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出路在哪裡?通貨膨脹中的農民生活狀況

 「又要漲價了,化肥又漲價了,特別是複合肥要漲到200元/擔了(擔:皖南農民對重量的習慣說法,1擔=50公斤),這田都快沒法種下去了!」「五一」放假,我回皖南郎溪老家,家鄉村民們繼去年物價上漲後第二次跟我聊天所談漲價的話題;聽到村民的話,看到村民們對農業極度失望和滄桑的表情,現在農村的農業危機是不是越來越嚴重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近期,國際糧食價格飆升和世界部分國家因糧食短缺引發動盪和暴亂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各大媒體和網際網路成為熱門的話題,糧食一夜之間成了世界各國之間的頭等大事;據有關媒體報導,2007年9月國際米價為330美元/噸,至今年3月底已漲到760美元/噸,而今年1季度,中國的稻穀價格僅僅只漲了3.5%。中國農民們並沒享受到國際米價上漲所帶來的收益,由於中國官方實行最底保護收購政策以及限制大米出口,所以中國農民種田普遍賺不到錢甚至虧本!
 
  為調查家鄉的糧食價格和種田成本,我走訪了多位村民,了解到家鄉糧食收購價格,家鄉主要水稻和小麥、油菜。稻穀:95元/擔(1擔=50公斤);小麥:60元/擔;油菜籽:170元/擔;
  家鄉是江南典型的丘陵地帶,一般農作物產量比相鄰的江蘇、浙江略低些,一般水稻畝產:450公斤/畝;小麥:300公斤/畝;油菜籽:150公斤/畝,皖南一年兩收(皖南只種單季稻,雙季稻已有近20年不種了),夏收農作物是油菜籽和小麥、秋收作物是水稻,村民們基本每人平均兩畝田左右(包含開墾山林後的土地),如果以一家三口計算,6畝田可產稻穀2700公斤(風調雨順情況下的收成,不包括發生水澇和乾旱造成的減產),按照市價95元/擔(換算成:1.9元/公斤),就可以得出6畝田的糧食價格是5130元,再加上種田國家補貼每畝/25元,6畝150元,累計5280元(油菜和小麥暫不計算在內);
 
  種田成本:複合肥:200元/擔(1擔=50公斤),每畝需用25公斤左右(100元);尿素:120元/擔,每畝需用25公斤左右(60元);農藥和除草劑約40元/畝;機耕:50元/畝;收割機收割:60元/畝(因全球油價上漲,今年機耕和收割費用還要上漲);如果勞動力不夠請專門工人插秧需100元/畝;上述成本除去請人插秧可以計算出:每畝種田成本至少在310元以上(不包含種子、農膜、農家肥等成本),以6畝田計算共1860元;
 
  如果每人一年吃糧平均以350公斤稻穀(加工成大米約250公斤)計算,一家三口一年要消耗1050公斤稻穀,那麼剩餘糧食是1650公斤(總產量2700公斤減去三口人一年口糧1050公斤),如果剩餘1650公斤稻穀全部賣掉,得3135元,再減去種田成本1860元,加上國家補貼150元,實際所得只有1425元(不包含人工日常起早摸黑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說農民們一年種田所賺錢的只相當於普通農民工在外打工一個月的工資而已。
  2008年2月,中國CPI上漲高達8.7%,創近12年來新高,同樣皖南物價飛漲的嚇人,如豬肉:13元/斤;豬油:15元/斤;菜籽油:10元/斤;排骨:17元/斤(這些價格比07年上半年漲了近一倍);再加上人情往來送禮,購置生活用品和家庭用品的支出和生病、小孩讀書等等費用、甚至家鄉的縣車管所讓農民給電瓶車上牌收費都高達300元/輛(一輛電瓶車才值1-2千多元,家鄉農民斥之為「搶錢」),已經讓農民無法承受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生活艱辛;難怪家鄉的村民們都說物價暴漲,依靠種田維持生計已經沒有出路了,不知以後該怎麼生活了? 
  國家取消農業稅,種田還給補貼(皖南的家鄉政府給農民是每畝25元),按道理,農民應該感激國家,但農民兄弟們並不領這個情,都說國家照顧農民,取消農業稅是變相的剝消農民,讓化肥、種子、農藥等價格暴漲,就是糧食價格不漲,你還能說這個田能種下去嗎?明天還會有誰來種田?
  對於農民來說,種田只能是勉強填飽肚皮而已!由於種田賺不到錢甚至虧本,家鄉的年青男女們都到長三角打工去了,大部分做建築工人,每天能掙到70-80元以上;守在農村都是「老、弱、病、殘」的人!一些守著農村種田的約40-60歲的人,閒時都在家鄉的開發區、工業園等建築工地打工,每天能掙到50元以上左右,貼補家用。
 
