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強烈餘震 唐家山堰塞湖大壩劇烈搖晃

新華網快訊:新華社記者李宣良唐家山堰塞湖報導:18時51分許,又發生一次強烈餘震,大壩劇烈搖晃約20秒,周圍山體大規模滑坡,對壩體影響正在觀測中。

*******************

唐家山堰塞湖地區傍晚6時51分發生強烈餘震,周圍山體大規模滑坡(Getty
唐家山堰塞湖強烈餘震

(明報2008年6月8日報導)唐家山堰塞湖地區傍晚6時51分發生強烈餘震,大壩劇烈搖晃約20秒,周圍山體大規模滑坡,影響有待觀測。

在傍晚6時50分,即在餘震之前,唐家山堰塞湖地區開始降雨,後轉為中雨。水文專家稱,雨量的增大可抬高堰塞湖水位,有利於加快提高導流明渠的泄洪能力。

截至下午3時,據水利專家對泄流現場測算,泄流水流量已達31.5立方米/秒。水流量明顯加大,過流面越來越寬。

與此同時,經過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官兵連續工作,唐家山堰塞湖大壩上第二個直升機起降場午2時開設完畢。

直升機場開設在大壩左後側一座約二百米的高山山腰平地上。這裡原是一片森林和灌木,官兵們已在中間開設出一塊面積約兩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可以起降米171、米26等直升機。

目前,從大壩通往堰塞湖第二個直升機起降場的緊急疏散路線也已疏通,按照正常速度從大壩撤到這裡大約需要二十分鐘時間。

正在唐家山堰塞湖現場指揮搶險施工的水利部部長陳雷,昨午說,導流渠已按原設計要求順利泄流,流量逐步增大,已形成局部沖刷,但目前仍存在四大不確定因素:

一是氣象因素。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地區已進入主汛期,據氣象部門預報,六七月上游地區的降水將達到四百毫米至五百毫米,水量比往年明顯偏大。上游來水增多,對堰塞湖的泄洪能力構成挑戰。

二是地質因素。堰塞體由山體滑坡形成,地質結構由岩石和碎粒土構成。在堰塞體的下方已形成了一些滲流點,滲流量在緩慢增加,不排除有導致堰塞體局部垮塌的可能性。

三是餘震因素。頻頻發生的餘震和持續不斷的山體滑坡,時刻考驗著堰塞體的安全。

四是滑坡因素。唐家山堰塞湖的上游,還存在一些較大的滑坡體,在較強餘震和降雨情況下,對堰塞體構成威脅。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608/9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