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地震湖潰決的歷史警示

錢鋼 《財經網》

餘震未息,滑坡、土石流不時發生,降水仍多,二十多個堰塞湖,如同多個定時炸彈

  八級大地震、頻頻強餘震和大範圍滑坡、土石流迭加,使本次汶川地震具有極大破壞力。多條河流被截斷,形成至少21個堰塞湖。湖面擴大,水位升高,一些地方的殘破房屋,已經浸沒在水中。


  上世紀中國最大的一次地震堰塞湖潰決慘劇,發生在1933年。中國著名地震預報專家耿慶國先生,曾對該次災害現場做過踏勘考察,撰有《「地震湖」的崩潰——一九三三年迭溪地震》一文(見《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一書)。


  請注意「迭溪」這個地名。迭溪,是四川茂縣的一個鎮,也就在今天特大地震震區內。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迭溪發生7.5級大地震,震央烈度達到十度,迭溪鎮毀於一旦。和本次汶川地震的情形一樣,迭溪地震伴隨巨大山崩,銀瓶崖、大橋、迭溪三處崩下之岩石將岷江堵塞。地震發生11天後,高山峽谷中出現一片平湖。湖水隨群山迴旋繞曲,逶迤達25華里,當時最寬之處約四華里,稱為大海子。


  大震後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下午七時許,因強餘震觸發,堰塞湖潰決。積水傾湖湧出,引起岸邊陡峭崖壁猛烈垮塌,洪水怒濤洶湧,長驅直下,亂石飛崩,塵霧障天。


  在耿慶國先生引述的史料中,令人震驚地,有如下描述:


  大水下午七時潰出,於九時到茂縣,十一時到威舊,夜半到汶川,次日上午三時到灌縣……
  這條史料顯示,今天的汶川震區,歷史上曾因地震堰塞湖潰決慘遭洪水掃蕩。75年前的迭溪堰塞湖大潰決,證明地震次生災害隱伏巨大危險。那次迭溪地震,主災地震造成近7000人死亡,而次生災害堰塞湖潰決,使兩萬人喪生。僅在都江堰,就撈起屍體4000具。


  今天的四川震區,餘震仍未停息,滑坡、土石流仍在不時發生,降水仍多,二十多個堰塞湖,如同多個定時炸彈。希望水利專家進一步查明險情,採取萬全之策,疏導積水,確保災區倖存者和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我曾在國家地震局的《中國減災報》工作,副總編輯即是耿慶國先生。他是一位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獻給中國地震預報事業的科學家,我在《唐山大地震》一書中,對他的研究多有記述。汶川地震發生後,我想起,在與耿先生共事的時候,常常聽他和地震科學家們談到「茂汶」這個地名。原來茂縣和汶川,1958年曾合併為茂汶羌族自治縣。這是中國地震科學家長期關注的地方。


  對本次特大地震的深入探究,將假以時日。當前救災形勢險峻,堰塞湖「懸劍」在上,危機四伏,我引述迭溪地震史實,惟盼引起指揮者高度警覺!■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528/8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