  家鄉郎溪縣是中國綠茶之鄉,是宣城市下屬的縣,安徽省糧油生產基地,與南京、無錫、常州等地域接壤。雖說與最發達的長三角接壤,但工業很落後,農業是家鄉的主要經濟命脈!
  2007年下半年,物價暴漲、農業生產資料接著上漲,農民普遍種田賺不到錢甚至虧本,會不會出現像媒體報導全國其他地方大量拋荒現象呢?在這三天假期里,我騎著電瓶車從郎溪縣城出發,沿著兩條公路對三個鄉鎮進行調查:
  第一條路:沿著214省道(郎溪---南京),行了大概6、7公里,到了縣開發區(屬於建平鎮),發現大量土地去年被推平後,到現在還是空閒在那裡,至少有2000畝以上的土地,我問了開發區附近的村民,據村民講:這些土地原來都是農田被投資商購買後推平了,但由於投資商後續資金鍊斷裂,有的撤資有的無法進行後續建設,只有停工!另外在開發區北邊低洼的位置有一大片農田,至少在2、3千畝左右,都栽上了白楊樹,大約4、5米高,估計這片農田拋荒有4、5年了!
  接著到與南京地域接壤的新發鎮,沿途公路兩旁的農田上建起了大量房屋(政府不批准農民在農村建房,農民們紛紛到公路邊買土地建房,往往兩間房要交給村委會和鎮土管所的審批費用達2-3千元,由於政府缺乏規劃和引導,導致大量農田被占用和浪費),在靠近新發鎮附近,不少原來種植油菜、小麥、黃豆、山芋、芝麻等農作物的土地上都栽上松樹、樟樹、柏樹等風景樹,我特地詢問了當地農民,為何土地上不種農作物,卻種上樹了?農民們回答說:種田根本賺不到錢,而且那些地每年用機器抽水灌溉都要花很多錢,本來是要拋荒了,但又怕遭人笑又不好看,只好栽上樹了!
 
  第二條路,沿郎溧公路(郎溪---常州溧陽),到了梅渚鎮(與江蘇溧陽市接壤)工業區,同樣發現大量農田被當地政府圈地推平後,除了部分正在建設工廠外,相當部分土地空閒在那裡,據當地農民講,每畝農田被強勢政府徵用搞開發只給農民每畝一萬元(農民們得不到任何福利和保障措施),而政府徵用後推平後每畝賣給投資商大約3-4萬元左右,土地價格的巨額差價很容易讓官員們謀取到個人利益,並已經在破舊的縣城邊興建豪華政府辦公大樓了。
  政府如此低價徵用農民土地,而且沒有任何福利保障措施,農民會同意嗎?農民當然是不同意的,在推土機強行推倒農田的時候,家鄉有幾個頭腦活絡的人,帶頭把農民組織起來,與強勢政府抗爭,並買來攝影機把推土機推倒農田的畫面拍下來,準備上訪。但最終結果是政府私下對那幾個領頭人進行威逼利誘,多分些錢給他們,比農民多拿到錢的領頭人就不抗爭了,其他農民也就一盤散沙了!
   在家鄉聽說4月份,濤城鎮因土地徵用開發出現爭執吵鬧問題,一農婦被派出所警察打成植物人,農婦所在的村莊的老百姓全體出動把派出所給包圍給砸了,躺在醫院植物人農婦的家屬為討警察打傷人民群眾的說法繼續在上訪著。
  在地方政府如此強勢徵用農民土地每畝只給區區一萬元,沒有土地也無任何保障的農民以後就成了真正意義的無產階級。
 
