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正文

1936年 中國武術驚奧運

舉世聞名的中華武術,是我國民間流行最廣泛的體育項目。千百年來,中華武術對世界武壇尤其是亞洲武壇有過重大影響。

中國武術與奧運會的接觸始於1936年,在柏林奧運會上,中國武術震驚了世界。1936年8月1日,第 11屆奧運會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中國除派代表參加足球、籃球、田徑、游泳等比賽項目外,還派了一個由九人組成的國術隊到會表演。國術隊成員由南京國術館通過比武選拔,成員有張文廣、金石生、溫敬銘、林紹周、劉玉華(女)和寇運興等。

在第11屆奧運會上,中國參加比賽項目的各隊成績不佳,但國術隊的表演卻受到了異乎尋常的歡迎。隊員們表演的器械和拳術嫻熟敏捷、剛健優美、翻騰跳躍、虎虎生風,使外國人大開眼界,在整個柏林引起了轟動。德國人都以能目睹中國國術隊的表演為幸事。

然而國弱被人欺,西歐國家一些參加奧運會的拳擊手,對來自他們稱為「東亞病夫」之國的中華武術隊如此受人青睞,很不服氣。

芬蘭的一個拳擊手給中國國術隊下戰書,指名要與隊員寇運興一比高低。這位芬蘭人在體格上比寇運興占優勢,他狂妄地提出: 如果不敢與他交手,中國國術隊就得貼出海報,公開表示認輸。這一無理要求激怒了中國國術隊,更激怒了寇運興。寇運興說:「我個人勝負事小,為祖國爭氣事大。我決定和他比試,也有決心擊敗這個狂妄自大的傢伙!」經大會裁判處簽訂協議,二人當眾比武。

比賽一開始,寇運興運足內功,先發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將對手擊倒在地。裁判宣布中方獲勝。但到次日,大會裁判處卻通知說:芬蘭選手提出寇運興不按拳擊規則比賽,輸贏不能算數。中國選手要求按他們認可的規則重新進行比賽,但對方卻怕再次丟人現眼,不敢登台應戰。

兩天後,一名英國拳師又向中國國術隊挑戰,並且揚言,只用三拳就能把寇運興打倒在地。為了維護中國人的尊嚴,寇運興毫不退縮,毅然應戰。這個英國人個頭更高,一身橫肉,看來是個「大力士」。寇運興琢磨,若和他硬拼恐難取勝,必須以巧、智取之。戰幕一拉開,對方連珠炮般地發動攻勢。寇運興發揮中華武術閃、展、騰、挪的特點,避其銳氣,伺機下手。鬥了十幾個回合之後,英國拳師已經有些氣喘吁吁,銳鋒漸減,而寇運興仍然步伐靈活,沉著應戰。當周旋到二十多個回合時,寇運興故意賣了個破綻,對方求勝心切,以一個右勾拳猛向寇運興打來。此時,寇運興不慌不忙,右臂沉撩,格開對方右拳,迅速以右手劍指使出「仙人指路」的招數,點中對方的乳突穴。只聽「哎喲」一聲,英國拳師像堵山牆一樣跌倒在地,呻吟不止。保健醫生跑來搶救,查看全身並無傷痕,就是起不來。這時寇運興走上前去,用劍指朝其太陽穴上輕輕一點,英國拳師才如夢初醒,坐了起來。他略一定神,立即起身溜下台去,惹得觀眾一陣鬨笑。在場的華僑和中國留學生皆揚眉吐氣,長時間鼓掌歡呼。

 

這一次表演和比武,奠定了中華武術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此後,中國國術隊還應邀到法蘭克福、漢堡等城市表演,場場受到熱烈歡迎。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09/9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