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秦始皇的悲哀和血統繼承的愚昧

 

社會物質資料的分配問題,特別是財富的所有權,是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和法學的中心問題,但在哲學,宗教和藝術領域,更注重的是人類精神的追求,財產的所有權就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所有權一旦超過人類個體的需要和能力,就會異化為相反的東西。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列國紛爭的局面。車同軌,書同文,修了萬里長城。收繳四方兵器,融化銅鐵於咸陽,鑄金人十二。沒有刀槍武器,誰還能造反?六國的美女玉帛一車一車絡繹不絕拉到秦國,還修了一座阿房宮,讓這些漂亮姑娘住在裡面。此時的秦始皇極盡人間之樂事。

可是就在這時,秦始皇才發現了人生的三大悲哀:

第一是沒有了競爭敵人,就像下棋遇不到對手一樣,孤獨之感油然而生,覺得活著沒意思。一個人有了至高無尚的權利,能調動天下的財富,所有的臣民全拜倒在你的腳下口呼萬歲,這時你就失去了人間的一切親情友親和美好的東西。人們全怕你,就說明你是所有人的仇敵。你像坐在火爐上烤(曹操),頭上時時刻刻懸著一把劍(外國人)。秦始皇出巡,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哉!」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有這種想法的人絕不僅劉項兩人,大多數人裝在心裡不敢說出來,不然秦朝不會那麼快垮台。看到普通人走路不會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秦始皇面臨這種恐懼,十分孤獨。古代君主自稱寡人。秦始皇為擺脫孤獨情緒,自稱為「朕」,他的名字叫「政」,與人交談,稱呼自己的名字,有同大臣接近的意思。但後世皇帝也自稱朕,糊塗得莫名其妙。

古代皇帝大多有這樣的恐懼感,成天提心弔膽活得太累。要麼如漢文帝清康熙終日戰戰兢兢,時刻抱著謙恭態度,要麼如秦始皇煬帝以威權鎮壓,等待別人來割自己的頭。這都是權力害的。

人家現代英國女皇就聰明得多,不理朝政,悠閒自在。愛什麼就幹什麼,英女皇愛集郵,世界上誰的郵票也沒她多。錢也不少,據說是英國的首富,還不納稅。她又是英國國家的象徵,受到英國國民的尊敬。國民對政府有意見,也只是罵首相,不罵女皇。她有榮譽有地位有錢,又不操心,活得太滋潤了。

還說秦始皇。

第二是發現自己的胃太小,每頓只能吃半升米,那麼多的美味佳肴,只能有選擇地吃一點,剩下的賞給下人吃,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穿衣服也只能選擇地穿,所有權變成了選擇權。特別令人苦惱的是,他只長著一個性器官,不能同時跟兩個美女睡覺。阿房宮特別大,但自己的身子只能占用幾平方米的地方,這時他想:要有孫悟空的分身術多好!

最讓人悲傷的是,老天爺不給皇帝比黔首更長的壽命,雖然讓臣子們喊萬歲,但喊歸喊,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入墳墓是早晚的事。雖然派了徐福等人東渡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方,但徐福有去無回,很有可能徐福找到不死之藥,自己吃了。早知如此,還不如我親自去找藥呢,——秦始皇這樣想。

這是人生的大悲哀。唐朝詩人李賀在《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說漢武帝是「茂陵劉郎秋風客」,秦始皇何嘗不是歷史路上的匆匆過客!《紅樓夢》中的李紈,苦苦守寡教訓兒子賈蘭,等到賈蘭中了舉人,自己也黃泉路近。脂硯齋批語說,像薛蟠這類追求享樂的人,才是大徹大悟。《三國演義》的開篇詩,就是「是非成敗轉頭空 」。《西遊記》描寫唐僧過八百里通天河,那河一晚上結冰了,大清早就有人在冰上走。唐僧奇怪地說:這些人真膽大,剛結的冰很薄,太危險了。旁邊的人說,河那面的貨物便宜,人們搶著販過來賺錢。吳承恩借唐僧的嘴說:啊,他們圖的是利,我圖的是名,也高尚不到那裡去。一句話說透了取經的本質,只不過是圖虛名而已。

有人稱秦始皇為千古一帝,從哲學上講,他占有了全國財富,壟斷了最高權力,也只是短暫的虛名。就拿阿房宮來說,他實際上只有幾年的使用權,連燒毀它的權利都沒有。真正實施燒毀阿房宮權利的是項羽。項羽也沒親自燒,只是下命令讓兵士們燒的。據說那場大火燃燒了三個多月,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咸陽市民,觀看了那個壯觀的場面。秦始皇做夢都沒有想到,耗費了無數銀子,動員了成千上萬民夫多年才修成的宏偉壯麗的宮殿,竟然讓後人放了焰火。

如果現在某個人有了阿房宮,最佳選擇是馬上把它賣了。

責任編輯: 吳量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8/100026.html