  從我親眼目睹的調查情況來看,家鄉存在大量土地拋荒和開發過度浪費的情況,另外每個行政村都規劃了一大片土地空在那裡計劃建設新農村,賣給浙江商人都有四五年了,而新農村的建設到現在還是一片空白;在貧窮的安徽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猶如天方夜譚!
  調查完後,我到自己家的承包十來畝責任田去看看,多年在外工作,每次回家都沒到自家農田轉轉,這一次看自己家有沒有拋荒的現象:由於父母年齡大了,十來畝田地忙不過來,自家也有3.5畝土地拋荒了,其中有1.5畝因運輸不便,徹底拋荒了,另外還有2畝地被父親栽上了松樹和樟樹等風景樹,其他鄰居大部分有跟我家一樣的情況,我一直在想:家鄉的農民把一些拋荒的土地都栽上樹了,以後家鄉的生態環境是不是越來越好呢?
 
  在全國土地開發過度浪費、污染、耕地越來越少以及大量拋荒到了十分嚴重的時候,如果農民們自發的組織合作社形式團結起來,都把糧食囤積起來,中國會不會出現糧食危機呢?會不會糧食跟國際價格同樣暴漲呢?
  然而中國到處拋荒現象嚴重,國家有些儲備糧庫正如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所指出現空庫情況,農民種田甚至虧本而不願意再種田,再加土地被修道路、建設豪華大樓、開發、工業污染等等現狀,越來越少的土地資源能讓糧食越來越充足嗎?糧食儲備充足早已是國人質疑的話題!
  中國官方卻說中國糧食連續多年大豐收,糧食儲備十分充足,其實就是中國官方習慣的報喜不報憂的思維邏輯,「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已是中國特色的國情!
 
   現在政府官員對農民、農村、農業極度缺少關懷,偶爾有個別官員下鄉到農田視察,都被農民朋友們斥之為「做秀」,官員們下鄉後,前呼後擁,帶著電視台和記者(生怕社會公眾不知道他們下鄉關心農民),以圖上電視出鏡!在農民的田地上往往只轉上一兩個鐘頭給農民講些無聊的官話、套話就走開了,然後到村委會安排的飯店大吃大喝,酒足飯飽後要麼是麻將、要麼就是釣魚等休閒娛樂去了,回去的時候,如果能帶上農民所種的土特產就順手帶回去了,從來沒想到如何帶領人民群眾走致富的道路!
  但如果遇上農民為了農業興修水利需要上級政府審批、撥款,找這些官員們辦事的時候,官員們更是推三阻四、事不關己、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形象!
  農民種田春耕需要資金周轉,一般在鄉鎮信用社貸款最多也只能貸到5000元,而且必須有擔保人(一般由當地村委會幹部來做擔保)才能貸到的,而且必須一年之內要還清本錢和利息。 
 
  毛主席說過:中國的問題其實就是農民的問題;然而現實中的官方最容易把農民給忘記,發改委官員稱居民收入增長大於物價上漲,其實說的就是政府公務員和壟斷階層的收入,農民們和農民工卻絲毫沒有什麼增長;今年3月,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說防止務工收入的過快上漲,更是遭致全國網民炮轟。
 在「官、商、學」精英們主宰的中國社會結構里,其實絕大多數或者上一代更上一代都來自於農民,為何他們很容易把農民忘記呢?因為在權貴官員們的眼裡農民是穿著樸素、沒有知識、目光短淺、一盤散沙;然而一旦官員們因貪腐東窗事發的時候,一個個口口聲聲說自己出身於貧苦的農民,把自己可恥的罪行卻和中國最樸素、最善良的農民們聯繫起來,實在是玷污了農民純潔的品質!
 
  在城鄉二元體制下的中國農民是最無組織性、最無話語權的,在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全國各大精英利益集團和權貴階層瓜分和攫取改革成果的時候,唯獨中國農民們和農民工們是最失聲的、也是最沉默的集體!他們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絕大多數,然而卻是最被容易忽視、遺忘的!
   三天的假期很快就結束了,我要到上海上班了,坐上大巴車離開家鄉,看到窗外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即將收穫的夏收農作物的季節里,想起村民們極度失望和滿臉滄桑的面孔,在中國歌頌表面盛世繁榮與「和諧」社會建設的今天,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三農」學者李昌平曾上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所反映農村真實情況,但同樣在今天的皖南家鄉一幕幕的浮現!
 
  中國的農村、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呢?
  明天誰還會來種田???
 
(2008年5月6日完成
 
夢回徽商的BLOG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25/9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