢活動,指出台灣朝野兩黨雖然在政治理念上大相逕庭,但是他們卻共同分享著對民主生活的執著追求,台灣選民的政治熱情也出奇地高漲。
除了西藏局勢與台灣大選以外,《世界報》駐梵蒂岡記者簡要報導了中國代表團本周秘密訪問梵蒂岡,以及教皇本篤十六世在復活節為一名中國婦女主持洗禮等事件。
「納粹」奧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