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武術太極拳協會理事長:太極拳越學越謙虛

太極拳協會理事長:太極拳越學越謙虛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聽 節目反饋
推薦給朋友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節目長度:2分39秒 下載mp3

太極拳在當代華人中學習人數眾多,在保存中國傳統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8月2日到3日,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賽區將於台灣舉辦初賽,太極拳是比賽專案之一。現任台北縣太極拳協會理事長的太極拳大師蔣志太先生,對於成為全民運動的太極拳表示,太極拳越打越謙虛。

蔣志太先生說,打太極拳的人不會學壞,越打越含蓄、越內斂。

【錄音】:「打太極拳的人不會學壞,它講究修養的,越打越含蓄、越內斂。真正會打太極拳的,你問他會不會打,他都說:我不會不會,還差得很遠。都很謙虛。」

學習太極拳已有40年的蔣志太先生表示,打太極拳時是用氣來貫穿。西方人講求力,太極是講求勁,勁和力不一樣,勁是通體的。

【錄音】:「內心的靜啊、定啊,內涵都涵蓋在裡面,身家術法步都是配合的。打得越久,體會越深,太極拳是後知後覺,不是看了書就懂了就會了。」

太極拳是由張三丰根據陰陽的道理研發出來。蔣志太先生解釋,張三丰利用氣象變化,和各種動植物的行為慢慢研究出來,是由外家拳變內家拳,完全自己體會出來的功夫。

【錄音】:「太極兩個字一樣就在人的身體上表現,陽掌、陰掌交換,身體陽、陰交換,周而復始的,一個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太極,是迴圈的,後面是陽面,前面是陰面。」

太極拳在台灣成為一種全民運動,不分老少都可以參加,並且朝社區及學校推展,一方面向下紮根,一方面選拔選手代表國家出去比賽。

【錄音】:「全民運動是以社區為基礎。」

太極拳的代表性比賽,一般是42式及24式。由於比賽的需要,有比賽套路,蔣志太先生說,太極拳共42套國際規格的表情動作,是世界性的規格。

【錄音】:「有內在的松、柔、慢、勻,都要涵蓋在裡面,會打太極拳的一看就曉得,不會打的就看外型而已。」

1970年,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出訪美國遇刺,因此成立七海侍警衛分遣組,編制員額六0名,蔣志太擔任副組長。七海侍衛官隨侍蔣經國一直到其逝世。

以上新聞是由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記者吳涔溪 趙子云採訪報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02/9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